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孫南翔:歐盟騙補貼案為何屢禁不止

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9-12-05 19:29:01
孫南翔:歐盟騙補貼案為何屢禁不止
近日,捷克總理巴比什被歐盟證實騙取歐盟對中歐國家農業和投資計劃的補助款,金額高達數百萬歐元,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然而,捷克遠非個例。近年來,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騙取歐盟補貼事件一再發生、屢禁不止。問題出在哪兒呢?
為穩定歐洲農產品市場、確保農民收入穩定,歐盟(歐共體)於1962年引入共同農業政策。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核心是通過補貼、投資等工具確保歐盟國家糧食安全。然而,隨著歐盟東擴,共同農業政策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甚至成為誘發成員國腐敗的高發地。
旨在推動農業發展的補貼項目成為腐敗和詐騙的溫床,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歐盟國家內,大農場主和大資本家是獲取補貼的主要對象。根據歐盟補貼規則,誰獲取了土地,誰就獲取了補貼的資格。由於農業規模效應與生產機器化的推動,農業在歐盟國家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進入歐盟農業補貼資格範圍的絕大多數為大企業家。據統計,歐盟80%的農業補貼落入20%的企業手中。而這些大企業家有可能通過民選成為國家元首或對選舉施加影響,不可避免的,有部分歐盟補貼項目甚至落入了某些國家元首及其相關利益人的“口袋”。
第二,解決歐盟和成員國關係的基本原則為輔助性原則,根據該原則,成員國享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針對屢次發生的騙取補貼行為,歐盟的應對措施並非強化控制腐敗的規則,而是寄希望於成員國通過內部審計的方法對腐敗問題進行查處。然而,政府官員(及其家屬)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面對成員國的國內腐敗,歐盟的輔助性原則無法實現有效的糾錯機制。
第三,雖然歐盟的審查機制很嚴格,但歐盟農業補貼的透明化機制和問責機制遠未建立。歐洲創建了反欺詐辦公室,設置了歐盟檢察官,試圖保障歐盟財??政利益不受侵犯,然而,在實踐中,歐盟機構對補貼數據的獲得、分析相對困難。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複雜的股權結構隱蔽欺詐行為,另一方面,東歐等國家的信息化建設仍在進行中,導致無法從歐盟成員國獲取農業補貼的相關情況,不透明的項目催生了腐敗的“野蠻”生長。此外,一些東歐國家國內法制建設仍不完善,缺乏問責制,也導致腐敗難監督,難遏制。
當然,補貼詐騙和腐敗問題不僅發生在歐盟國家,在亞洲、美洲、非洲等國家也存在此類的道德風險和法治危機。這是一個世界範圍內的難題。
身份利益衝突是補貼詐騙的誘因。在歐盟補貼項目上,由於輔助性原則等的限制,成員國實際上沒有受到有效監督。如何在平衡自身與成員國權力的基礎上加強透明度和問責制建設是歐盟目前面臨的一個挑戰。這也給其他國家完善補貼制度和防治騙補貼行為提供了一定的警示和參考意義,應該從源頭上加強補貼項目的透明度和問責體系建設,而不是只注重項目的審計。(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o8uv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