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70年:多領域夥伴關係的發展
《歐洲研究》2019年第5期
http://www.cssn.cn/gjgxx/gj_ttxw/202011/t20201106_5212202.shtml
周弘,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學部主任
金玲,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
[內容提要]
70年來,作為兩大市場、兩大力量和兩大文明的中國與歐盟,既見證和參與了彼此的成長
與發展,也共同發展為世界重要的和平與發展力量,更是當今不確定世界的穩定力量。在
歷史發展進程中,中歐關係雖因發展階段、制度和歷史的不同呈現出非對稱性和複雜性,
但共同的戰略利益、巨大的經濟紐帶以及共同的對話精神,仍是密切中歐關係的驅動力。
百年未有之變局下,中歐關係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但在過去70年成就和經驗啟示基礎
上,中歐能夠繼續把握戰略共識、強化經濟紐帶,共同堅持"命運共同體"理念,建設好中
歐四大夥伴關係。
過去70年,中國和歐盟兩大國際力量在經歷了各自滄桑巨變的同時見證了雙方關係的長期
磨合和日漸成熟,經歷了合作領域的不斷擴大、夥伴關係的日益深入,以及相互瞭解的日
趨全面。中國經過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艱難探索和40餘年的改革開放,成長為世界第二大
經濟體,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歐洲從戰後的廢墟上創造了和平與繁榮
的一體化模式,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亦是國際舞台
上一支重要力量。
作為兩大市場、兩大力量和兩大文明,中國和歐盟關係的發展和變化,對中歐各自的發展
、改革和轉型都是不可或缺的外部資源。在多邊舞台上,中歐攜手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
革,聯合打擊索馬里海盜,共同推動《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的持續以及聯合國"可持續發
展目標"的通過。中歐之間的合作關係也影響了國際格局的演變。
由於歐盟是一支特殊的、超國家與國家間方式並存的經濟和政治力量,而中國是一個快速
發展的發展中大國,兩者在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中國與歐盟之間的關
係兼具多邊、雙邊和多層次的性質。廣義的中歐關係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關係,中國和歐
盟機構、中國和歐盟次區域合作以及中國與成員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不同層級的中歐關係
不是簡單的相互疊加,而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關係體系。"無論從內涵、外延、方式和結構
上看,其複雜和豐富程度都遠遠超過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中俄關係等大國雙邊關係。"
此外,中國和歐盟關係又因為各自的發展階段,以及政治制度、歷史文化傳統和治理體系
的不同而呈現明顯的非對稱性和複雜性。同時,中國和歐盟都在經歷快速的變化和轉型,
因此,這對關係也處於不斷變化中。
一 、建立外交關係:突破冷戰格局
1949-1951年間,中國與當時的社會主義東歐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1964年,中法衝破美
國的封鎖建立外交關係。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大批西歐國家相繼與
中國建交。1975年,中國與當時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從新中國成立到
70年代初,中歐關係主要圍繞著建交這個核心問題而展開。"弗朗西斯·施耐德教授將
1949-1975年間中國和歐洲的關係定位為"新中國和新歐洲"之間建立外交關係的階段。新
中國之所以新,是因為中國前所未有地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歐
洲之所以新,是因為歐洲史無前例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治理制度體系。兩者之間的關係,
從性質到內容,都是嶄新的。
冷戰體系決定最初的中歐關係是"東西歐分野"的。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雖然聲
明願同"任何外國政府"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上談判建立外交關係"。但
在冷戰背景下,中國最初的對歐關係受制於兩極格局,只能採取"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選擇
