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加索的陸空砲戰:威脅轟炸核電廠?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停火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7-17 17:44:47
標題: 高加索的陸空砲戰:威脅轟炸核電廠?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停火破局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708772
https://i.imgur.com/skHsqah.png
自7月12日開火砲擊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境衝突,在不到24小時的短暫休兵後,雙方
和談再度崩潰,並於16日清晨重啟陸空衝突。圖/亞塞拜然國防部
【2020.07.17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包括一名少將在內,這場『不宣之戰』已知17死...」自7月12日開火砲擊的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邊境衝突,在不到24小時的短暫休兵後,雙方和談再度崩潰,並於16日清晨重啟
陸空衝突。這場爆發在高加索內陸的邊境衝突,主因仍是兩國多次血戰的納戈爾諾-卡拉
巴赫主權爭議區。但對動武緣由雙方卻各執一詞,彼此譴責對方「才是越界開了第一槍的
侵略者」。目前交火中的「雙亞」兩軍都已揚言要發動「全面戰爭」,除了出動無人機空
襲與邊境砲戰之外,亞塞拜然軍方更高調威脅「不排除發射飛彈...轟炸亞美尼亞的核電
廠」——但衝突升溫的同時,高加索複雜的戰略情勢,卻又牽扯了土耳其與俄羅斯的能源
戰略,以及橫跨歐亞與地中海的代理人戰爭。
根據《法新社》統合兩國的傷亡資料,截至7月17日為止,兩國公布的累積死亡數已達17
死。其中亞美尼亞4名軍人陣亡;亞塞拜然則有1名平民罹難,12名軍人陣亡——其中包含
1名亞塞拜然的陸軍少將,在亞美尼亞的越境砲擊中連同10名官兵同時斃命。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邊境衝突始於7月12日,兩軍沿著邊境的「塔烏茲區」互控對方越
境挑釁,因此展開密集的陸空砲擊。根據亞塞拜然的說法,周日的砲戰「是亞美尼亞先開
第一槍」,無端擊落亞塞拜然的軍用無人機,突然對邊境駐軍與民人村落「無差別砲擊」
;但亞美尼亞方面則主張是亞塞拜然的無人機「越境轟炸」在先,因此報復的回擊砲火,
才會跨越主權爭議的停火邊界。
本回發生衝突的「塔烏茲地區」,是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過往曾大打出手的「納戈爾諾-
卡拉巴赫主權爭議區北方」。在過去蘇聯治下的鐵幕時代,該區雖以亞美尼亞族為多,但
卻被刻意劃給了亞塞拜然。因此在鐵幕垮台前後,在地數量佔多的亞美尼亞族遂發起了獨
立運動,並在亞美尼亞共和國的支持下,與亞塞拜然政府爆發了長達6年、死傷3萬的納戈
爾諾-卡拉巴赫戰爭。
儘管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戰火,在1994年暫時落幕,衝突區域也由亞美尼亞族實質掌控
;國際社會大多承認「亞塞拜然的宣稱主權」,亞塞拜然也就持續與亞美尼亞保持著一觸
即發的「戰略對峙」。儘管兩亞曾在2016年間爆發短暫的武裝衝突,但本回的塔烏茲砲戰
,則是自94年戰爭落幕後,雙方死傷層級最高、狀況也最為混亂的一次交火。
兩軍週日混亂開火後,雙方的戰損在14日達到高峰,特別是亞塞拜然陸軍少將——加西莫
夫將軍(Polad Gashimov)——在周二清晨遭亞美尼亞「發砲轟斃」後,憤怒的兩國更大
舉向邊境增兵,並在啟動武裝動員尋求「國際靠山」的支持。
像是亞美尼亞就隨即取得了俄羅斯外交的斡旋承諾,亞塞拜然則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與力
挺——之後聯合國與歐美各國也都對於高加索情勢表達關切,並經重重斡旋後讓交戰的兩
軍於週三達成「勉強休兵」,但短暫休戰只持續到週四清晨3點,邊境的砲戰就又重新展
開。
「(亞美尼亞)打來的砲彈落在我家院子裡,離我們住的房子不到10米...還好我的家人
