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英國退歐給美國的六點教訓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8-19 07:26:53
英國退歐給美國的六點教訓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8991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蓮‧邰蒂
直到不久前,我那些痴迷於政治的美國朋友們還從沒表現過對英國大選有太多興趣。這一
點也不奇怪。盡管幾十年前的標志性人物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以及
她之後不久的一口白牙的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都曾大放異彩,但是2015年的英國大
選可以說讓人哈欠連天。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的政客——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等人——似乎太過乏味,不足以讓美國有任何借鑒。
而現在,時過境遷了。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策略師正在為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摩拳擦掌
。近日我坐在晚餐桌邊聽著民調專家、競選活動者和權威人士之間痛苦而無休止的辯論時
,我常聽到一個問題:美國能從英國退歐(Brexit)公投中學到什麽教訓?英國公投的“震
撼性”結果是否意味著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這樣的門外漢可能贏得美國大選
?抑或這種比較過分簡單化了?
依我看來,答案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英國退歐是一次非比尋常的投票,但是從中可以
學到大概六點教訓,可能對11月的美國大選有用。
第一點、也是最明顯的一點是,英國退歐表明,在一個社會和經濟兩級分化的世界,政治
精英會失明到什麽程度。正如我的同事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和愛德華‧盧斯
(Edward Luce)最近寫到的那樣,英國退歐公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次抗議性投票——是針
對經濟創痛、移民和失去文化認同感的怒吼。唯一比此次公投更令人震驚的是英國精英竟
然對此感到驚訝,美國民主黨陣營很可能會重復同樣的錯誤。
第二點是,選民正在喪失對跳入未知後果的恐懼。沒有人可以假定特朗普會“單純”因為
代表一種風險而輸掉大選。當選民感到憤怒時,冒險對他們似乎不再那麽危險。其中還有
另外一個重要的心理問題在起作用:由於金融危機,選民剛剛經歷了多數金融和經濟規則
被徹底顛覆的10年。顛覆政治規則也就不再那麽奇怪——至少,沒有負利率和大型銀行破
產那麽奇怪。
這引出了第三點教訓:單純依靠數據或恐怖故事是無法擊垮變革的。卡梅倫等政治人士嘗
試引用經濟數據來表明英國退歐的危險性;但是選民置之不理,因為他們太憤怒了,聽不
進去——也不信任精英。英國退歐的結果是由選民情緒決定的——留歐陣營沒能給選民提
供一個真正積極的歐洲願景。相比之下,退歐陣營營造了一幅獨立而自豪的主權國家的景
象,吸引了很多選民。
這凸顯了至關重要的第四點教訓:如果民主黨想打敗特朗普,他們無法單純依靠美國版的
“恐懼計劃”(Project Fear);他們還需要一個積極向上的願景。上月,民主黨試圖在費
城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締造這一願景。但是他們必須意識到,特朗普的競選既針對消極
情緒也針對積極情緒;民主黨需要想辦法找到一個口號,就像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一樣令人難忘和鼓舞人心。
第五點教訓是,重要的不僅是情緒:選舉過程中繁雜的細節也很重要。在英國,留歐陣營
失敗的一個原因是潛在的年輕選民(他們一般傾向留歐)的投票率很低。另一個問題是一
個很少有人註意到的技術細節:過去父母可以自動為青少年子女登記投票,但是這一點最
近發生了改變。美國選舉過程中有很多可能會變得極重要的“技術”細節;特別是由於雙
方策略師擅於利用他們能找到的所有漏洞來鼓勵其支持者投票或壓制對方。想預測11月大
選結果的權威人士必須認真審視選舉細節。
這也就引出了第六點、也是最重要的教訓:從本質上講,民主是不可預測的,特別是當社
會兩極分化不斷加深的情況下。精英階層可能痛恨這一點。需要長遠打算的投資者和企業
可能也一樣。但是,如果民主的關鍵在於讓民眾發聲,那麽就總是存在一種風險:民眾要
麽發出憤怒的咆哮,要麽留在家中保持沉默。美國人最好盼望著權威人士盡快學到這點教
訓,並且政治人士準備好聽取教訓,後一點是關鍵。
譯者/馬柯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