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標題︰
朱哲成FB
1.轉錄網址︰
https://tinyurl.com/y4lumtfn
2.轉錄來源︰
民眾黨朱哲成FB
3.轉錄內容︰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比全球140個國家的主要城市宜居程度,台北市名列世界59名,其中
教育更被評為100分。
另外天下雜誌今天也發布兩份調查結果,其中幸福城市大調查,台北在城市競爭力得到
646.31分,居六都第一,全國僅次於離島的連江縣。
台北市是個很有優勢的城市,毋庸置疑。
但是,六都居民的主觀感受與城市客觀條件對比,台北跟高雄卻是唯二市民主觀評分低於
客觀評比的城市。
同時另一份全國縣市首長的滿意度民調也反應了這個結果,高雄由於市長剛交接未統計,
而市民主觀感受不佳的台北,也連帶呈現出市長的滿意度下滑。
市民對在城市中生活的滿意度,總體而言,可約略劃分取決於兩項因素:1.市府或首長的
宣傳。2.自己生活體驗的便利性。
其中台北身為首都,各項措施長期領先全國,市民若沒有在其他城市長時間的生活經驗,
便無從得知台北的優勢。
近來中央求取區域均衡,逐步轉移資源到中南部或偏鄉地區,台北反因過往固定得到充沛
資源,在資源減少或持平之下,更難以做出讓市民「有感」的改變。
若城市客觀條件沒有顯著突破,市民對滿意度的評分標準,更多可能來自市府的宣傳或是
對首長的觀感。
講市政議題,無論方向,相信很難扣分,差一點就是多數市民對此政策無感。但講述政治
議題,則跟每個人政治立場息息相關,而媒體更多時候喜歡報導政治議題而非個別城市正
在推動的政策。
柯市長是媒體追逐的焦點,任何議題都會來問他,頻繁的曝光得到了高知名度,但同時也
增加許多在政治立場上跟選民不同調的機會。
政治議題大多時候跟市政做的好與壞無關,但民眾在回應對首長的滿意程度時,聯想到這
些政治立場而做出評比,也是很自然的行為。
建設一個城市,到了愈高的水平要升級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譬如捷運路線豐富的台北要
改善大眾運輸,可能需要完善捷運路網,而一個鄉下地區要提升交通水平,可能加開兩班
公車,當地人就十分有感。
上述兩者要投入的資源天差地遠,但後者顯然更容易讓居民滿意。在台北,還是要著重在
軟實力,而這正是需要透過宣傳,才能讓市民認識市政究竟做了哪些事。
譬如說,多蓋一條捷運一定比改善街區體驗來得感受更強烈、更直接。所以,如果沒有夠
多的資源,市政的宣傳才是重中之重。
4.附註、心得、想法︰
朱哲成評論市長滿意度調查,他認為台北市已經開發完善,資源不增加難以有感升級硬體
,著重軟實力則需要更多宣傳民眾才易懂,另外就是柯文哲太常發表政治議題看法,民眾
本來就有不同立場,因此影響了滿意度評分,單純講市政其實很難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