們當時外出,否則飛來的橫禍,大概會讓我們一家死無葬身之地。」村莊落在衝突區內的
亞塞拜然農民庫斯古(Dondar Quscu)對《法新社》表示。
在當前的衝突中,死傷較多但軍隊規模是數倍以上的亞塞拜然,不斷譴責「亞美尼亞的越
境轟炸...無差別針對平民村落」;但亞美尼亞軍方卻以空拍圖反擊,指控亞塞拜然陸軍
「故意把火砲陣地部屬在城鎮周邊...意圖拿自己的百姓當『人肉盾牌』,陰謀騙取國際
同情」。
不過由於衝突的地區封閉在高加索內陸,此區原本就因「戰地前線」而重重管制,再加上
當前全球武漢肺炎的疫情失控流行,無力派遣團隊的各大國際媒體,因此也極難查核兩國
交戰的互控真相。因此究竟是誰先打誰?誰在真的派出大批部隊?是否真的要開打全面戰
爭?各方的咆哮叫陣也讓整場戰局更顯迷霧與混亂。
「如果亞美尼亞再繼續威脅我國平民,亞塞拜然軍隊也會相應地作出回應...。」然而停
火破局後,週三砲戰再添1人陣亡的亞塞拜然國防部,16日極帶挑釁地發出威脅:「我軍
精準的飛彈系統,絕對有能力打擊亞美尼亞西部的『梅薩默核能電廠』(Metsamor)!」
儘管亞塞拜然軍方隨後表示,攻擊梅薩默的威脅語意,並非要造成「核爆家園」式的輻射
浩劫,而是要精準地打擊並癱瘓亞梅尼亞賴以為繼的供電來源。但此一「轟炸核電廠」的
威脅,仍引發了亞美尼亞政府的強力譴責。雙方於是一邊火砲射擊,一邊大打輿論空戰。
然而為何在時此刻,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卻突然無端出手?儘管邊境問題一直都是兩國爭
議,但突如其來的戰禍升級,卻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困惑與擔憂。在眾多說法之中,除了
「機率性的擦槍走火」之外,多被懷疑的解答則是「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另一場代理人衝
突』」。
事實上,在「雙亞衝突」中,土耳其與俄羅斯因為「歷史與民族因素」,始終站在對立的
位置。因為在過去的沙俄時代,俄羅斯時常藉由亞美尼亞基督教徒來介入鄂圖曼土耳其的
內政;但一次大戰期間,對這層關係極感忌憚又怨恨的土耳其,卻對境內的亞美尼亞族發
動了大屠殺式的種族清洗,因此亞美尼亞與土耳其之後,就一直處於不共戴天的民族血仇。
與此同時,同樣信奉伊斯蘭教、且也是突厥民族的亞塞拜然人,則又因土耳其-亞美尼亞
的結怨對利,而與「敵人的敵人」土耳其密切交好。因此土俄雙亞之間,在過去30年間皆
抱持著微妙的戰略制衡與分派敵意。
亞塞拜然與土耳其媒體認為,本回的高加索砲戰事件,明顯是「俄國指使亞美尼亞的挑釁
之舉」,其背後的真正原因是為了「間接敲打土耳其」。相關意見分析,在過去半年以來
,土耳其與俄羅斯就已在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問題上各據山頭,環繞著地中海兩岸大
打「代理人爭霸」。之中,一度停火的敘利亞北境,近日已來又有重啟戰雲之勢;而利比
亞的狀況,則由土耳其駐外軍隊與俄羅斯傭兵團彼此拉鋸,整體狀況讓莫斯科當局很不耐
煩,這才有了增開戰場、在自家門前消耗土耳其對外精力的一手。
不過除此之外,俄羅斯方面的戰略考量,同時也與「天然氣戰略有關」。因為自今年5月
以來,土耳其就藉「管線維修」之名,暫停了俄國管線天然的進口,但此一作法卻讓與普
丁關係密切的「俄國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頗為惱怒。土方私下透露,這是因為俄方
開出的供氣價格彈性不足,在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格崩跌的同時,Gazprom給土耳其的條
件竟比美國液化天然氣、與土耳其積極投資亞塞拜然的「跨安那托利亞天然氣管線」來得
昂貴許多。
然而亞塞拜然與土耳其之間的天然氣管線,雖刻意繞過了亞美尼亞,但仍處於兩國的前線
衝突區。因此在對土耳其惱怒的同時,煽動戰爭影響供氣穩定與市場價格的作法,也才讓
土耳其當局高度懷疑是「莫斯科從中作祟」。
───────────────────────────────────────
阿塞拜疆總統不滿外長對與亞美尼亞衝突立場,將其解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99187
澎湃新聞/記者南博一
16日,阿塞拜疆總統伊力哈姆·阿利耶夫(Ilham Aliyev)解除了該國外長埃爾瑪·馬梅
迪亞羅夫(Elmar Mamedyarov)的職務。此前,阿利耶夫曾批評馬梅迪亞羅飛在近日阿塞
