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yti.ms/2sVvKf8
到朝鮮做生意?「川金會」讓大膽的投資者看到商機
艾莎
2018年6月14日
https://i.imgur.com/4T6pTpD.jpg
朝鮮首都平壤,天際線後有一座電站的煙囪。對任何考慮在朝鮮做生意的企業來說,如果
遇上制裁,它們都不得不擔心穩定的水電供應問題。 ED JONE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香港──朝鮮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國家之一。統治它的人是一個難以捉摸、手指放在核按鈕
上的獨裁者。所以問題就來了,有人準備在那裡做生意嗎?
可以說,基本沒有。
但是,在川普總統與金正恩本週二在新加坡會晤、達成了繼續談下去的協議之前,一些勇
敢的企業和投資者已經開始在考慮這種可能性了。如果朝鮮開放經濟,哪怕只是一點點,
讓全球企業有機會在東亞最後一個蘊藏著增長潛力的市場試手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川普週二提了,如果朝鮮放棄核武器、改弦更張,它會得到什麼的願景。
「舉個例子,他們有很棒的海灘,」他在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們每次向大海開
炮時,你們都能看見。我說,『哇,那景色真不錯。是個蓋很棒的可出售公寓大樓的地方
,不是嗎?』」
先退一步說。在可預見的未來,朝鮮會開放到那種程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儘管如此,一
些企業正在內部組建特別工作組,開始起草計劃,據律師和專門研究朝鮮問題的顧問說。
有望從朝鮮獲利的公司的股價在開始上漲,一位分析人士稱這種上漲為「火箭人反彈」。
幾家大公司已與朝鮮的聯絡人進行試探性聯繫,韓國太平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柳旭
(Wook Yoo)說。其他公司也已在詢問從何處下手。「我們接到了幾家公司的電話,它們非
常有興趣為將來與朝鮮做生意做準備,」柳旭說。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公司在考慮這個想法,也不清楚正在這樣考慮的公司的名字。公司官
員不願公開討論他們的計劃。進入朝鮮的初步試探有違反美國和國際制裁的風險,這些制
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紓解。制裁措施已經變得如此之嚴格,以至於投資者已停止了進入朝
鮮市場的早期努力。
即使談判取得進展,世界需要與之打交道的仍是這樣一位領導人:他從本國經濟中抽出數
百萬美元來製造強大的武器,讓本國人民吃不飽飯。
儘管如此,一些商界人士還是覺得與朝鮮做生意的想法很迷人。朝鮮的人口相對年輕,有
地下創業傾向。朝鮮有鐵礦石和稀土等豐富的自然資源。韓國已向朝鮮提供了一個包括修
建鐵路和發電廠在內的現代化計劃。
https://i.imgur.com/PACCqVc.jpg
週一,開城的單車手。現代汽車(Hyundai)對開城工業園的未來計劃包括了一個可容納
2000家公司和60萬名員工的技術園區。 ED JONES/AGENCE FRANCE-PRESSE
「這就是能賺錢的地方,」賈斯汀.哈斯廷斯(Justin Hastings)說,他是雪梨大學
(University of Sydney)的副教授,寫過一本有關朝鮮經濟的書。「如果你能想出不被沒
收的辦法的話,」哈斯廷斯補充說,他指的是了平壤政府扣押資產的歷史。
朝鮮的商業環境突然改變也不是世界上沒發生過的:在2010年代初,一度封閉的緬甸很快
就開放了商業,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公司。
「他們希望美國來朝鮮投資,」韓國總統顧問文正仁(Chung-in Moon)今年4月在美國有線
電視新聞網(CNN)上說,他還說,「是的,他們想要川普大廈(Trump Tower)。他們想要麥
當勞和所有的這類東西。」
韓國商業報紙《每日經濟新聞》上週對167家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一旦解除制裁,近四
