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數位流的玩家,會用到USB線可以說是跑不掉的,
但USB線有沒有差異一樣是羅生門,眾說紛云,
我以前也是USB線無影響論的信眾之一,
那是因為剛跳坑,設備還沒有很好,用好一點的音響級USB線(管迷的分離線),
真的聽不出什麼差異,害我有一段時間對花大錢買USB線心裡不太平衡,
但隨著坑越掉越深,設備有了一定水準後,
這條USB線居然讓我的設備出現差異了,
而且不只如此,我還手賤對這條線用黑豆干和銅箔接地DIY加工,做電磁波防護,
效果更上一層樓,非常之明顯,不用ab,一聽便知
所以,數位真的不是只有01那麼簡單,
最明顯的,把正在播音樂的電腦,空的USB埠插上一顆外接式硬碟,讓它運作,
就會發現音樂馬上變悶,罩了一層霧,非常明顯(用USB分離線,故和5V無關),
如果要說USB差異不大,不應會有這麼明顯的變化出現,
以我現在是用JPLAY雙機來講,這個變化一樣會透過網路線傳到AUDIO PC上,
影響整個聽感
所以我在CONTROL PC和AUDIO PC中間又再接了兩台 光纖-RJ45轉換器
把網路訊號轉成光訊號,讓兩台PC隔離開來,
這樣我在CONTROL PC上面插USB裝置,就不會再明顯感到聲音劣變了
(其實還是會有感覺,但微小到不能排除是否心理作用)
所以,數位差異不大這個論點,就我的體驗來說,是不成立的,
設備弄好了,差異自然出現
不過這真的只適合吃飽太閒的人,想輕鬆聽音樂的人還是別想太多
目前感覺是某種電容效應,只要有吃到電就會影響聲音,PC也是如此
以前用hugo 時比過entreq konstanin、vertere pulse hb、entreq challenger、Apollo,我只能說和小黑線比,差極多
作者: kint567 2016-04-04 18:47:00
空插硬碟聲音會變,目前感覺是某種電容效應,就如lu所說你可以拿一條audioguest USB線空插在電腦任何一個洞後面可以不接任何器材,系統夠敏銳的話,會夾雜AQ的聲音吃飽太閒的人,可以玩玩看!
作者:
Zenta (忙碌的接線生)
2016-04-04 19:21:00k大的方法好有趣,剛好有閒置的usb線試試
作者:
death06 (死亡的活著 快樂的痛著)
2016-04-04 19:33:00絕對有差 你幾乎就是插了一個電容在上面阿順便一提 其實接地也可以算是接上一個超大電容
作者: kint567 2016-04-04 19:43:00
對阿,06說的沒錯!! XD
作者:
iWRZ (NE~_~RO)
2016-04-04 20:08:00沒想到竟然是Marantz
chord mojo 以上就非常明顯了聲音有變化是容抗和感抗的問題。
作者:
nm662644 (六月的伊利)
2016-04-04 22:18:00但你作的是輸入輸出端的改善和對線材作隔離而不是討論用多高檔的USB線或是使用不同線芯有差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6-04-04 22:34:00聲音有變化是容抗和感抗-->不完全對,這只是線材科學中比較明顯可以發現的部分
在換HD650前我也是小黑線就聽很爽,沒想到換了星光6,音場大概從30公分拉到一公尺,要測前端線材還是先換個夠力的耳機先
外接USB硬碟後,聲音會改變正常,馬達的影響很大N大可以測試外接一個USB隨身風扇,聽起來應該也很悶理想的數位波形是方波,但實作上很難,所以光隔離在這方面可以有效還原成沒有毛邊的0或1訊號
作者:
iWRZ (NE~_~RO)
2016-04-05 10:15:00改用SSD(?
SSD會好一些,但純電傳輸還是會是梯形+充滿毛邊的高低電位組成的訊號想想為啥Chord Dave要做電氣隔離,這不是噱頭...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6-04-05 10:44:00可是 Toslink 很慘...
光纖要是很慘,以前的旗艦就不會刻意強調這東西會有這種錯覺,跟線材商長期洗腦買同軸線有莫大關係連賣線的Siltech都在Sage上強調搞光耦合來做隔離
恩..那有哪台dac的toslink輸入比coax好的嗎?不然光纖只能玩playback design之流了..
了解toslink作動原理還說他慘的話,Sage也很慘
sage? toslink的jitter多了一個量級不是嗎
S/PDIF改光訊號傳送接收,內容物跟coax一樣能慘到你可以看看我上面發的網址,jitter不是你想像的那樣coax還有rise、fall time的問題勒....
