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記者署名:陳昀
新聞標題:批水利會改制歹戲拖棚 民眾黨:應聚焦調整用水結構
新聞內文: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農田水利法草案」已在立院初審通過,但立法院民眾黨團認為
,行政院版草案欠缺國家願景的長遠規劃,灌溉制度等關鍵條文也無朝野共識,改制、藍
綠爭錢奪權等議題更是歹戲拖棚,今開記者會呼籲,與其聚焦在樁腳、官派,應確保農業
生產用水提升,適度調整工業用水結構,降低高耗水產業的佔比。
立委張其祿指出,南部水情拉警報,曾文水庫只剩10%水,除了烏山頭水庫,其餘水庫也
不到20%,「水利法」原本民生、農業用水優先於工業,但2000年修法增加後門條款,主
管機關或政府劃定之工業區,得報請核准變更,導致工業用水的優先供應,從偶發變常態
,朝野協商會要求農業灌溉優先,若執政黨不接受,必須自己向農民交代。
立委蔡壁如批評,農田水利會改制,藍綠爭錢奪權,是多年歹戲拖棚的議題,從農會、漁
會、鬥到水利會,甚至想廢掉地方自治的鄉鎮市長,行政院版的「農田水利法修正草案」
,為改制而改制,欠缺國家願景的長遠規劃和企圖心,也未用心處理灌排不分的多年沉痾
,許多工廠、工業區的廢水和生活汙水,直接排入農田灌溉渠道。
她說,農田水利法修法應該回歸專業、避免搶樁,與其糾結在綁樁、官派,不能簡化為改
革和反改革,而需要制度化處理農業和工業用水的平衡。
「堅持農水農用、拒絕吃水怪獸!」立委邱臣遠質疑,難道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
統一調度,就能翻轉農業用水必須對工業讓步的宿命嗎?運作良好的水利會,應該順利制
度轉軌,卻看不到政府妥善細緻的規劃,來安定基層的農民心聲。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155256
行政院版的「農田水利法修正草案」,為改制而改制,
欠缺國家願景的長遠規劃和企圖心,也未用心處理灌排不分的多年沉痾,
許多工廠、工業區的廢水和生活汙水,直接排入農田灌溉渠道。
民眾黨的具體作法又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