,將歐洲分為"東歐"與"西歐"兩個部分。新中國成立伊始,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八個東歐
國家就相繼承認新中國並與中國建交。隨後,新中國又與保持政治和軍事獨立的北歐國家
以及瑞士建立了外交關係。一些東歐國家,如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此後在中國
抗美援朝以及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等問題上都給予中國積極的支持。
中法建交是冷戰夾縫中的中歐關係的戰略性突破。冷戰限制了西歐各國的外交自主權,多
數西歐國家或出於意識形態原因,或出於美國的戰略威懾,拒絕承認新中國。但是,20世
紀60年代"相同的國際環境、國內政策需要和政治願望"促使中法通過一系列的會談,於
1964年1月建立了外交關係。中法兩國超越意識形態和制度差異,做出建交的戰略選擇,
既是各自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反映,也是雙方共同反對美蘇霸權的戰略共識的結果。1964
年,關於"中法建交達成協議"的《通報》指出,從戰略的角度觀察,"同法建交對我有利
。這不僅直接打擊了美帝,加深了帝國主義間的矛盾,也打擊了蘇修的美蘇合作解決世界
問題的陰謀"。對於中法建交的歷史性選擇,法國前駐華大使艾蒂安·馬納克曾表示:"法
中兩國各自通過自主的思考,同意採取獨立措施確保本國防務。這首先是各民族自己的事
情,只有形成第三種力量或大國集團,其安全才能獲得保障"。顯然,中法建交體現了雙
方反對美蘇霸權的理念。
中法建交意義深刻而影響久遠,不僅在西方對中國的封鎖牆上打開了一個缺口,而且為20
世紀70年代西歐各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定下基調,包括有關"一個中國"的立場以及對台
灣地位問題的明確表態。中法建交也標誌著"一邊倒"外交政策的結束。此後,毛澤東主席
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認為東歐和西歐在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中均屬於"第二世界",
都是可以爭取或聯合的力量。法國前駐華大使馬納克曾評論說:"1964年中法建交表面上
反響並不強烈。但是,在這一表象背後卻孕育著歷史進程上的飛躍……它是正義發出的一
個帶有強制性的信號,迫使兩個超級大國就範。從這一意義上說,1964年為1972年做了準
備。"
基辛格秘密訪華之後,西歐國家快速調整戰略,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70-1973年
間,除葡萄牙和愛爾蘭外,所有的西歐國家都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同時中國與英國以
及荷蘭的代辦級關係也升級為大使級關係。在冷戰背景下,一些西歐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
脫離了西方陣營,轉而支持中國的立場,這是中國對歐外交的重大成就。此外,中國關於
主權完整和"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主張被寫進了與西歐國家的建交聲明,
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基本原則,體現了中國對歐政策原則性和務實性的有效結合。
二、中國改革開放:為中歐關係提供動力
1975年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交,為中歐拓展並深化經貿領域裡的合作鋪平了道路。中
國改革開放後形成的巨大市場潛力吸納了大量的歐洲的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而來自
中國的需求也推動了歐洲的快速發展。隨著歐洲一體化的深化,歐洲的市場不斷擴大,中
國的市場潛力也引起歐洲日益密切的關注。1980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給予中國普遍優惠制
待遇,進一步促進了中歐之間經濟貿易關係的發展。中國與歐共體成員國雙邊貿易額從
1975年的24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403.4億美元。不僅中歐之間的貿易量呈現幾十倍增長
,貿易的質量也日益提升,集中表現在中國出口商品結構中製成品的比例不斷上升,
1985-1995年間從50%增至86%。此外,雙方的信貸和投資合作也加速展開,一批歐洲企業
落戶中國,在促進中國就業和技術更新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回報。
隨著1975年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中歐關係具有了超越成員國雙邊關
係的"雙層結構"特徵。在不同的結構層面,形成了不同的中歐關係規範。1978年,中國與
歐洲經濟共同體在後者享有權能的對外貿易領域裡簽署了一般性貿易協定,成立了中國/
歐洲經濟共同體混合委員會,以解決遺留的具體問題並最終促成了1985年中歐貿易和經濟
合作協議的簽署。在科技領域內,雙方於1981年開始合作,並於1991年成立中歐科技合作
