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20-04-18 21:48:19【西非漫談】對西非英語區五國社會治理的幾點看法
【作者:加納行政管理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海外成員單位中心主任)Kingsley S. Agomor;譯者:樊文雪,譚夢涵】
西非英語區包含五個國家,分別是岡比亞、加納、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和塞拉利昂,均為成立於1975 年5
月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共體)的成員國。西非英語區五國都實行總統共和製,在總統和議會任期屆滿後舉行下一屆選舉。民主治理雖然尚未在西非地區全面展開,但正日益成為政治生活的首選方式。五國政府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實施已改革的布雷頓森林體係與減貧方案來確保經濟平穩運行,以應對全球市場價格的波動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五國均面臨貧困問題,且貧富差距日益加大,面臨著一系列阻礙國家治理水平提高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包括:政局動盪、政治腐敗、行政官僚化、
產業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流失、自然災害頻發、社會分化等等。而這些問題同國家的治理水平密切相關。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公共部門在國家戰略規劃、政策制定與實施上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的一個關鍵環節是通過治理助推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過程離不開有效和高效運行的公共部門。然而,五國在打造運行有效和高效的公共部門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阻礙公共部門改革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提高公共部門績效?
一、西非英語區五國的基本概況
岡比亞是西非地區最小的國家之一,總土地面積為11
300平方公里。岡比亞河將該國分為南北兩岸。2013年,岡比亞總人口達到1,857,181。與其他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西非英語區國家不同,岡比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自然資源的進口與外界捐助。岡比亞經濟以農業,漁業和旅遊業為主,其中農業是岡比亞最大的經濟部門。但灌溉網絡不發達使得糧食生產極易受到天氣的影響和衝擊。2018年,三分之一的岡比亞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貧困線以下。截至2016年12月,岡比亞的人均收入為532.30美元,被評為非洲人均收入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貧困問題在岡比亞較為普遍,婦女和青年人的失業率較高。
加納位於非洲西海岸,西鄰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其陸地總面積為238,573平方公里。2016年,加納總人口達到28,207,000。據世界銀行測算,2016年加納的國內生產總值為426.9億美元。其人口平均壽命從1980年代的52歲提高到2016年的63歲。在1992年至2013年期間,加納的全國貧困水平下降了一半以上(從56.5%降至24.2%),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一。但是,貧困仍然在該國的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著。在加納,傳統的農業為主導經濟部門,吸納了約60%的成年人勞動力。隨著近年來石油開採業務的迅速發展,加納從低收入國家行列進入中
等偏低收入國家中。
利比里亞是非洲最早的共和國,人口主要由從美洲解放的非洲奴隸遷徙而來。利比里亞的總陸地面積為96,320平方公里,北接幾內亞,西北接塞拉利昂,東鄰科特迪瓦,西南瀕大西洋。利比里亞全國分為15個州,人口增長緩慢,為非洲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2008年,利比里亞總人口為350萬。2016年,利比里亞的GDP為21億美元,人均收入753美元,在非洲處於較低的水平。採礦業推動了利比里亞經濟的發展,而農業和服務業等非採礦業發展勢頭較弱。利比里亞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失業率高達85%,腐敗問題普遍存在於各個經濟部門之中。
尼日利亞位於西非東南部,總陸地面積為923,768平方公里,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寧,北邊的尼日爾,東北方隔乍得湖,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尼日利亞全國設聯邦、州和地方三級政府,全國劃分為1個聯邦首都區、36個州以及774個地方政府。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19年其總人口為2.01億。同時,尼日利亞也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2018年其國內生產總值為4217億美元。但是,眾多的人口使得尼日利亞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相對較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甚至低於撒哈拉以南的納米比亞,加蓬和安哥拉。據估計,約有8600萬ꔊ坐擏Q亞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由於博科聖地組織的叛亂和該國北部地區經濟發展較慢,近年來尼日利亞的南北差距有所擴大。
