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氣候危機:該不該放棄經濟增長?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10-18 23:51:54
標題: 氣候危機:該不該放棄經濟增長?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k0dJ
作者:Ruby Russell
對於主流經濟體而言,增長是核心目標,但環境污染、廢棄物以及氣候變遷成為經濟增長
的代價。有經濟學家提議,是時候採取截然不同的經濟模式。
(德國之聲中文網)
大約自20世紀中期起,各國開始採用國民生產總值(GDP)來衡量一個經濟體的成就。經
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百廢待興,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爭奪著全球主導地位。對於
當時的各國而言,GDP增長愈快速便代表經濟表現愈優異。經濟活動擴張的同時,人類使
用的能源與資源也隨之增加。
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使我們走上瘋狂擴大生產的道路,進而製造出更多廢棄物及污
染。GDP的增長伴隨著溫室氣體上升。各個經濟體日益富裕,環境也付出了重大代價。
如今氣候危機之嚴峻已令人無法忽視,越來越多人提出質疑,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是否能支
撐無限度的經濟增長。
零排放、GDP翻倍?
國佛蒙特大學生態經濟學家埃裡克松(Jon Erickson)表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
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提出了116個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2度C以下的情景分析,而這些情景
設定的是在2050年左右全球經濟將翻一番。
這些模擬情景不僅依賴於使用可再生能源,還需要採用目前尚未證實的技術來大規模提取
大氣中的碳。埃裡克松認為「完全不現實。他指出,報告中的所有模型以及IPCC委員會都
沒有去模擬全球經濟收縮、穩定甚至是下降的情景。「但這可能是唯一能有效降低溫室氣
體的現實情景。」
不難理解為何人們不願放棄持續增長的模式。若經濟活動減少,經濟將陷入衰退,進而導
致失業以及貧困。但提倡「去增長」的人士認為,事態的演變不會如此惡劣。
轉變思維
曾多次出書探討「去增長」問題的巴塞隆納自治大學經濟學家德馬裡亞(Federico Dema-
ria)表示,新古典經濟學派在近幾十年間一直主導著經濟論述,「從未檢視過如何在缺
乏增長的情況下管理經濟的相關問題。迄今探討的只有經濟為何增長、如何讓停滯的經濟
增長,或是如何讓經濟更快速增長,諸如此類的問題。」這甚至已成為那些經濟增長在近
幾十年放緩的富裕工業化經濟體眼中最緊迫問題。德馬裡亞直言:「主流經濟學家如今只
是致力於重新促進增長。」
另一方面,生態經濟學領域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在不引發經濟衰退負面後果的前提下,控
制經濟增長。
將經濟嵌入生態
新古典經濟學模型勾勒出的經濟是封閉式系統,即沒有材料或能源的投入,也沒有污染和
廢棄物的輸出。但生態經濟學家堅信,經濟與生態無法真正切割。畢竟若摧毀了滋養人類
的地球,經濟活動也會快速瓦解。
為了糾正錯誤,德馬里亞參與設計新型經濟模型,將排放以及資源等因素納入考量,同時
也針對社會平等、債務、赤字和貨幣體系進行研究,因為這些因素具有社會影響力,對於
繁榮與蕭條的循環起著關鍵作用。
德馬里亞表示:「生態宏觀經濟學的主要思想是將經濟嵌入環境中。第二個問題是,新古
典主義模型是不現實的。以金融危機為例,由於完全無法建模,他們無法預測到危機的到
來。所以不少中央銀行已經對生態宏觀經濟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去增長vs.綠色增長
但主流環保主義者仍然堅定擁護「綠色增長」的概念。IPCC、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大量
智庫以及多國政府都自信有能力讓經濟增長與生態影響「脫鉤」。包括德國在內的部分經
濟體在排放量趨於穩定甚至下降的同時實現經濟增長。
這樣的案例是否意味增長、排放以及資源利用之間的聯結被成功打破,抑或只是被弱化?
