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李登輝,就沒有民主改革?
對於李登輝的貢獻,最主要的一個是聚焦在他任內推動的民主改革,讓台灣得以從威權體
制和平轉移成民主政體。李登輝是當時的總統兼國民黨主席,這樣的成果,當然可以說他
是主要推手。但要思考李登輝的此一成就有多大,就必須問一個核心問題:如果沒有李登
輝,是不是就不會有民主改革?還有,李登輝能不能做得更好?
先說結論。我認為即使沒有李登輝,民主改革還是會推動。而且,幅度可能相差無幾,只
是方向未必相同。第二個,是李登輝可以做得更好。
會有這樣的結論,首先要看當時民主改革的背景:首先是蔣經國執政晚期,其實已經開了
民主改革的第一槍,而更早的「吹台青」政策,也意味本土菁英進入國民黨權力核心只是
遲早問題。其次,是蘇聯在戈巴契夫帶領下,於八零年代推動的一系列民主改革,其間遇
到大陸的六四事件,結果反促成全球民主化更風起雲湧,蘇東波、第三波民主化風潮沛之
莫然能禦。其三,是美國對盟國民主化施加的壓力,台灣作為美國的扈從國,幾乎不可能
抗拒。其四,是黨外運動此時已經開花結果。這幾項因素,都是無論有沒有李登輝,都不
會消失的因素。
在此情況下,要說國民黨在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換了個領導人,就能夠抗拒民主化風潮
,繼續維持威權統治,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那麼假如沒有李登輝,會是甚麼面貌?這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第一個,是如果當年蔣經
國選的不是李登輝,而是林洋港或其他本土精英當副手。在此情況下,接任總統、面對國
民黨「二月政爭」的,就可能是其他本土派菁英。這個人或許沒有李登輝的手腕,也或許
比李登輝手腕更高,但要在國民黨宮廷政治架構下取得權力,其實他的選擇不多。一個是
向宮廷派妥協,一個是仿效李登輝,引進大量本土派系並扶植反對黨以為己用。
如果是前者,這個本土精英在接下來的修憲上,就必須釋出權力如國民黨主席或者總統的
部分權力。在此情況下,國民黨的黨內民主必定會更早展開,而修憲的方向則可能是回到
制憲時的改良式內閣制甚至是完全的內閣制。
若另一個假設,是李登輝仍是蔣的副手,但在二月政爭裡落敗,由林蔣配成為正副總統搭
檔。那麼最極端的可能,是國民黨就此分裂,李登輝帶領黨內一些本土派和地方派系出走
,甚至和反對勢力結合,形成不同的政黨政治型態。至於憲改,或許總統制、改良式總統
制、總統直選仍是選項,但少了李登輝的手腕,總統是不是能夠再這麼獨攬大權,是令人
懷疑的。
所以我認為,在台灣民主化的道路上,李登輝是「躬逢其盛」,從現實的考量看,他其實
沒有選擇餘地。但從制度的選擇和國民黨的黨內改革上,他可以做得更好。體制上,他把
體制修成四不像;國民黨內的改革上,他採取的是極端的權力集中和排他的做法,這使得
國民黨後來歷經三次分裂(新黨、親民黨、台聯),更使得黑金問題圍繞台灣政治,難以解
脫。
李登輝是不是「民主先生」?要談這個問題,先回顧一下1988年的國民黨代理主席之爭。
此時趙少康等黨內青壯派,基於黨內民主改革是支持李登輝的。但到了1990年國民黨決定
正副總統候選人,李登輝卻悍然拒絕「表決派」,讓黨內青壯派變成反對他的人。這是一
個擁有民主信仰的人會做的嗎?
李登輝不存在民主信仰,制度與意識型態的選擇,都是基於權力的策略考量。或許民主化
有些許因此得以推進的成分,但也只能說是歪打正著而已。而且,做的並不漂亮。
即使回到李登輝推動民主改革那一刻,他當然仍可以除掉國民黨的宮廷派,也可以和反對
黨結合。但至少在三個面向,他可以做得更好:第一是憲政體制的選擇,他可以讓體制更
明確,權責更相符。第二是黨內民主化,他可以更早推動。第三是黑金的問題,他的放任
甚至是鼓勵,顯然逾越了一個元首的合理範圍。
當然,這三個「更好」的選擇,都可能讓他的權力「鞏固但不是這麼鞏固」,但政客與政
治家的分別就在此。也可以說,這三點證明了李登輝的民主改革,只是為他的權力量身打
造而已。
※ 引述《badjye911 (阿三)》之銘言:
: 小弟我
: 很好奇
: 當初他完全沒有家族背景
: 完全靠自己實力上來
: 結果感覺他像未來人
: 整個改變台灣
: 完完全全可以判斷20-30年以後台灣的未來
: 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啊
: 你能判斷2040-2050台灣是怎樣的社會嗎
: 有沒有那麼可怕
: 他到底是不是穿越過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