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公司低估中國 若中美開戰中國或取勝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8月24日文章,原題:評蘭德公司報告蘭德公司日
前發表題為“與中國開戰:想不敢想之事”的長篇分析,其最終結論一言以概之:若2025
年與美國爆發大戰,中國不可能打贏。作者希望中國決策者閱讀該報告,以免因中方對自
己軍事能力過於自信而導致誤判。不幸的是,蘭德對美國的一些看法過於樂觀。
一、嚴重低估高強度衝突升級為核衝突的可能性。作者幾乎排除了任何一方使用核武
的可能性。但現實是,中國若在常規衝突中極為不利,會有很大動機使用核武。比如,中
國可能用核武反擊美國在西太的軍力集結區,極端情況下甚至對美國的無核盟友發難,直
接挑戰美國的核保證並展現絕對決心,卻不直接攻擊美國本土而迫使其出手。筆者認為,
相比蘭德所認為的中國會接受徹底戰敗,這些結果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二、對美國經濟抗風險能力的評估不切實際。蘭德稱中國更依賴進口,戰時整個西太
貿易會嚴重受限,美中貿易會基本停止。從軍事角度看,這確實會對中國產生嚴重危害。
但蘭德的經濟評估並不全面。
首先,除了對華貿易中斷,美國與其他很多國家的貿易也會受到不利影響——那些國
家經濟依賴對華貿易。其次是網絡攻擊的影響。美國不可能遏阻此類威脅。因此必須假設
,中國會大規模破壞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能源、電信、金融服務等。
三、毀掉中國國內穩定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蘭德認為,持久衝突會給北京造成穩定危
機。這種推測並無根據。軍事失敗導致的嚴峻形勢會給中共帶來合法性危機。但曠日持久
的衝突不足以分裂並削弱國家完整。相反,在可預見的衝突期,面對“屈辱百年”的記憶
,中國民眾抵抗外敵的意願很可能壓倒一切異見。
蘭德對2025年兩國軍力平衡的評估不無道理。然而,在持久的高強度衝突中,經濟損
害完全有可能相當,交戰也並非勝負鮮明,且中國的戰後恢復會更快。此外還有地理上的
優勢及西太美國同盟的減弱,這些都意味著未來中國獲得戰略勝利的可能性無法被排除。
▲(作者克里斯平·羅維爾,喬恆譯)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6-08/936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