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於洪君:亞太安全秩序豈可由“美國規則

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6-07-31 06:10:21
於洪君:亞太安全秩序豈可由“美國規則”主導
  作為南海域外國家,美國對南海問題的介入力度越來越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自所謂的
南海仲裁結果出台後,美國更是積極遊說盟友,試圖在這個問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19日
美國副總統拜登在訪問澳大利亞時甚至公開表示,美澳應加強軍事合作,建立“太平洋統
一戰線”,其最終目的是在亞太維護自己的安全秩序。
  此前,在“香格里拉對話”上,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就曾以“美式邏輯”解讀南海局勢
,指責中國破壞亞太秩序,主張在亞太地區建立“基於規則的安全體系”。那麼美國人這
個“基於規則的安全體系”能否建立得起來?中國又如何應對?
  美國的“規則”其實是“美國說了算的規則”
  美國宣稱在亞太地區沒有一個類似歐洲的“ 北約 ”那樣的正式機制,所以主張建立
一個“基於規則的安全體系”:“這個體系包括所有人,任何國家和軍隊——不論其能力
、預算和經驗——都可以參與。每個人都能發聲,不孤立任何人——也希望沒有任何人會
孤立自己。”而且,“這個安全體系,並不針對任何國家。”卡特強調,“美國歡迎和平
、穩定、繁榮的中國,歡迎中國在這個安全體系中扮演負責任的角色。”
  事實上,這真如卡特先生所言,是一個不針對任何國家的安全體係嗎?筆者認為,這
個安全體係其實針對中國的意味很明顯,因為卡特話鋒一轉,又講道:“很多人對中國在
南海範圍廣泛(expansive)、毫無先例的行動感到憂慮,對由此引申的中國戰略目標感到
憂慮。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孤立了自己,如果繼續下去的話,中國會建起自我孤立的長城
。”
  這樣的說法是篤定中國不會加入,自己先佔據一個道義的製高點,為中國挖掘好話語
陷阱,然後再名正言順地建立一個以美日澳為主軸、涵蓋韓國、東南亞等盟國的亞太集體
安全體系。而且,美國官員連日來的表態,警告中國的色彩很濃:美國在這個地區有很多
盟友,這些國家要和美國共同維護該地區的秩序;警告中國必須接受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的
結果,擺出了一副“南海救世主”的架勢。
  那麼,美國方面所說的“規則”又是什麼呢?雖然在香會上卡特沒有明說,但是他把
不守規則的“帽子”扣給了中國。卡特聲稱,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軍事化和“不遵照
”國際法行事,代表了“不講原則、規則”的亞太地區的“黑暗”一面。其潛台詞就是,
所謂的規則,其實是美國主導的規則,是美國說了算的規則。
  在亞投行剛剛醞釀成立的時候,筆者還在中聯部任副部長,以智庫代表的身份跟幾個
美國朋友交流。他們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為什麼要另起爐灶搞這麼一個平台?原
有的機制(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開行、金磚銀行等)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不
讓原有的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和潛力呢?”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一想,這
些疑問的背後是在維護美國的既得利益,維護有利於美國的規則以及有利於美國的製度安
排,不希望中國在一個新建立的機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中國希望隨著自身綜合國力的
上升,隨著我們擔負的國際責任越來越多,隨著國際社會對我們的期盼越來越高,我們可
以有更多的平台機制參與全球治理,包括參與到亞太地區的機制建設上來。況且,中國的
參與是對既有機制和“規則”的有益補充。
  一個國家說了算的時代已經過去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發現這樣一個脈絡。上世紀50、60年代,美國就企圖在
亞太成立一個由華盛頓主導的以包圍、遏制中國為目的的軍事同盟體系,最終以失敗告終
。上世紀70年代時,蘇聯提議建立一個亞洲集體安全體系,表面上也是不排斥中國,實際
上是想利用他所主導的地區安全機制,捆住中國的手腳,制約中國在地區安全事務中應有
的作用,結果也是無果而終。
  所以說,美國所謂“基於規則的安全體系”的新倡議,不過是拾歷史的牙慧而已。美
國遠未放棄冷戰思維,遠未適應國際力量對比的新變化,遠未接受中國和平崛起的新情況
,違背了近年來美國歷屆總統關於歡迎和支持中國和平發展並在亞太地區發揮更大作用的
承諾,只能落得一個言而無信、自食其言的壞名聲。美國同時也辜負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
際社會要求美國在亞太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的期盼,扮演起越來越不負責任、越來越具有
破壞性的“攪局者”角色。
  歷史的車輪已滾滾向前。雖然中國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每走出一步,都要遭到美國朋
友的非議、甚至阻撓,但是中美之間在南海、在亞太地區的力量對比逐步縮小的趨勢已儼
然出現,美國想要逆轉或者阻止這個潮流趨勢的算盤恐怕要落空!君不見,那種由一個國
家說了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中美和則兩利,鬥則兩傷
  首先,中國在心理上應該有一定的戰略預期。美國和中國分別代表了守成大國與新興
大國,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也無需遮遮掩掩。而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在“守”與“興”
之間必然存在權力競爭,中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所得、有所失,也就是說,中國在崛
起道路上不可能“零成本” 。所以,關鍵在於中國要想明白自己的核心利益在哪,為了
這個核心利益可以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有哪些,即使讓步,讓到哪一步就不能再讓了。這些
事情要先有一個戰略預期和判斷。
  其次,中國還是應該與美國多對話、多溝通,增加互信度、降低猜疑度。畢竟中美兩
國關係如何發展,決定著未來一段時間國際關係的走向。中國應該與美國就南海問題、朝
核問題、台海局勢等亞太安全問題開展真正的對話,圍繞戰略意圖、法理規則等反复講述
自己的看法。就像習近平主席在今年5月會見美國客人時說的,“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
,中美合作可以辦成大事。”
  中美合作,則有利於兩國經濟發展、社會福祉、人民幸福;反之,中美交惡,雙方都
不會得益,其結局必定是雙輸。因為,如果中美兩國都把戰略資源投入競爭與對抗之中,
在經濟、文化等其它領域的資源投入必定減少,不利於兩國愛好和平的人民。其實道理很
簡單,但是要與美方反复講,講清講透,要讓美國方面明白,除了順應時代潮流、順應時
代變化,沒有別的出路和選擇。(作者是全國政協外委會委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
部長,盤古智庫高級顧問)
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7/9203796.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