塞拉利昂位於西非大西洋岸,北部及東部被幾內亞包圍、東南與利比里亞接壤,首都為弗里敦,其總陸地面積為71,740平方公里。全國分為3個省和1個區,即北方省、南方省、東方省和弗里敦所在的西區。3個省之下設有12個行政區,行政區以下設149個酋長領地。根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塞拉利昂人口總量約707萬。該國擁有豐富的礦藏,包括鑽石,黃金,鐵礦石和鋁土礦。農業部門是經濟的主要生產部門。2016年,該國人均GDP為490美元。儘管塞拉利昂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的經濟增長率高達4.57%,但仍有超過62%的公民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貧困線以下。
二、西非英語區五國在社會治理中面臨的挑戰
善治(Good
Governance)是決定公共部門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能力的關鍵性因素。根據世界銀行研究所的全球治理指標,岡比亞在執政效力、問責制和遏制腐敗方面的排名很低。威權主義遺留,公共機構較弱,政治不穩定以及政府行政能力有限等問題,是岡比亞社會治理水平不高的最重要原因。由於債務存量的增加,包容性增長和經濟改善的空間很小,這導致國家在能源、農業和其他公用事業服務領域的投資不足,國家經濟對農業、旅遊業和中小型服務業有嚴重的依賴。由此,經濟增長緩慢,就業前景不明朗,政治不穩定和糧食不安全等問題頻發,給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礙。
加納是憲政民主國家,是非洲為數不多的在民主政治生活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國家之一。但加納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對其社會治理職能提出了挑戰,包括:資源分配不當、腐敗、服務效率低下、政治過度干預、執行人員培訓不足、權力過度集中、基礎設施不完備、規章制度的修訂落後於時代變革。
利比里亞是西非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儘管利比里亞在鞏固民主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在執行法律,遏制腐敗,解決土地爭端,處理部族衝突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不同民族之間、 宗教之間的衝突,嚴重的貧困,收入差距過大以及大量青年失業等問題頻發,腐敗的滋生消耗了有限的公共資源。埃博拉病毒的爆發更是敦促該國政府機構提升行政能力與應急管理水平。
在尼日利亞,可持續的民主、善政和發展一直是政府部門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是艱鉅的任務。官僚的腐敗和行政的低效仍然是尼日利亞公共行政部門改革面臨的最大威脅。公務人員數量冗餘導致了高昂的日常行政支出,阻礙了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此外,尼日利亞公共服務改革局(BPSR)、公共服務改革小組(PSRT)和聯邦公務員制度委員會(FCSC)等機構之間存在職能重疊和利益衝突的情況,使得尼日利亞在改革的實施和協調方面缺乏連貫性。
塞拉利昂為鞏固民主政治做出了巨大努力。如今在塞拉利昂仍然可以看到由1991年至2002年之間發生的軍事政變和曠日持久的內戰所帶來的破壞性後果。在衝突爆發的最後十年中,殺戮、搶劫和財產破壞讓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流離失所,結果導致了大量人才的流失。塞拉利昂公務員體系的較為薄弱,較低的薪酬水平不足以吸引和留住工作人員,其任命和晉升也缺乏內在或外在的績效激勵機制。2014年5月爆發的埃博拉病毒危機以及2017年西部地區的洪災對其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此外,青年失業率高、腐敗嚴重和治理薄弱等衝突後特徵也為社會治理帶來了挑戰。未來,塞拉利ꤊ蠾b自然資源管理和財政支出方面應當提高透明度。
三、西非英語區五國社會治理的展望
近年來,西非地區的政治形勢趨於穩定,多黨選舉快速發展,媒體擁有言論自由且立法機關的權威性有所提升。但與此同時,西非英語區國家也面臨著共同的治理挑戰,例如腐敗問題,經濟管理低效,大選後的暴力行為與種族衝突等等,其中貧困、失業和資源匱乏是主要原因。
改革成功與否取決於執政者對經濟增長,投資和國際競爭力的認識程度,這就要求政府最大限度地遏制腐敗,增強政府公信力,並以高效的行政能力及可行的經濟增長戰略來充分調動一切資源。在這一過程中,對以往改革經驗的反思、政策學習、辯論、溝通對話等都是可行的方式。政策學習還意味著通過社會組織向人民和利益集團傳達信息,通報政府政策,並定期舉辦有政府、利益集團、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的論壇。只有當政府擁有政治承諾並建立透明、負責、開放、分權的行政管理體制時,腐敗、尋租和欺詐行為才能得以遏制。換句話說,政府必須建立開放的政策參與系
統,積極吸納國際參與者、民間社會、工商界、非政府組織等角色的參與,從而加強決策過程的民主性與科學性。當前,西非國家正在尋求建立民主政府體系,提倡建設執行有力、負責任的政府。同時,社會各界對社會重大問題進行對話並達成共識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使得“政府-企業-公民”社會夥伴關係具有較為光明的發展前景。此外,公共部門體制改革必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並擺脫財政的束縛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限制。
由此,未來西非英語區五國的社會治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遏制政治腐敗 ——堅持依法治國、規制利益集團、倡導公平和公正的執政理念,以遏制腐敗、尋租和不正當的政府權力消費;構建透明、問責、分權的民主政治體制 ——推動公民參與型社會的建設,推動建立非政府組織、國際組織及企業建言獻策的有效渠道;搭建政策對話平台 ——通過政策探討、政策學習與政策分析來搭建政府、公民和社會組織之間的政策對話平台。
(作者為加納行政管理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海外成員單位中心主任Kingsley S. Agomor,譯者:樊文雪,譚夢涵(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團隊,公共管理學院);【西非漫談】2020年第七期,總第八期)