工作組。
此後,伴隨著歐洲一體化的深化和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中歐關係日益走向全面和立
體。在戰略和政治層面上,中歐之間出現了相互借重的趨勢。"珍寶島事件"後,中蘇關係
全面破裂,反對蘇聯霸權成為中國外交的首要目標,中歐在共同反對蘇聯霸權方面的共識
顯著上升。"這一時期的中歐關係基本上沿著反對蘇聯霸權主義和經濟合作兩條主線展開
,但反霸是第一位的。"在此背景下,中國看到日益聯合的歐洲是可以平衡美蘇霸權的重
要力量。對此,鄧小平在1975年訪問法國時曾明確表示:"我們中法兩國都不希望發生戰
爭,但是人家要稱霸世界、要打,你怎麼辦?……美蘇要稱霸,不征服歐洲是不行的。我
們認為歐洲的政治作用、經濟、軍事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同樣,面對蘇聯威脅,歐洲也
認為與中國發展關係可以制衡蘇聯的影響。正是在上述戰略共識下,中國與西歐主要國家
幾乎全部實現了高層互訪,並與部分國家確立了政治磋商機制,雙方政治互信增強,在許
多重大國際問題上形成相似的看法。中國和歐洲經濟共同體於1980年舉行了第一次立法機
構會議,1984年舉行了首次部長級政治磋商。
三、中歐關係的蜜月期:1995-2005年
20世紀90年代初,中歐雙方克服了意識形態的干擾,開啟了雙邊關係發展最為順利和平穩
的階段,被一些學者稱為中歐關係的"蜜月期"。自1992年鄧小平南行訪談以後,中國明確
了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改革開放進程向縱深全面發展。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
織,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同期的歐盟也經歷了一體化進程中最快速發展的時代。歐
元問世後,歐盟實現了歷史性東擴。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開放的中國和一體化不斷深
化的歐盟相互依賴不斷加強,"成為不穩定世界中的穩定性源泉"。
在1995年出台了第一份對華政策溝通文件後的近10年中,歐盟一直重視與中國發展超越經
貿關係並具有國際政治與安全維度的雙邊關係,提出希望加強與中國在地區和國際重大問
題上的合作,以應對全球性挑戰。在1995年的對華政策文件中,歐盟基於中國的經濟發展
和政治影響態勢,做出了致力於長遠、具有全局性的對華政策定位:"歐盟必須有長期對
華政策,反映中國在世界和地區範圍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中歐關係必將是歐洲在亞洲和
全球範圍內對外關係的基石。"2003年歐盟出台的文件《成熟的夥伴關係:歐盟中國關係
中的共同利益與挑戰》更是明確了雙方夥伴關係中的全球戰略維度。該文件開篇即指出:
"中歐作為戰略夥伴在保護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平與穩定等問題上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加
。中歐雙方在很多全球治理問題上的利益重合。"文件還將推動全球治理中的共同責任作
為未來中歐關係的首要目標,突出中歐關係的"全面戰略特徵"。同年,中國出台了第一份
對歐政策文件,指出中歐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雙方共同點遠超過分歧,中國致力於發
展中歐長期穩定的全面夥伴關係。
日益密切的經貿合作成為雙方關係深化的內在動力,也是中歐關係的穩定器。隨著歐盟統
一大市場的建立以及中國不斷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歐均將對方視為世界經濟舞台上重要
的合作夥伴,雙邊經貿合作不斷深化。2004年,擴大後的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雙邊貿易額達1773億美元,是中歐建交時的74倍。歐盟還是中國第一大技術供應方和重要
的外資來源地。到2004年年底,中國從歐盟累計引進技術19008項,合同金額809億美元。
歐盟在華投資累計設立企業19738家,合同外資金額754億美元,實際投入425億美元。歐
盟許多大型跨國企業積極參與中國重大項目建設,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同
時歐盟企業也從中國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中國成為歐盟的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
伴,中歐之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中國和歐盟深入廣泛的經濟貿易合作必然溢出到其他許多領域,繼而形成全方位、寬領域
和多層次合作的格局。雙方除了將此前的政治磋商機制升級為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外,還
在能源、科技、氣候變化、文化交流等領域建立了相應的合作和對話機制。其中值得一提
的是2003年中歐雙方簽署的"伽利略計畫"合作協定。該協定曾經是雙方合作夥伴關係的戰