..我知道jitter的定義阿 你貼的網址有什麼特別的嗎要用耳朵驗收的話 我也想請教你哪台的toslink比較好
你說你知道jitter的定義,怎麼會腦補多一個量級?toslink沒有好壞,只是傳輸介面,你真的知道你在說啥?你大概也不知道,訊號的毛邊被coax原汁原味帶去DAC了
toslink jitter的量測隨便google都有一整把恩 我是不覺得coax有多好啦..所以才請問你阿
用同樣的訊源來做的話,把coax自己改成toslinkjitter應該就一樣或更好,你用01的角度去看google上那些所謂的toslink jitter測試,難道看不出來很多都只是在測波形,而不是測jitter,別忘了coax跟toslink就只是傳送01訊號,接收端只要知道01的timing準不準這東西要用數位示波器去測的,看到非方波的測試就想笑
作者:
iWRZ (NE~_~RO)
2016-04-05 11:39:00非方波...... 這些人真的有讀過計組嗎?
是呀,我google看到那些測試就覺得台灣教育不能等
j大,你的圖都是方波喔,其中幾張是嚴重扭曲的方波就算扭曲再嚴重的方波,最後還是要轉成01訊號的
我就剩chord mojo+pure dac,退燒很久了
我自己量過幾個 spdif 模組的經驗是一般便宜的 reciever 光電轉換這塊都會引入比較大的 jitter (嚴格說起來
會不會好聲很難說,但是以純淨的觀點來看算是進步h大說到重點了,現在光電模組整個costdown很嚴重
我自己量過幾個 spdif 模組的經驗是一般便宜的 reciev
應該這樣說,toslink的光電轉換模組costdown很嚴重
我自己量過幾個 spdif 模組的經驗是一般便宜的 reciev我錯了不應該用手機回長文章 Orz
我看到的廠家不是揚棄toslink就是自己弄光纖介面
作者:
iWRZ (NE~_~RO)
2016-04-05 11:55:00難怪我看怎麼覺得好跳針......
便宜的 reciever 光電轉換這塊都會引入比較大的 jitter (嚴格說起來 spec 裡訂的很寬,大概幾個 ns 都算正常一般也會用 PLL 或其他 reclock 的方式處理後再送到 dac ), 光纖材質影響不大(就長度造成的衰減比較明顯)
所有有哪台dac的toslink不好的嗎 不好的別買才是重點
..我問清楚一點 哪一台的toslink比coax/aes好的?usb我覺得處理過後都屌打toslink..
h大光,過了PLL或reclock的01,跟coax過來的01進DAC後還是要過DAC上面的clock呀,只是光纖有隔離作用
我也覺得光纖隔離會比較好,其實要驗證也不難, 進 dac 的 i2 s 什麼的拉出來量就知道了
j大,如果你同意正確的聲音不一定好聽,好聽的不一定正確,就不會一直糾結toslink或coax了我只是想說,coax很容易把發射端的高頻雜訊帶去接收端偏偏這點是很難隔離掉的,濾掉還不如一開始就隔離掉
我沒有糾結阿...個人傾向的是發展中的usbcoax不是什麼很好的介面 只是他發展了比較長的時間而已然後看看市場 有認真處理這些東西的機器都是少數偏偏認真處理數位傳輸的廠家又沒有一個喜歡toslink所以綜合來說 除了方便之外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選光纖
其實早期的coax是toslink太貴才流行起來的80's的CDP,高階一律只有toslink,但那時線很貴後來才有coax+toslink的機器出現,當然那時的coax傳輸距離超短也是問題,一切都是cost down的陰謀呀現在的光纖,最大好處就只剩訊號隔離作用了吧像是前陣子的康寧線,其實就是光電隔離高頻雜訊而已別忘了現在主機板動輒200MHz,這些高頻雜訊不好處理Chord Dave是做隔離,其他家通常是過濾的做法所以Chord DAVE才嘴砲說他對前端免疫
jitter的論調也是90年代才開始出來的 這先不管康寧線只隔離了訊號是致命傷 然後耳朵收貨也不太對..'
而且設計者Rob也強調他的USB跟光纖幾乎一樣,因為都有電氣隔離的效果j大內行,康寧線沒隔離掉共地跟5V是硬傷有時候會覺得jitter是個假議題,至少現在技術早能克服
我的猜想是有影響但不是重點 之前這邊有usb的討論串要用光纖usb的話 至少用aoc方案吧 我個人推intona可是intona也不能讓前端的usb線的影響減到0
看了一下intona沒作外接電源,還是吃來源端的5V...
dac有吃5v的話我建議自己接進去..過這東西可能電流不足
AOC是說長蕊盛? 剛看了一下,他的方案的確比較好我以為AOC是做顯示器的那家...
y 不過那東西等於是...要弄一個好的5v直流電供這樣diy電供品質落差有點大 不太想搞那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