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xit:大英帝國,留下或離開的政治姿態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1775991
Brexit(英國脫歐)
上面這個英文字,是最近幾個月網路最頻繁搜尋的文字之一,足見這個議題已經全球發酵
,引起各界關注。脫歐公投是英國首相卡麥隆於2015年競選連任的選舉承諾,原先預計在
2017年舉行,但因應保守黨內日益升高的脫歐聲浪,以及在上次歐洲議會選舉得票第一的
疑歐右翼政黨「英國獨立黨」(UKIP)的脫歐訴求,卡麥隆於是決定提前於今年6月23日
舉辦公投,讓英國人民「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
誰可以投票?根據BBC詳細的指南,所有定居於英國、年齡18歲以上的英國、愛爾蘭與大
英國協公民皆有投票權;而旅居海外未超過15年的英國公民、以及居住在直布羅陀(
Gibraltar)的英國上議院成員與大英國協公民亦可參與投票;其餘國家的歐盟公民,除
了愛爾蘭、馬爾他與賽普勒斯外,則皆無投票權。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脫歐公投並非史無前例。事實上,這次的公投是英國自1973年加入歐
盟以來,第二次的「任性之舉」。回顧歷史,1975年英國面臨是否續留歐洲共同市場(
EEC)的抉擇,當時執政的工黨舉行了第一次的脫歐公投,結果67%的民眾支持繼續歐洲共
同市場。43年後的今天,英國又再次舉行公投,頻率之高位居歐盟之冠,充分反映了英國
與歐盟之間「若即若離」的特殊關係。英國留與不留歐盟,不僅是英國問題,也是歐洲問
題,其影響範圍不囿於大不列顛島,整個歐洲都將受到影響。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脫歐首相」,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惡名」,也深怕英國內部再起分裂
危機(蘇格蘭揚言,若英國脫歐,那蘇格蘭就要脫離英國,獨自加入歐盟),危害英國統
一,卡麥隆因此竭盡全力鼓吹繼續留歐。然而,就民調的結果來看,前幾月以來,留歐雖
然微幅領先,雙方差距卻始終都不是很明顯。而就在六月初,脫歐陣營首次「逆轉勝」,
然後在公投前的兩周,脫歐持續十個百分點領先留歐陣營。士氣大振的脫歐派於是卯起勁
來,在最後決戰幾周內祭出「移民牌」,猛烈的攻勢讓留歐陣營幾乎難以招架。
幾個月來近似五五波的投票趨勢,讓「疑歐派」與「統合派」競爭激烈,這股繃緊神經的
緊張感蔓延、籠罩於整個不列顛島,直到上周四(6月16日),一名工黨籍國會議員喬.
考克斯(Jo Cox)在選區遭到刺殺,雖然高喊「英國優先」(Britain First)的兇手的
行兇動機仍待調查,突如其來悲劇讓留脫兩陣營在第一時間宣布停止一切宣傳活動。舉國
震驚,先前兩陣營的隔空叫囂嘎然而止。而在經過兩天的短暫「熄火」後,拉票活動再次
於周日(6月19日)啟動,考克斯悲劇後首次民調,卻又顯示留歐陣營民調回升,一切的
變動發展極速又讓人有如霧裡看花。
究竟,這是個什麼樣的脫歐公投?各陣營裡面又都是什麼樣的人?而老調重彈的「脫歐」
,對英國、對歐盟,存在著什麼樣的弦外之音?
▎脫歐?留歐?不同調的英國政黨們
保守黨與英國獨立黨是兩個主要支持脫歐的政黨。然而相較於脫歐意向明確的獨立黨,保
守黨內的脫歐意願有如英國整體民調的縮影——49%支持脫歐、41%支持留歐、10%尚未表
態。保守黨是英國疑歐派大本營,也是推動脫離歐盟的主要政治力量,前保守黨首相柴契
爾就是保守黨疑歐派最具代表的人物。在英國下議院坐擁330席、作為議會最大黨的保守
黨,現今已有九成議員表態各自選邊站;根據今年一月英國《衛報》的調查,支持脫歐的
保守黨議員有110人、支持留歐的有128人、91人尚未表態、1人選擇中立;而在卡麥隆政
府的22位部長中,只有司法、勞工、就業、文化與北愛爾蘭部長支持脫歐,其他17位部長
皆支持留歐。然而就目前趨勢看來,支持脫歐的議員與選民數量明顯增加。
而在英國政治光譜中脫歐意識最強的政黨——英國獨立黨——有91%支持脫歐、6%支持留
歐、3%尚未表態。該黨在去年國會大選中,獲得12.6%的選票,成為得票率僅次於保守黨
與工黨的一匹黑馬,該黨的脫歐聲量因此不容小覷。英國獨立黨的主要訴求就是「反移民
」,順著歐洲難民危機的發展,英國獨立黨輕易地獲得九成以上選民支持脫歐。黨魁法拉
吉(Nigel Farage)認為,大量移民已對英國造成嚴重影響,破壞社會與人民和諧;只要
英國仍是歐盟會員國,就得接受歐陸移民、只要英國一日不離開歐盟,英國移民問題就會
越來越嚴重。除此之外,法拉吉還希望英國政府能保護人民免於類似巴黎恐攻的威脅,解
