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部署薩德決定後,韓國的正確選擇是哈梅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7-22 21:24:14
部署薩德決定後,韓國的正確選擇是哈梅爾主義
http://chinese.joins.com/big5/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54792
在韓國部署薩德已是不可逆轉(Irreversible)的事實。韓國國民、國會、星州郡民的爭議
應該像解剖屍體一樣,將重點放在(1)用顯微鏡和放大鏡觀察薩德的效用(2)薩德部署
決定的順序是否存在問題上。像現在這樣遠離客觀事實的正反呼聲只能給所有人帶來煩惱
和壓力。
我們先從第二個問題——部署薩德的過程看起。每當美國提及部署薩德是否可行時,韓國
政府總是說“部署薩德不會引發爭議”,欺騙國民。駐韓美軍司令官柯蒂斯·斯卡帕羅蒂
(Curtis Scaparrotti)第一次提及部署薩德是2014年6月3日。這是韓國防衛事業廳和空軍
相關人士在2013年4月訪問了薩德製作公司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並接收了有
關薩德的機密報告之後的事情。朴槿惠總統發表部署薩德決定的日期是2016年7月。韓國
政府算是欺騙了國民整整兩年。因此,國會要做的事不是追究部署薩德決定的順序是否有
問題,而是追究省略與國民和國會商討過程的責任。雖然說是為了保密,但在哪裏部署薩
德也是軍事機密嗎?
薩德的效用性是薩德問題的本質。與使用PAC-2或PAC-3從下層終段攔截朝鮮發射的導彈相
比,需要具備從中層高度提前攔截機會的雙重攔截係統,這樣的解釋更恰當。但是,薩德
的攔截範圍不包括首爾在內的首都圈是其致命弱點。這與利用PAC-2或PAC-3不能攔截朝鮮
發射的導彈,因此引進薩德的邏輯相排斥,因此大家質疑部署薩德是否是為了保護美軍基
地。雖然國防部稱首爾將於明年或後年引進PAC-3進行防禦,但如果部署在軍事分界線以
北的朝鮮遠程炮發射的1000多發子彈像冰雹一樣射來,它能保護百分之幾的首爾市民呢?
部署薩德導致韓中關係緊張,在東北亞形成了韓美日對朝中俄的新冷戰模式,因此對於朝
鮮能夠找到擺脫國際性孤立的缺口這一不言而喻的事實,筆者不想再多言。聲稱無法接受
薩德X波段雷達可探測到中國導彈基地後方的中國,其主張是不合適且誇張的。中國也在
東北地區部署可覆蓋韓半島,甚至位於日本的美軍基地的強有力雷達網。但是,對於薩德
將被編入由美國和日本共同構建的導彈防禦係統(MD)的中國的疑惑,我們不能一口否決
。為什麽這樣呢?
甚至包括歐洲、中東、東亞地區也在被編入美國的21世紀軍事戰略中。該戰略以利用信息
通信技術(IT)和電腦的GIG(Global Intelligence Grid,全球信息通信網)為基礎,
采取統合運營同盟國和友邦軍隊的方式,即網絡中心運營(netcentric operations)。
由48國軍隊的9萬人參加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主導的阿富汗國際安全救援部
隊(ISAF)是典型代表。各國軍隊在維持本國軍事信息的同時也通過ISAF這一紐帶被編入
網絡合作係統。就像現在知道的這樣,如果開發薩德2.0,我們應該考慮明年駐韓美軍部
署的薩德有可能成為廢物。但重要的並非如此,而是薩德2.0作為GIG的一環,被編入以美
軍為中心、包含MD的網絡合作係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明白,因網絡武器和係統開發
而急眼的中國觀察到這點並且警惕薩德。
隨著朝鮮持續進行導彈發射試驗,忙於向貧國強兵之路飛奔。我們的選擇什麽?答案是北
約的“哈梅爾主義(Harmel Doctrine)”。1967年比利時外長皮埃爾·哈梅爾(Pierre
Harmel)在北約外長會議上提議並行推進強化北約軍的威懾力及緩和與華沙條約會員國的
國際形勢,因此被定名為“哈梅爾主義”。而赫爾辛基進程和歐洲一體化是哈梅爾主義的
延續。
用我們的標準判斷喜歡鋌而走險的朝鮮並稱戰爭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斷言是非常危險的
。韓國和朝鮮強對強的對立可能引發偶然性的沖突。必須以哈梅爾主義為標杆進行面向和
平的分裂管理。如果第二次韓國戰爭爆發,朝鮮發射核導彈並在內華達沙漠的某處進行遠
程指揮,屆時我們全將成為失敗者。對於試圖尋找新尖端武器實驗場的美國軍產復合體傀
儡行為,我們要斷然地說一聲“不用,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