拜疆、亞美尼亞兩國衝突問題上的立場,指責馬梅迪亞羅夫做了「無謂的談判」。
據路透社16日報導,馬梅迪亞羅夫自2004年起一直擔任外交部長。路透社援引阿塞拜疆總
統令稱,前教育部長傑昆・貝拉莫夫(Jeikhun Bayramov)將接任外長職務。
12日,阿利耶夫在兩國衝突爆發後的政府會議上說:「外交部長在做什麼?他在哪裡?7
月12日事件發生後,我們所有人都在工作……我找不到他……不幸的是,最近我們的外交
工作配不上我們國家的成功發展。在某些情況下,它做的是毫無意義的工作,開展的是沒
有意義的談判。」
據澎湃新聞早前報導,自7月12日爆發衝突以來,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邊境局勢急劇惡化
,至今仍未恢復平靜,已造成十幾人死亡。這一輪新爆發的危機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衝突由來已久。兩國的衝突源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納卡
)的歸屬問題,該共和國人口主要由亞美尼亞人組成。1988年,行政上隸屬於阿塞拜疆的
納卡要求併入亞美尼亞,導致該州阿、亞兩族之間爆發武裝衝突。蘇聯解體後,阿、亞兩
國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了納卡及其周圍原屬阿塞拜疆的部分領土。
1994 年,雖然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比什凱克簽署了一項由俄羅斯斡旋的全面停火協定
,但至今兩國仍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多年來,兩國在納卡地區時有交火。據統計,
2015年雙方在納卡地區的零星交火和敵對行為接近3000次。2016年兩國發生了嚴重軍事衝
突,雙方數百名士兵死亡。
───────────────────────────────────────
大國協商28年無果,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邊境衝突重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98349
澎湃新聞/記者劉惠
自7月12日爆發衝突以來,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邊境局勢急劇惡化,至今仍未恢復平靜,
已造成十幾人死亡。這一輪新爆發的危機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15日,兩國邊境曾短暫進入停火狀態。據法新社巴庫7月15日報導,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
兩國防務部門官員表示,兩國邊境地區沒有發生新的衝突,局勢正趨於平穩。但據俄羅斯
衛星通訊社16日報導,兩國官員稱邊境衝突在15日短暫緩和後,於16日早上重新開始。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邊界領土矛盾由來已久,此輪衝突目前尚不清楚將如何收場。在這
兩個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背後,俄羅斯和土耳其也正在爭奪地區影響力。
邊界領土矛盾再次引發交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6日報導,亞美尼亞國防部新聞秘書斯捷潘尼揚當天通報稱,亞
阿邊境衝突重燃。據她的說法,阿塞拜疆分隊凌晨4時20分開始使用D-30榴彈砲砲擊兩個
村鎮,首次違反從7月15日午夜生效的停火機制。
阿塞拜疆國防部16日則稱,一晝夜來,亞美尼亞軍隊破壞停火規定,使用大口徑機槍、狙
擊槍和迫擊砲向前沿陣地射擊89次。
雙方衝突地點位於阿塞拜疆塔烏茲和亞美尼亞塔武什接壤地區,此地也與格魯吉亞相鄰,
且距存在歸屬問題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僅數百公里。
在蘇聯時期,納卡為阿塞拜疆的一個自治州,多數居民為亞美尼亞族人。1988年,納卡宣
布脫離阿塞拜疆,並要求併入亞美尼亞,這導致該州阿、亞兩族之間爆發武裝衝突。蘇聯