分之三的韓國企業會願意在朝鮮投資。
提到經商,朝鮮可不是膽怯者去的地方。朝鮮的經濟規模只有韓國第六大城市的一半。對
企業來說,需要先讓電力和水的供應得到保障。律師柳旭說,朝鮮缺乏讓外國公司解決商
業糾紛的基本途徑。
在少數敢去朝鮮做生意的中國、日本和韓國公司中,好幾家都有資產被沒收的經歷。
2012年,中國礦業公司西陽集團在朝鮮完成了其第一個礦山建設項目,結果朝鮮卻將公司
員工趕走,接管了該公司的業務。西陽集團說,在那個項目上損失了約4500萬美元。
開城工業園是現代汽車(Hyundai)十多年前在朝韓邊境朝鮮一邊建立的一個製造中心,曾
兩度關閉,兩年前,朝鮮凍結了那裡的韓國資產。在工業園有業務的123家公司後來表示
,它們總共損失了13億美元。
再就是,據去過朝鮮的人說,那裡的勞動力缺乏基本技能。
「我們正在試圖彌補的最大空缺──那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空缺──是朝鮮長期以來被
孤立的程度,」施國興(Geoffrey See)說,他是為朝鮮的學生、學者和科學家組織研討會
的非營利機構朝鮮交流中心(Choson Exchange)的創始人。「如果你看一下其他敞開國門
的國家,你會發現,他們已經有了能把技術帶回來的在海外居住的群體。」
施國興說,僅僅是得到一個答覆都很難。他回憶起十年前給平壤的一位官員發關於成立朝
鮮交流中心的電子郵件的事情。等了兩個月才得到答覆。
https://i.imgur.com/z4GO8av.jpg
2013年,開城工業園,一間韓國擁有的工廠裡的朝鮮員工。朝鮮在2016年停止了這個兩國
聯合項目的運作。 POOL PHOTO BY KIM HONG-JI
還有就是朝鮮國內公司的問題,以及它們與政府的深厚關係。
「朝鮮有既得利益群體,」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的研究員克里斯多福.
格林(Christopher Green)說。「雖然經濟不發達,但有些人已經在那裡賺錢了。朝鮮企
業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讓像三星這樣的韓國公司進來。」
儘管如此,一些人還是看到了希望。
一些韓國公司的股票在過去一週裡已經有所回升,包括鋼鐵企業浦項製鐵(Posco)、煉油
企業SK Innovation,以及韓國航空航天公司等,它們可能會從經濟上開放的朝鮮獲利。
對達成協議滿懷希望的普通投資者對股票的回升有所貢獻,經紀公司里昂證券(CLSA)的韓
國研究主管保羅.崔(Paul Choi)說。
在歐洲,一位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就開始在朝鮮做生意的企業家正在密切關注著此次峰
會。「我持謹慎樂觀態度,」荷蘭的GPI諮詢公司(GPI Consultancy)的創始人保羅.特賈
(Paul Tjia)說。
「我們正在從歐洲公司那裡接到更多的有關朝鮮的問題,」特賈說。他表示,他已在計劃
今年9月去朝鮮進行「訊息和通信技術考察」,目的是給歐洲公司介紹將它們的基礎技術
和軟體開發需求外包給朝鮮的可能性。
據公司網站顯示,現代汽車公司對開城工業園的未來計劃包括了一個可容納2000家公司和
60萬名員工的技術園區。園區裡甚至還會有一個高爾夫球場。
朝鮮交流中心的施國興說,雖然朝鮮人缺乏基本的技能,但該國有一群渴望學習的潛在企
業家。
去年11月在朝鮮交流中心的安排下訪問了朝鮮西部城市平城的諮詢師伊恩.柯林斯說,參
加他的研討會的80人中有人告訴他,一些女性已經在用自己的臥室創業,把臥室按小時收
費租給相戀的年輕人。
柯林斯在那裡還參觀了一個「應用商店」,那是一個銷售智慧型手機應用的地方,就像世
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買的軟體一樣。但這是一家實實在在的實體店,員工們在店裡給人們的
手機裝上應用軟體。
「他們不得不出來幹些副業,因為政府不再管他們了,那裡的灰色經濟規模巨大,」他說
。
就像任何國家嶄露頭角的企業家那樣,許多人都在構思商業計劃,柯林斯說。
「人們問我的問題之一是,『什麼創新能帶來最大的利潤?』」
艾莎(Alexandra Stevenson)是《紐約時報》駐香港記者。
翻譯:Cindy Hao
本文英文版:https://nyti.ms/2JJF9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