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吉爾吉斯斯坦金礦衝突:中亞小國的恐華情緒背後
新聞來源: https://is.gd/G4q7Yk
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東南方約300公里的山巒間,一場當地牧民與中
國金礦工人間罕見的衝突近日在這個中亞小國爆發,成為連日來媒體關注的焦點。
數以百計的牧民週一(5日)衝進了名為索爾通-薩雷(Solton-Sary)的金礦施工現場,
該項目由中資公司中吉礦業所投資。牧民們與守護現場的中國工人髮生爭執,隨後互擲石
塊,致47名中國工人受傷。
當天的衝突前,當地牧民與中資礦業公司已因環境問題進行了數週之久的拉鋸戰。中國駐
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8月6日(週二)措辭嚴厲地要求吉爾吉斯斯坦嚴懲肇事者。該國的安
全部門發表聲明,警告公民不要分享有關這一事件的視頻,理由是可能激起種族仇恨。
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新疆自治區一山之隔,但這個以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僅擁有620萬人
口,不到北京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它也是蘇聯解體後,經濟發展水平在獨聯體國家中倒數
第二。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提出的「一帶一路」計畫,幫助經濟一度陷入瓶頸的吉
爾吉斯斯坦看到希望。從建設橫貫該國的達特卡-克明(Datka-Kemin)輸電線路,到修複
比什凱克崎嶇不平的城市道路網以及連接該國南北的高速公路,中國的資金出現在吉爾吉
斯斯坦很多重大項目中。
「採礦、農業和交通基礎設施都是中國的主要投資方向,」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哈里曼研究所總監亞歷山大‧庫利(Alexander Cooley)對BBC中文說,吉
爾吉斯斯坦是中國商品進入更廣泛的中亞市場的貿易中轉站,其與新疆接壤的位置也使其
和中國的安全息息相關。
儘管大多數中國人對於吉爾吉斯坦感到陌生,但由於中國投資和影響力的不斷遞增,有關
中國的議題在吉爾吉斯斯坦卻家喻戶曉。今年上半年,一場針對吉爾吉斯斯坦前高官的訴
訟,進一步揭露了中國如何利用自身影響力拿下當地重要電廠項目,在吉爾吉斯斯坦引發
震動。
週一的抗議發生後,吉爾吉斯斯坦政府迅速表態,暫停了中吉礦業的生產活動。總理阿比
加齊耶(Mukhammedkalyi Abylgaziev)下令徹查衝突,副總理和內政部長前往現場呼籲
民眾保持冷靜。
但牧民們依然態度堅決。他們要求當局立刻撤銷該金礦的運營許可,並威脅如果當局拒絶
,他們將自己拆除該金礦的設備。在過去近兩個月裡,他們一直指責中資公司的開採污染
了當地環境,時不時的爆炸聲讓當地人感到恐慌。
憤怒情緒的快速發酵來自於上個月,當地社交媒體開始廣泛流傳牲畜死亡的視頻。死亡的
牲畜大多是綿羊,牧民指責中吉礦業生產中排放的有毒物質是導致牲畜異常死亡的罪魁禍
首。
中吉礦業的官網顯示,該公司隸屬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而後者是中國黃金行業唯一一家中
央企業和最大的黃金企業,前身是成立於1979年的中國黃金總公司。
根據政府文件,中吉礦業2012年獲得了這處位於納倫(Naryn)地區索爾通-薩雷金礦的開
發權,使用時間直到2030年,該公司還計畫今年新設一個加工廠。
七月下旬,該公司同意向當地人支付部分牲畜死亡的賠償,儘管當局對土壤和水質樣本進
行檢測後,並未發現任何有毒化學物質或高水平輻射。結果顯示,60%以上的動物死於肝
臟、肺部等疾病,原因主要是不當的疫苗接種。
然而抗議仍在持續,甚至有網友建立了「抵制中國侵略」的專頁,獲得數千人點讚。"中
國人從經濟上入侵我們,為什麼我們的土地也要讓他們來踐踏?"一名網友留言道。
「因為環境問題,吉爾吉斯斯坦的礦山開採所引發的抗議活動並不新鮮,」印第安納大學
(Indiana University)中歐亞學副教授瑪麗安娜‧坎普(Marianne Kamp)對BBC中文說
。「但這次的激烈衝突顯然在一個更大的擔憂下,吉爾吉斯斯坦已經有很多關於中國投資
的抱怨、中國的政治壓力及很多能激起民族主義情緒的議題。」
瑪麗安娜‧坎普所說的抱怨,是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日益強烈的針對來自中國投資的擔憂。
在低廉的貸款利率誘惑下,中國幾乎持有將近一半的吉爾吉斯斯坦外債——據統計,2018
年吉爾吉斯斯坦的38億美元外債中,有超過17億美元來自中國,而這個數字在2008年僅為
900萬美元。中國也已成為吉爾吉斯斯坦最大的貿易夥伴和第二大投資國。
除了對債務風險的擔憂,點燃更廣泛抗議情緒的是中國被指參與操縱該國首都一座老舊發
電廠重建項目的投標。2013年,吉爾吉斯斯坦官員將這項價值數億美元的項目合同交給了
一家名為特變電工(TBEA)的中國公司。《紐約時報》報導稱,該國能源部和外交部收到
了中國駐比什凱克大使館的一封信。信中強烈「建議」特變電工作為「唯一執行方」。
然而,電廠項目在完工後不久就陷入癱瘓,導致首都的大半部分地區在1月嚴寒的天氣裡
斷暖或斷電。負責調查案件的檢察官表示,操縱投標和虛高定價將給吉爾吉斯斯坦造成
1.11億美元的損失。牽涉該案的前總理薩帕爾‧伊薩科夫(Sapar Isakov)近期在一份聲
明中稱,該公司「是中國政府決定的」。
「特變電工的醜聞更具有破壞性,因為它揭露了中國的偏袒和吉爾吉斯斯坦精英的腐敗如
何對當地社區帶來災難——讓數十萬居民在嚴冬受凍,」庫利說道。他認為,吉爾吉斯斯
坦民間對中國敵意的根源在於,很多人認為該國的精英被中國資金和「一帶一路」腐蝕。
2019年1月,對中國日趨不滿的民眾連續兩次在比什凱克舉行集會。他們要求政府驅逐非
法移民、限制移民數量,並對僱傭中國勞工的公司進行檢查。集會的策劃者被認為是名為
「Kyrk Choro」(四十騎士)的民族主義團體。
吉爾吉斯斯坦當局先警告稱,任何試圖破壞與中國的關係的活動人士都會遭到嚴厲懲罰,
但在第二次抗議之後,該國做出了一定妥協——宣佈了一項職業保護政策,對本國公司設
立僱用外國人不得超過20%的上限,並對僱傭外國人的公司額外徵稅。
儘管有這些不愉快,但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合作顯然會繼續增多。例如,為期三年的吉中
天然氣管道項目計畫在今年年底啟動,這將是土庫曼斯坦到中國天然氣管道項目的第四個
分支,吉爾吉斯斯坦迫切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中國的能力足以推動吉爾吉斯斯坦同意它的各種要求。儘管不滿情緒在蔓延,但吉爾吉
斯斯坦幾乎別無選擇,」坎普副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