略性突破。隨著中歐合作的不斷深入,歐盟與中國的對話機制和平台涉及各個層面,涵蓋
了諸如知識產權、衛生標準、競爭政策、產業政策和人力資源開發等具體的功能領域,由
此形成了連接中國和歐盟的跨行業、跨部門、多層次的聯絡機制與交往規則。
由於歐盟特殊的多層治理體系,對外關係的諸多權能仍在成員國手中,中國與成員國的雙
邊關係仍是中歐關係的基礎,雙邊關係與中國和歐盟整體之間的關係相互補充和促進,各
自在構建中歐關係中發揮獨特的作用。隨著中歐關係的深化,中國與成員國之間的全方位
合作也不斷擴大和成熟。梳理同期中國與歐盟主要成員國之間的關係,不難發現其在定位
、優先領域和合作機制等諸多方面與中國-歐盟關係的發展進程展現了高度一致性。例如
,中國與歐盟2003年明確戰略夥伴關係定位之後,英、法、德三大國均在2004年與中國明
確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定位。
四、調整和轉型:中歐相互調適期
以2006年歐盟第六份對華政策文件為標誌,中歐關係開始了轉型和調整,並開始"走向複
雜化"。"複雜化",是指轉型過程中的利益重合與競爭、制度磨合與衝突、觀念差異與融
合犬牙交錯,使中歐關係呈現紛繁複雜的局面。轉型期間,歐盟出台一系列對華政策文件
,不僅試圖討論中國在歐盟對外戰略中的定位,而且對華戰略信任屢次出現反覆,並在意
識形態問題上不斷搖擺。其間,中國方面根據變化的形勢,調適其對歐政策,積極主動引
領中歐關係走向廣泛和深入。
在2006年歐盟對華的第六份政策文件中,歐盟已明顯更多地從"競爭對手"的角度理解中歐
關係。此後,歐盟內部開啟了對中歐戰略夥伴關係的廣泛辯論。2010年12月,時任歐盟外
交事務高級代表的阿什頓在對歐盟與其主要戰略夥伴之間關係進行評估時,將"更加公平
和自由的市場准入"作為歐盟對華戰略的首選目標,戰略夥伴的內涵明顯收窄。但歐盟在
其2016年《對華新戰略要素》文件中又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華"戰略夥伴"定位的回歸,強
調中歐在多邊、對外政策領域的合作,並明確歐盟是中國"改革的夥伴"。儘管如此,歐盟
並沒有結束在對華關係定位問題上的搖擺。2019年3月,歐盟在其《中國和歐洲:戰略前
景》文件中對中國進行了多重定位,認為中國是合作和談判夥伴的同時,也是經濟競爭者
,並首次提出中國是歐盟在治理領域裡的制度性對手。
歐盟在其對華戰略定位不斷搖擺的同時,對華戰略疑慮上升。歐盟不認同以中國為代表的
新興力量在全球秩序體系中發揮作用的方式,認為其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構成挑戰,侵
蝕了"歐洲模式"的影響力,還認為"新興力量不斷崛起,與傳統力量之間圍繞規則、秩序
和利益的競爭會再次導致權力政治主導的局面,與歐盟主導的以規則為基礎的有效多邊主
義理念背道而馳"。上述認知導致歐盟對中國一系列對外政策舉措,尤其是"一帶一路"倡
議持有疑慮,認為這些舉措都是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是在全球輸出"中國模式"。由此延
伸,歐盟對中國在歐的日益主動性外交也存在戰略誤讀,認為中國-中東歐合作是在歐洲
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是在通過經濟影響力施加政治影響,削弱歐盟的團結。
歐盟對華政策還顯示出"再意識形態化"的趨勢。2008-2010年,中歐關係多次受到意識形
態分歧的影響。2010年,歐盟對華進行戰略評估後認為自己"很難改變中國社會"。此後,
歐盟對華政策一度進入務實合作的時期,意識形態色彩淡化。但是,由於近年來中歐各自
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在競爭性思維和多重內部利益的壓力下,歐盟重申價值觀在歐盟對
華政策中的核心地位,意識形態因素再次凸顯。2016年,歐盟在時隔10年以後出台的對華
政策文件中花大量篇幅指責中國國內的人權狀況,表示:"保護人權將繼續是歐盟與中國
接觸的核心"。2019年3月,在缺乏對於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瞭解的情況下,歐盟將
中國簡單地定義為"制度性對手",突出雙方在治理模式上的差異,認為"中國人權形勢惡
化,尤其是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等方面",表示"中歐在人權問題上的有效接觸將是判定
雙邊關係質量的重要方面"。
與歐盟對華定位搖擺、戰略疑慮上升等表現不同,中國一直堅持中歐戰略夥伴關係定位不
動搖,積極拓展中歐戰略夥伴關係的廣度和深度,致力於豐富其內涵。2014年,國家主席
習近平首次訪問歐盟總部時強調要從戰略高度看待中歐關係,將中歐兩大力量、兩大市場
、兩大文明結合起來,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為中歐合作
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從而引領中歐關係向縱深發展。
在中歐關係轉型階段,中國對歐合作更加主動和積極,不斷提出新的合作倡議,拓寬合作
平台。2012年啟動的中國-中東歐"16+1合作",作為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上豐