科學界對此展開激烈的辯論。提倡「去增長」的人士認為,目前只有富裕經濟體能實現增
長與生態的脫鉤,因為這樣的經濟體將製造業等高排放量產業外包至中國等地。縱觀全球
情況,經濟增長與生態仍密不可分。
IPCC所模擬的情景是將「綠色增長」建立在科技能力挽狂瀾的前提下:加強資源回收、可
再生能源轉型、改善技術效率減少能源消耗。綠色增長的支持者希望,全球經濟體能在不
犧牲環境的情況下擴張,並維持氣候穩定。
效率與需求的悖論
然而,科技的進步未必會帶來期望的結果。19世紀煤炭消耗量較低的發動機問世後,煤炭
用量並未下降。相反的,高效能創造出更高的利潤,產品價格下降同時拉抬需求量,煤炭
的使用不降反升。這種趨勢——所謂的「傑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始終存在,這
意味著效率的提高往往伴隨著反彈效應,抹煞了實際的節能效果。相同的效應也發生在資
源使用或是人力上;生產自動化反而造成需求量及製造量上升,並未給工人帶來更多空閒
時間。
在目標是無限擴張的系統中,勒緊褲腰帶的努力往往適得其反。但「去增長」的擁護者認
為,人們必須勒緊褲腰帶,而且結果不一定會如想像般痛苦。如果我們能扭轉經濟系統讓
經濟增長凌駕於人類及生態福祉之上的核心邏輯,將能改變人們「非買不可」以及不斷累
積物質財富的心態。
───────────────────────────────────────
農業轉型:氣候殺手變救星
https://p.dw.com/p/3k0bm
作者:Gero Rueter
全球農業活動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不過,改善了的耕作技術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提高土壤的肥力。此外,專家建議多吃蔬菜少吃肉,不僅有益健
康還能拯救地球。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土壤是氣候保護不可或缺的助力,因為土壤可以封存大量的碳,若土壤碳流失,碳會與空
氣中的氧氣結合為二氧化碳。其中的關鍵是土壤中的腐植層,它所儲存的碳量是大氣層中
二氧化碳數量的4倍。
富含養分的腐植層是疏鬆且顏色較深的土層,它是植物枯萎後由細菌、菌菇和蟲子分解所
產生。腐植層能促進植物生長,其儲存的碳量有助於氣候保護。
全球各地的天然草原和森林地區蘊含的腐植層遠高於耕地,濕地和沼澤地的腐植層比例尤
高。
但單一作物的農耕方式多年來造成腐植層流失,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因此增加。原因在於
,工業耕作方式會耗盡土壤並阻止腐植層新生。化學肥料雖能提高收成並減輕工作量,但
土壤中的腐殖含量卻越來越低。農民可以通過輪作以及混入植物殘體提高土壤肥力。過去
在農業初期,農民別無選擇只能使用自然技術,利用腐植層來確保收成量。
造成全球各地腐植層流失的另一個原因是耕地面積增加。由於肉品業不斷增長,人們開墾
出越來越多的耕地以供動物飼料種植。充滿腐植層的濕地、沼澤及草地被改為耕地,甚至
焚燒森林用於耕作。原本儲存在樹木及植物中的碳因此釋放入空氣中形成二氧化碳。工業
耕作手法導致腐植層逐年減少。
食品經濟佔碳排放總量31%
據聯合國統計,腐植層以及營養土壤的流失對全球糧食構成了極大威脅。政府間氣候變化
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每年腐植層及土壤的消失會在大氣中釋放約58億噸二氧化碳,
約佔全球11%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農業中的畜牧養殖、肥料、高耗能的人工肥料生產、殺
蟲劑、食品加工、包裝生產及運輸則會進一步排放溫室氣體。糧食生產導致的溫室氣體排
放佔全球總排放量約31%。
農業如何成為氣候救星?
