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民進黨在野 就算當初立法院少數也能搞一堆街頭運動
: 深入地方紮根培養側翼,操作輿論風向,進而對政府施壓
: 國民黨在野明顯就落後很多,風向很難帶起來,可能老人太多吧
: 就算出來抗議也都是便當領完閃人,完全沒忠誠度的群眾
: 只能靠第三勢力了嗎?
1.
會問這種問題,就是完全誤解社運的本質
以為社運是靠著帶風向,激起一股反政府的憤怒氣勢,就能經營的起來
只看到走上街頭的抗爭時刻,覺得那些衝突場合就是社運的全部
誤以為社運就像造勢大會一樣,只要動員足夠的人就能成事
會有這種誤解的,基本上不是對於社運一知半解
不然就是只上過幾次街頭人擠人,就覺得自己成了社運大師
「OOO很討厭,為什麼沒人出來搞社運?」
遇到這種問題只有一種回法:你行你上
2.
經營社會運動是非常消耗組織者能量的一件事
消耗之處不在於張力最強的抗爭時刻
而是在於無人關注的日常的組織動員和議題經營
組織者需要的是維持參與者的議題黏著性
並且在參與者內建立議題和行動路線的共識
這非常困難也非常花時間
參與者的黏著度,受到議題和其自身關係影響大
通常在環境運動、鄰避議題、反迫遷議題等社區型運動上
參與者也是深受其害的一群人,議題黏著性強
這類型的運動,在抗爭上容易有一定固定基本盤
但是要如何擴大支持基礎,是其挑戰
同時,如何建立內部的共識與路線的溝通,
並化解內在衝突,也是這類議題運動組織重點
這類型的組織也有進入體制的可能
最近最好的例子就是從當初苑裡反瘋車運動
所建立的社區組織和議題串連
後來就轉型「海線一家親」在2018投入地方選舉
也有成功選上就是很好的例子
https://i.imgur.com/oF3OKAB.png
相反的,如果是比較政策性的房價議題、食安議題
參與者的議題黏著性相對較低
但往往更容易有相對較大的群眾基礎
這類型的議題組織,就更多以NGO的形式運作
去做發展論述、倡議政策,
以及大家最容易看到的,發動遊行抗爭
而這兩種類型的運動經營,往往也會相互串聯
比方說屬於NGO的台權會,也關注居住權議題
並且與各個社區型的反迫遷組織會有相互的串連
https://www.tahr.org.tw/issues/right-to-housing
上述這些人,就是長期默默在議題中耕耘的社會運動者
在你發文抱怨為什麼沒人出來反對你討厭的人事物的時候
這些人一直在做他們長期在努力的事,未曾停歇
你沒在關注,不代表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