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生》病毒可能改變世界經濟地圖嗎?
病毒改變世界的歷史並不少見。中國許多朝代的更迭、東西羅馬的覆滅前夕,往往都是從氣候反常、疫情橫流開始,王朝治理崩潰後,面臨對手的挑戰而走向終點。這次的疫情爆發,世界經濟的主要區域均受到嚴重的衝擊。幾乎已經確定的是今年及明年的全球經濟成長將大幅萎縮,甚至進入衰退階段。
中國大陸首先克服疫情挑戰,歐洲多數國家通過了疫情臨界點,看似露出了一線希望。全球疫情雖可能即將越過高峰、進入下降階段,但疫情的長尾效應會延續多久?會不會隨著時間推移,病毒快速演化或出現第2次疫情傳播的高峰?這將對已經衰弱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即使世界製造工廠的中國大陸單獨克服了疫情,進入了經濟再啟動的階段,但全球需求面的萎縮,以及跨國供應鏈的斷鏈,中國仍難以獨自恢復經濟的活力。
英、美兩個最典型信奉資本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國家,迄今疫情危機仍然沒有見到明顯的轉向。災難的氛圍、經濟的衰退、戰疫失利帶來的優越感挫折,帶來更強烈的排外種族意識與高漲的國家主義。只需要有一點想像力,現在的我們就可以感覺到撲朔迷離的氣氛:未來的世界似乎即將產生結構性的顛覆。
首先,「疫情全球化」對現有的全球化分工體系必定發生深刻影響。
二戰之後,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產生了基於各國比較利益的國際分工體系,對現今世界的繁
榮與富庶功不可沒。雖然全球化的過程也經過幾次危機與後退,但大體仍朝著穩定開放的方向前進。疫情之前,各國在繼續全球化的議題上已經累積了深刻的矛盾,美歐貿易戰、中美貿易戰就是此一深刻矛盾的具體表現。在現有的全球化國際框架下已經搖搖欲墜的同時,疫情的突然爆發凸顯了這種高度相互依賴的國際分工體系的內在脆弱性。很多所謂的先進國家連最基本的個人防護裝備都無法滿足需求時,才警覺自身製造能力的不足。基於國家安全與優先的原則,必須開始恢復自己本土的製造業體系,這就會產生「全球化」是否即將終結的疑問。
其次,全球去中國化的呼聲再起。
在2月分中國進入疫情高峰封城,全球產業供應鏈隨之斷鏈時,很多國家都開始思考如何減少製造過度集中中國的風險。然而,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重心,這是基於比較利益的全球化分工的市場選擇結果。中國有大量高素質的勞工與工程師,有無數協作的中小企業形成的製造產業鏈,擁有世界最大的兩個地理產業群聚,隨著時間的演進,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類別,全球最大,等於是美、日、德3國總和的工業規模,這是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基礎,也是為什麼各國的製造業都放在中國的原因。
為了降低過度集中的風險,或至少要有第2生產基地。這也是台灣現今政府在採取南向政策的主要思維。近日,日本宣布將斥資22億美元,鼓勵日本公司遷回日本,或者分散到東南亞地區。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則認為美國應該「支付」每一家想要離開中國的美國公司的搬遷成本。疫情過後,全球產業鏈會掀起新一波的去中國化的進程。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更上台階,製造成本逐漸上升,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全球工業產業鏈的去中國化也一直在緩慢進行著。產業鏈去中國化也不見得是件壞事,中國也不可能不往研發與品牌等高附加價值的方向發展。
然而,一旦脫離比較利益原則,除非各國重新建立貿易壁壘,例如,組建經濟板塊,或實施貿易的配額、關稅等限制全球化的配套措施,否則勢必極難面對來自中國現有製造業的競爭。試想,美國或日本組裝的手機、生產的口罩,可能與中國的相同產品競爭嗎?因此,全面「去中國化」的前提必須是全球化的終結,這在短期來看仍是極不現實的。
台灣是中型的外向型經濟體,經濟與中國大陸的產業鏈深度結合,必須仰賴開放且和平的兩岸及全球化環境。值此經濟危機期間,一旦全球化趨勢終結或兩岸經濟斷鏈,台灣可能陷入尷尬的長期結構性危機。
(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413003765-26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