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德語媒體:中國式人權定義
出處:
https://reurl.cc/xDAZ5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再一次取消了中德人權對話活動,北京提出的理由是,當前沒有開展建設性對話的氛圍。《南德意志報》撰文指出,雖然德國仍繼續繼續開展每年一度的雙邊人權對話,但中方對此顯然已經失去了興趣。這篇題為《中國特色的幸福》的文章寫道:
"因政治理念而被投入監獄的中國人仍數以千計。但中國顯然不再願意同德國等國家開展人權對話。人權對中國政府來說,並非禁忌話題。正在上海舉行的'國際人權論壇'上,中國政府也會極力推銷其自創的人權概念,但這一概念同中國官方也認同的普世價值已沒有太多的共同之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稱,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句措辭模糊的口號令人難以理解。事實上,它是以經濟發展為藉口,為剝奪個人權利做辯護的嘗試。北京的邏輯是,只要經濟能穩速增長,令人煩惱的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就不值一提。在很多專制國家,中國式的人權定義非常受歡迎。今年十月,時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的費代麗卡·莫蓋里尼(Federica
Mogherini)就領教過這種中國式的人權定義。當時,歐盟議會決定將本年度薩哈羅夫獎授予獄中的維吾爾學者伊里哈木·土赫提,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則為此勃然大怒。他說,中國政府的任務是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一個政府合法性的基礎就是人民是否幸福。他強調,中國人民是幸福的。"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與日俱增,中國式人權標準也在國際舞台上越來越有市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批評中國人權的提案很難提交或通過。而聯合國正式決議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式術語卻頻繁出現。文章寫道:
"一些自身人權記錄也很糟糕的國家對中國予以支持。尤其那些獲得中國大量投資的國家更是對北京言聽計從。可以說,在聯合國講台上,中國早已經達到了目的。去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審理各國人權狀況時,讚揚中國的國家幾乎超過了批評中國人權狀況的國家。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會時,讚美中國的聲音如此之多,以至於批評者幾乎沒有發言的機會。德國連同其他22個國家一道,對新疆將上百萬關入拘禁營的做法提出譴責,而作為回應,五十多個國家盛讚中國在改善人權方面取得的成就。這些國家中就包括俄羅斯、敘利亞和緬甸。"
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詳細報導了中國計劃在三年內完成政府部門電腦全面國產化的消息,報導認為,這是中方對美國禁止華為產品而採取的反制措施。文章寫道:
"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已經做好了自力更生的準備。截至2020年的現行五年計劃中規定,科技企業應提升革新和科研能力,使科學和技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2018年度,華為在研發領域的投資高達153億美元,遠遠超出微軟、蘋果和因特爾等美國高科技企業。與此同時,華為還展現出了沒有美國芯片也可照樣生存的能力。明年開始,中國電腦企業也需要展示這種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