中心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成立於2017年4月,是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加納大學、加納海岸角大學、加納行政管理學院、加納溫尼巴教育大學、加納發展大學共同籌建的特色研究中心。中心依托公共管理學院,由趙蜀蓉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西非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電子科技大學踐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電子科技大學構建國際化跨學科研究體系、打造新型高端“智庫”的有益探索。中心將立足於電子科技大學學科與國際交流優勢,著眼於西非國家發展的現實問題和需求,以留學生人才培養為基礎,搭建高水平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發布研究課題,開展聯合研究,為我國及西非國家提供高水平智庫服務。
中心的目標和任務:
西非研究中心將聯合加納5所高校成員單位、電子科技大學西非校友會和加納中華工商總會,著力於打造集留學生人才培養基地、學術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庫為一體的“1+1+1 ”中非合作新模式,即:
1. 構建一個人才培養基地。中心將協助拓展來華留學生的西非生源,豐富電子科技大學本科、博士、碩士多層次留學生培養體系;開展西非海外幹部培訓、師資培訓、定制化ICT與工程培訓、學生暑期實踐項目等,致力於構建集學歷教育、在職培訓、實訓實踐為一體的多元化、特色化的海外人才培訓基地。
2. 搭建一個學術、文化交流平台。通過定期舉辦“西非論壇”等國際性學術會議、中非友誼·學術文化交流月,推廣文化資源3D平台海外落地展項目、中國-西非國際產學研合作項目,中心將致力於搭建集學術、人文、科技等多領域的中非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我國高校、企業在非影響力,提昇文化軟實力。
3. 建立一個西非研究智庫。中心將結合成員單位的學科優勢、研究特色,加強與加納“伊曼尼政策教育中心”(全球智庫排名113)、“統計、社會和經濟研究院”(全球智庫排名164)等西非智庫組織合作,加強聯合研究,發布、承接研究課題,為我國政府及西非國家提供政策諮詢,並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西非智庫研究中心。
中心網址:http://cwas.uestc.edu.cn/indexZh.html
微信公眾號:gh_bfde9ecc926a(公眾號名稱: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
Center for West African Studies
The Center for West African Studies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sources of our partnership and alumni in West Africa.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er for West African Studies is in line with Chinese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Going Global” Strategy with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UESTC in West African countries; to enhance China's influence in West Africa; to strengthen China-Africa collaborations and to serve as a bridge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China, West Africa and beyond to identify and meet the needs of West African development.
Our mission and goals:
1. Serve as a training ba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UESTC which will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West African universities and UESTC in aspects such as talents training, laboratory building and student internship, training and exchanges.
2. Build a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platform of academic & culture exchanges, promote research work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in African affairs and Chinese culture in West Africa by encouraging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West African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3. Foste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efforts to carry out high quality policy-relevant and development-oriented research and disseminate the results to help policy makers in West Africa, aiming to become a top rating Think Tank that will support West African development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Website address: http://cwas.uestc.edu.cn/indexEn.html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No.: gh_bfde9ecc926a (Account Name:電子科技大學西非研究中心)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3xqTrNxCn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