解體後,亞阿兩國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了納卡及其周圍原屬阿塞拜疆的部
分領土。1994年,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兩國達成停火協議。但實際上,兩國至今仍因納
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2016年,亞阿兩國也曾爆發類似近期出現的武裝衝突。這兩個前蘇
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此輪衝突始於7月12日,雙方在3天時間內至少有16人死亡。據兩國稱
,截至15日,阿塞拜疆有11名軍人(包含1名將軍)和一名平民在衝突中死亡,亞美尼亞
有4名軍人死亡。
美聯社報導指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軍隊經常發生衝突。當前的戰鬥似乎是自2016年
雙方爆發為期4天的交火併導致嚴重傷亡以來,敵對局勢最嚴重的升級。「今日俄羅斯」
(RT)報導稱,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兩國國防部門在12日分別發表聲明, 指責對方引挑
起了局勢升級。阿塞拜疆國防部12日稱,是亞美尼亞軍方襲擊了阿方陣地,造成阿塞拜疆
3名軍人死亡;亞美尼亞國防部當日則表示,是阿方軍隊試圖在火砲支持下奪取亞方一處
據點。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6日報導稱,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15日指責亞美尼亞為「法西斯
國家」,並表示阿塞拜疆人民已經厭倦了圍繞納卡地區展開毫無意義的談判。他還威脅要
武力奪回對納卡地區的控制權:「我們堅決維護阿塞拜疆的領土完整。」亞美尼亞則發誓
會粉碎任何軍事攻勢。
俄土「爭奪地緣政治影響力」
兩國之間的衝突立即引發了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反應。7月13日,據俄羅斯外交部透露,俄
外長拉夫羅夫已經與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兩國外長進行電話溝通,莫斯科希望巴庫和埃里
溫立即停火。在與兩國外長的交流時,拉夫羅夫呼籲阿塞拜疆、亞美尼亞考慮到「此前所
作的承諾」,聽從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的三個聯合主席國俄羅斯、美國和法國提出的建議
,雙方立即停火。俄羅斯願意繼續在兩國的對話中擔任調解人。
與俄羅斯的態度不同,土耳其表達了對阿塞拜疆的鮮明支持。在拉夫羅夫表態的同一天,
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要求亞美尼亞「立刻清醒過來」。他表示,無論土耳其政府還
是土耳其人民,都將站在阿塞拜疆一邊,土耳其全力支持阿塞拜疆。
法新社12日報導稱,兩國間如果爆發全面戰爭,可能蔓延至整個高加索地區,並令地區大
國捲入戰爭,包括亞美尼亞的軍事盟友俄羅斯,和阿塞拜疆的支持者土耳其。俄土兩國一
直在這個具有戰略性的地區爭奪地緣政治影響力。
13日晚些時候,阿塞拜疆駐俄羅斯大使巴拉德接受了俄羅斯媒體的採訪,這位外交官稱,
該國與亞美尼亞的邊界衝突可能擴大,發展為兩國全面敵對行動。
除了俄土兩國外,域外的美歐也發出呼籲。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15日表示,美國呼籲亞
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立即降級邊境局勢,恢復談判並停火。歐盟對外行動署7月14日在一份
聲明中說,歐盟敦促雙方停止武裝對抗,並立即採取措施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
1992年,在俄羅斯倡議下,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歐安組織的前身)成立了由12國組成的
明斯克小組,俄美法三國為該小組聯合主席國。自此,有關納卡問題的不同級別談判在明
斯克小組框架內陸續舉行,但談判至今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