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malam2005 (山風)》之銘言:
: 蔣經國晚年推動民主化兩大壓力:美國催逼、中共競爭
: 同年10月底,鄧小平早年一段重要的講話,被列入中共正在召開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 的政治報告中,他在這段談話中表示,如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就不可能取
: 得成功,北京領導人顯然認定推動政治體制革新的時機已趨成熟,其所研擬的議題包括黨
: 政分離、下放權力、建立社會協商對話等。
: 此刻台海兩岸彷彿正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制度改革競賽,很難說彼此之間毫無交互影響;就
: 在中共十三大會議結束後,國民黨宣布開放台灣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探親,1988年元旦,台
: 灣解除報禁,蔣經國逝世一年之後的1989年元旦,國府解除黨禁,台灣的政黨政治與民主
: 化工程至此展開新頁。無可諱言,台灣雖在形式上已從威權過渡到民主,卻也埋下90年代
: 李登輝所代表的本土化、全面開放式民主,與郝柏村所代表的外省統派、父權指導式漸進
: 民主,兩條路線之爭,然而這已非小蔣生前所能掌握。
幸虧蔣經國早2年去世
如果讓他活到1989年6月
當天安門廣場發生屠殺
國民黨政權不需要再與中國展開民主競爭
蔣經國會完成史實中李登輝接任後所做的事情嗎?
還是會像緬甸軍方一樣最後翻臉全部推翻?
心得:
只有死掉的獨裁者
才是好的獨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