為了阻止地球暖化,農業必須成為氣候中性的活動。科學計算顯示,這不僅可行,植物生
長甚至能吸收大氣中額外的二氧化碳。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針對土地使用及糧食安全提出建議,呼籲減少全球的牧場和耕
地面積,在世界各地重新造林並提高土壤的腐植比例。專家指出,重新造林後,處於生長
階段的森林每年可吸收36億噸二氧化碳。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的最新研究顯示
,腐植層的增加每年可封存20至50億噸的二氧化碳。
生物碳是另一種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木材、植物殘渣等有機物質能通過加熱、加壓、排
除氧氣而碳化並引入土壤中。過程中結合的碳可以在土壤裡保留數個世紀之久,並與腐植
層和細菌一起大幅提高土壤肥力。
據SWP的研究,若全球採用此技術,每年可額外吸收5到20億噸的二氧化碳。
有機耕種:未來農業的典範
工業化農業正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農業不止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也是全球物種滅
絕的主因。因此,許多領域都提出倡議,呼籲採用更好的農耕技術。歐盟推出的「農場到
餐桌戰略」(Farm to Fork Strategie)便是一例。
歐盟氣候保護委員提莫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該倡議的網頁上寫道:「生物多樣性
以及『從農場到餐桌』戰略是『綠色交易』的核心,也代表自然、糧食生產和生物多樣性
之間的全新、更和諧的相互關係。這畢竟攸關人類的健康與福祉。」
德國環境部有意減少大豆等飼料進口,以對氣候保護做出貢獻。一名發言人對德國之聲表
示:「為了減少大豆種植導致的雨林砍伐,應賦予區域性農產品生產以高得多的意義。」
有機農業是氣候及物種保護的優良典範。有機耕作採用腐植層為肥力來源,不使用合成肥
料和殺蟲劑,避免從海外進口動物飼料。
減少垃圾助力氣候保護
另一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是杜絕糧食浪費。聯合國農糧組織糧食損失和浪費項目負
責人羅爾(Rose Rolle)表示:「據估計,全球三分之一的糧食最終被扔進垃圾筒。」
每年約有13億噸糧食被浪費。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估計,每年因此會產生約36億噸二氧化
碳。
少吃肉奶製品有利於人類和地球
過去50年間,全球的肉製品產量翻了四番,種植大豆、玉米和小麥等飼料的耕地需求也因
此急劇提升。根據聯邦環境局的統計,全球約有71%的耕地被用於飼料種植,只有18%種植
糧食。為了保障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帶來的糧食需求,同時確保足夠的造林空間,專家呼籲
人們重新思考。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所長、柳葉刀-飲食委員會(EAT-Lancet Commission
)副主席羅克斯特羅姆(Johan Rockstrom)表示:「我們可以食用更多健康蔬菜,減少
肉類攝取。」《柳葉刀》在一份報告中敘述了健康及友善環境的飲食方式能帶來的改變。
報告中建議,每人每週平均食用約300克肉類(每年16公斤),奶製品攝取量每週630克(
每年33公斤)。目前北美、南美、歐洲和中國的肉類消費量比這個數字高出多達7倍。歐
洲和美國的奶製品消費量則高出建議數字近8倍。
羅克斯特羅姆指出:「有趣的是,只要採取以『彈性素食主義』為主的飲食方式,農作物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就能減半。調整飲食方式可以同時促進地球及人類的健康。」
───────────────────────────────────────
聯合國:氣候變化是是自然災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https://p.dw.com/p/3jot6
2000年以來,地球上自然災害數量幾乎翻番。聯合國的一份最新報告確認,氣候轉變是其
最大肇因。
(德國之聲中文網)
聯合國減少自然災害風險辦公室週一(10月12日)在日內瓦公佈一份報告指出,從2000年
到2019年20年間,全球記錄的較大規模自然災害共7348次,幾乎是1980至1999年記錄到的
自然災害的兩倍。
該機構稱,這些自然災害共導致123萬人喪生,經濟損失近3兆美元。鑑於尤其是眾多亞非
國家沒有提供相關經濟影響數據,實際損失當為更大。
報告指出,過去20年自然災害的最大部分源於風暴、乾旱和洪水,過去20年裡,僅這些形
式的自然災害數量就從從1980到1999年的3656次增加到了6681次。該機構主任水鳥真美(
Mami Mizutori)表示,「我們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製造毀滅。如果回顧一下過去20年的
災害,這是唯一可能的結論。」
她批評說,各國政府未做出足夠努力,減少氣候風險。她要求制定更佳戰略,做好應對危
險的準備。她說,聽從科學認知和早期警告,在預防、適應氣候轉變和救災儲備方面做相
應投資,至關重要。
作為比較,過去20年裡,自然災害造成的死者數量從此前的119萬增至123萬,而全球範圍
有40億人直接受災,明顯多於1980至1999年的325萬。根據該報告,受災最重的各大洲分
別是亞、美、非三州。其中,中、美兩國遭遇最多自然災害,其後依次為印度、菲律賓及
印尼。
該報告不涉及新冠大流行這樣的疫情。不過,水鳥真美主任強調,新冠病毒的全球擴散使
「各國政府和公眾注意到了我們所面臨的危險」。她補充說,克服疫情的努力必須是「綠
色的」,否則,「我們只會加速氣候緊急狀況的出現」。
凝煉、葉宣(德新社,路透社)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