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教育不平等打碎了美國夢
新聞來源: http://goo.gl/Hcrnao
在美國,機遇的最佳升降機是教育。但從一項新研究可以明顯看出,升降機壞了。
我們希望每一代人都能更好,然而,當前一代美國年輕人中,受教育程度低於其父母的(
29%)要比高於其父母的(20%)更多。
在父母沒有讀完高中的年輕美國人中,自己能夠讀完大學的只有5%。而在其他富有國家,
這個數字是23%。
美國在軍事上投入數以十億計的美元與俄羅斯抗衡,但也許我們應該在教育上比一比。俄
羅斯成年人中擁有大學學歷的比例是所有工業化國家裡最高的——這個位置曾經屬於美國
,然而現在我們在這項排名里一直往下掉。
這些數字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的年度教育調查報告,美國人應該為此感到震驚。
美國夢的一個基本元素是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這是社會和經濟流動性的潤滑劑。然而這個
夢似乎已經移居海外,因為從OECD研究來看,很多國家在教育流動性上做的比美國好。
一直到2000年時,美國持大學學歷者在人口中的佔比還排在第二位。現在已經跌到第五。
在25到34歲這個年齡段——這一項指標可以反映我們將來的排名——我們排在第12位,曾
經貧困的韓國現在是第一。
皮尤(Pew)的一項新調查發現,美國人認為對我們國家構成最大威脅的是貧富差距的拉大
。然而我們建立的這個教育系統,以地方物業稅為依託,給市郊那些最不需要幫助的富人
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學校,給內城那些最需要拉一把的孩子提供了不能正常運轉的危險學校
。美國的教育系統,有太多時候是在放大不平等,而不是放大機遇。
我父親是二戰難民,他逃離烏克蘭和羅馬尼亞,輾轉到了法國。他的法語毫無瑕疵,照理
說應該在巴黎安頓下來。然而他認為法國的階級過於分明,對一文不名的東歐難民來說很
難有機會,甚至他的孩子那一輩也不行,所以他就去了美國。他不會英語,但1951年來到
這裡時,他買了一份《紐約時報》周日版,開始自學——然後他靠自己的努力上了里德學
院(Reed College)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拿到了一個博士學位,成為
了一名大學教授。
他是乘着美國夢走向成功的;他唯一的孩子也是。他在1951年賭美國的機會比歐洲好,這
是賭對了,然而放在今天,他就是錯的。研究人員發現,歐洲現在的經濟和教育流動性要
強於美國。
讓人尤為傷感的是,正如時報同仁愛德華多·波特(Eduardo Porter)上月提到的,平等主
義教育曾經是美國的優勢。歐洲國家擅長為精英提供一流教育,但是美國的大眾教育領先
。
到了19世紀中期,美國大多數州都會向絕大多數的白人孩子提供免費的小學教育。與此形
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直到1870年也只有2%的14歲孩子在讀書。
而美國還是第一個實現讓多數孩子上高中的國家,那是在20世紀30年代。相比之下,一直
到1957年,英國的17歲孩子只有9%在讀書。
我們在大眾教育上的絕對優勢一直保持到20世紀70年代,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的克勞迪亞·戈爾丁(Claudia Goldin)和勞倫斯·卡茨(Lawrence Katz)曾擲地有聲地說
,這是美國經濟崛起的秘訣。然後我們搞砸了,最新一期OECD報告顯示我們正在被世界甩
在身後。
美國實際上變成了19世紀的英國:向精英提供一流教育,大眾教育卻衰敗不堪。
我們在早期教育上尤為失敗。在OECD報告中,參加了教育項目的3歲孩子平均達70%。美國
是38%。
在某些地方,美國的教師給人留下了懶惰的印象。但從OECD報告看,美國教師的工作時間
遠比外國同行要長。而美國教師的收入是美國大學學歷工作者平均收入的68%,OECD報告
中的平均值則是88%。
解決教育系統的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民權挑戰。出發點應該是宣弘一種生於美國但已經
背井離鄉的道德觀:我們應該通過教育升降機,給所有孩子的人生一個公平的起點。
我們要修好這台升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