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人想討論人均GDP是因為
馬那八年走親中路線 甚至快走到簽服貿
就是設想台灣跟中國經濟上加強連結程度越大
台灣的經濟就會更繁華 人均GDP 可以更快成長
一個參考指標模型就是當時的香港吧
我當初也是這樣想 所以投給馬英九
但實際結果是 台灣不但沒辦法像香港一樣從服務業大規模受惠
反而台灣製造業被磁吸的更慘 結果人均GDP不如預期 基本工資也是
最慘的是 這是台灣對中國在主權上的退讓下的成績
蔡上台後 走的是製造業 投資回流台灣 降低對中投資的路線
人均從2016年的23000
到今年幾乎已經增加多一萬美元的33000
回想李登輝時代 台灣也是戒急用忍
當時的台灣也是一片繁榮
也許親中未必是台灣經濟的唯一出路
※ 引述《liang691206 (liang691206)》之銘言:
: 從馬娘娘喊出633後
: 很多人都誤以為30000鎂人均GDP
: 就是鄉民的基本標配
: 結果現實攤出以來
: 平常巴菲特式討論股票的鄉民
: 變成低薪的呆伯特
: 台灣人談收入是不是該停止討論人均GD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