決之道便是離開歐盟,並恢復邊境管制。
除了保守黨與英國獨立黨之外,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DUP)亦是一
個旗幟鮮明的疑歐政黨。在西敏寺代表北爾蘭的民主統一黨,在下議院擁有八個席位,該
黨於今年二月中表態支持脫歐;而同屬代表北愛爾蘭的阿爾斯特統一黨(Ulister
Unionist),卻發表留歐聲明。從保守黨到北愛爾蘭,這次的公投讓許多昔日老戰友與老
盟友,分道揚鑣。
黨內不同調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支持留歐的政黨裡。作為英國最大在野黨的工黨,在下議
院擁有230席,傳統上是一個親歐政黨,前首相布萊爾執政期間積極推動歐洲軍事合作與
加入歐元區等親歐政策就是最佳寫照;因此,不足為奇地,有六成五的工黨選民支持留歐
。該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在四月接受專訪時表示,工黨內部是以壓倒性多數支
持英國留歐,因為他們相信,歐盟28會員國可以相互幫助,並透過集體行動來解決跨國問
題;若英國繼續留歐,那麼就可以利用歐盟集體力量,共同打擊恐怖主義與氣候變遷等問
題。除此之外,工黨也相信,歐盟可以透過集體力量妥善處理投資、就業、勞工、消費者
保護與環境問題。
然而,工黨內表態脫歐的雖然還不及四分之一(24%),卻也非小數目。工黨內疑歐聲量
最大的莫過於議員斯圖爾特(Gisela Stuart)。本月初當保守黨脫歐代表人、同時也是
前倫敦市長的強森(Boris Johnson)提出脫歐後英國移民政策白皮書時,斯圖爾特甚至
與強森一搭一唱,在該政策願景的聯合聲明上署名背書。
工黨之外,留歐陣營另一個支持者便是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 LibDem),與
民主統一黨同樣擁有八個席位的LibDem,在歐盟議題上傾向支持留歐(60%);相較於工
黨,其支持脫歐比例高出四個百分點(34%;13%尚未表態)。自由民主黨將焦點放在「國
民健保」(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上,黨魁法倫(Tim Farron)認為「勞工自
由流通」(Free Movement of Workers)對英國經濟相當重要,若英國脫歐,經濟將受到
嚴重打擊,進而影響已負債三兆英鎊(相當於138兆台幣),屆時NHS有可能無法負擔部份
醫療開銷,民眾自付額度將因此提高。
然而,曾於2010年-2015年間與保守黨共組聯合政府的自由民主黨,在去年的大選遭逢前
所未有的潰敗,在下議院一口氣失去48席,2014年的歐洲議會大選更是全面失守,原本的
11席如今只剩孤零零的一席,政治顛峰已逝的自由民主黨,如今成為留歐陣營內的單薄勢
力。
然而,除了工黨與自由民主黨外,英國還有一股支持歐盟的強大政治勢力不容忽視,那就
是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 SNP)。該黨為英國下議院第三大黨,佔有
54席位;在Brexit過程中,蘇格蘭民族黨強調如果英國決定脫歐的話,那麼蘇格蘭將立刻
舉行第二次脫離英國公投,不惜任何代價要獨立於英國之外,然後申請加入歐盟。
▎致歐盟:消逝的國家主權
脫歐公投雖是老調重彈,但是魅力仍在;這場公投不僅是英歐關係的決鬥,也是歐盟制度
的體檢。先不論英國若脫歐成功所帶來的衝擊會有多大,脫歐公投本身即可作為歐洲邁向
下一步統合,一個適時的「停看聽」的機會。其中有三個政治面向值得我們細細觀察:
首先,從歐盟既存的制度與機構設計來看,歐洲統合有明顯邁向聯邦體系的趨勢,也就是
說,布魯塞爾逐漸發展成為掌控全局的中央政府,而歐盟會員國則漸漸流失主權而被矮化
成為歐盟體系下的次級政府。這種發展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當權力過度集中布魯塞爾
,主權國家便會失去彈性的應變能力。歐債危機就是最佳寫照:當歐洲央行掌控歐元區共
同貨幣政策時,歐元區會員國就無法彈性使用貨幣政策(例如:幣值升貶)來解決國內經
濟問題。從英國不願使用單一貨幣即可看出,英國對於保有與捍衛國家主權的意識,比願
意進一步統和的國家來得強烈;不願讓渡的主權,當然也就不只侷限在貨幣政策上。
其次,歐盟雖是全世界最大且最完整的區域組織,其治理能力卻也是有限的,不能解決共
同問題。按照歐洲統合的遊戲規則,歐盟會員國讓渡主權給歐盟,由歐盟制訂對會員國具
有約束力的共同政策,來解決共同問題;但在難民問題上,歐洲邊境管理署(Frontex)
完全失靈,根本無法防堵中東與北非難民入境,最後迫使會員國關閉邊境「自救」。因此
,歐盟會員國是否應繼續讓渡主權或授權歐盟,受到相當程度的質疑。
再來,德國霸權是個問題。上述聯邦模式的統合方向,很明顯是德國霸權的結果。德國總
理梅克爾自2007年執政以來,已經進入第三次任期;在第一與第三次任期期間,梅克爾成
功組成「大聯合政府」,與過去最大敵對政黨「社民黨」(SPD)合作無間,使梅克爾在
國內的地位穩若泰山。而在歐洲層面,梅克爾挾其大國優勢,再加上財政部長秀伊伯樂(
Wolfgang Schäuble)的大力支持,使德國成功主導歐債危機的發展,舉凡「穩定與成長
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 SGP)、撙節政策、財政聯盟等措施皆出自德國之
手。
除此之外,梅克爾的難民政策亦主導歐洲難民問題的發展。「21世紀的歐盟,是梅克爾的
時代」,這種事實使英國難以接受,畢竟英國是個有光榮傳統的國家,亦是歐盟三大領導
國之一,怎能屈就德國,任憑「梅克爾中心主義」在歐盟體系內無止境蔓延呢?因此,「
如何平衡德國,找回英國地位」,成為英國疑歐派的心理難題。
英國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因此,如果英國真的脫離歐盟,那對歐盟整體經濟發展肯定是
弊大於利,所有歐盟會員國經濟都將受到負面影響。有鑒於此,歐盟與歐盟會員國皆想盡
辦法要讓英國留在歐盟,因此才會出現今年二月底的「妥協文件」,讓英國享受特殊地位
待遇。
不過,這種特殊化英國的作法對歐盟是一種傷害。英國限制「歐盟移民」的社福權益,等
於將中東歐國家的人民視為二等公民,引起中東歐會員國強烈不滿。而歐盟允許英國不參
與歐元區、不參加政治統合等妥協方案,等於是為「點餐式統合模式」(Europe à la
carte Modell)背書,歐盟會員國得以國家利益為依歸,選擇性參加歐盟政策,這勢必是
歐洲統合運動的倒退。最後,卡麥隆看準歐盟會全力挽留英國的心理,強迫歐盟接受有利
英國的特殊條款,這無非是一種勒索行為,實不足取;況且,其他歐盟國家(例如:法國
、西班牙、瑞典等)亦將起而效尤,訴諸脫歐公投,來保護國家利益;這種「假脫歐之名
,行勒索之實」的風氣,將影響歐洲政治統合的發展。
▎「再見歐盟」的弦外之音
英國人如果選擇脫歐的話,那麼就是歐盟統合史上,第一個終止會員國地位的國家,在程
序上,應按照歐盟條約第50條「退出條款」的規定,由英國政府向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提出退出申請,然後進行停止條約義務的談判後,正式退出歐
盟。
英國退出歐盟的負面影響很大。對歐盟來說,英國脫歐後,歐盟經濟將會規模變小(英國
是歐盟經濟大國)、政治影響力減弱(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軍事行動能力
下降(英國是歐盟國家中最有軍事行動能力與經驗的國家);對德國而言,就如梅克爾常
說的:「少了英國,歐盟就不完整」,況且德英貿易量可能下滑,讓德國企業愁眉苦臉;
對法國來說,歐盟體系中「法德英三駕馬車」的結構將因少了英國而崩潰,更糟糕的是,
法國「聯英制德」的統合戰略亦將瓦解;對美國來說,「英美特殊關係」讓英國成為美國
在歐利益的捍衛者,少了英國,美國在歐之政、經、軍戰略的推行將面臨更多障礙。
其實,英國脫歐對英國本身的影響才是最劇烈的。原先暢通無阻的對歐貿易,此後將恢復
關稅制度,使英國商品處於劣勢;而在停止適用歐洲單一市場「人員、商品、勞務、資金
」四大自由流通後,英國失業人口將暴增300萬。再者,倫敦金融龍頭地位,將因歐盟大
金融機構的撤離,而拱手讓給巴黎或法蘭克福,也因此專家預測,脫歐後的英國國內的生
產毛額(GDP)將在2030年萎縮20%。這些深遠的影響,是卡麥隆主張留歐的主要考慮。
疑歐派人士然也知道這些負面影響,但是,脫歐陣營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更不是完全
錯誤。英國脫歐派最耿耿於懷的點就是「太強大的歐盟,壓縮了國家主權」;在最近的難
民危機中,歐盟機構的強勢作為更讓英國疑歐派感到不悅——例如:歐洲執行委員會容克
所提的「難民分配制度」(2015年5月13日提議:按人口數、經濟力、失業率與已收難民
數等四大標準分配難民)、「難民專款」(2016年3月1日提議:調撥七億歐元專款處理難
民問題)與「拒收難民處罰辦法」(2016年5月4日提議:拒絕一個難民處罰25萬歐元)等
——這些都是毫無考慮各會員國立場、歐盟一意孤行的強制措施。由此可見,在這波脫歐
浪潮下,歐盟應該要了解其弦外之音與言外之意,好好思考與調整其決策模式、好好重建
超國家組織與主權國家新關係,那麼歐洲統合才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