富了中歐合作的層次,為中歐關係注入了新動力。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
倡議,也為中歐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中
歐之間的互聯互通顯著加強,雙方在資金和金融領域內的合作不斷加速,第三方市場合作
應運而生。2019年3月,中國通過第一部《外商投資法》,進一步傳達中國堅持擴大對外
開放的決心和努力。當前,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顯著加速,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
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主動擴大進口等。這些舉措正在推動中
歐務實合作關係進一步深入。
中歐關係轉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轉型期內,雙方共同的戰略利益以及相互依賴仍是
雙邊關係的堅強紐帶,能夠有力掌控制度和文化非對稱性帶來的"漸行漸遠"態勢。調整期
內中歐關係的基本動力沒有改變,中歐雙方在各領域內的合作仍呈深化態勢,中歐雙方戰
略倚重和合作需求的清單還在不斷增加,已從最初共同致力於聯合國改革、協調應對地區
衝突等具體議題,擴展至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國際秩序和全球共同性挑戰等事關國際和平與
發展的全局性問題。中歐合作機制更趨完善,領域不斷擴大。在領導人會晤機制的引領下
,中歐之間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相繼建立了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機制、高級別戰略對
話機制和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確立了中歐關係的三大合作支柱。這些機制的存在對
於增進中歐多領域合作關係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五、從"四大夥伴關係"的角度重新審視中歐關係
中歐關係70年的歷史演變,既打上了不同歷史時代的深刻烙印,也反映出中歐關係的多面
性和多層性,更展現出中歐之間從戰略共識到利益依存,從改革互動到人文聯通,全面、
深入、多層次、多領域的豐富的全景圖。這一局面的形成有賴於中歐雙方數十年的共同努
力,習近平主席將此概括為中歐"四大夥伴關係"。在美國要求歐洲在對華政策上向自己看
齊的巨大壓力下,中歐"四大夥伴關係"仍然根據不同領域裡的不同發展規律和發展速度保
持著向前發展的態勢。
(一)和平夥伴關係:維護世界穩定
作為和平力量,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戰後世界和平貢獻了正能量。20
世紀50年代,中國同印度和緬甸共同推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70年來,中國積極加入多邊軍控、裁軍和防擴散體系,推動通過和平談判手段解決國際
爭端,在伊朗核協議和朝鮮核談判過程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使命
,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
體理念、新型大國關係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均顯示了中國謀求世界和平的誠意和努力。
致力於歐洲一體化和平進程的歐盟亦是一支重要的和平力量。即使是在冷戰格局下,毛澤
東主席也看到了東歐國家反對蘇聯霸權、西歐國家聯合自強,以及兩者對美蘇霸權的牽製
作用,並用"中間地帶"來定義東西歐洲,認為歐洲是和平的力量。鄧小平進一步解釋道:
"為什麼說歐洲是和平力量呢?因為歐洲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戰爭一旦打起來
,首先受害的將是歐洲"。在此基礎上,鄧小平對國際形勢做出"將長期保持和平"的戰略
判斷,並從戰略高度明確了長期對歐政策原則,提出:"我們確定的政策是同歐洲,包括
西歐和東歐,發展友好合作關係。這不僅是立足於中國自身的發展,也是為了維護世界和
平"。冷戰結束後,歐盟作為日益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發展其"軟實力"和"民事力量",
主張通過多邊主義以及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地區熱點問題。有鑑於此,2013年11月,習近
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歐盟領導人時再次強調說: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
合體,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
作為兩大和平力量,中歐理應攜起手來,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廣泛合作。當前國際形勢和
國際秩序複雜多變,挑戰接踵而至,中歐之間如不能放下局部分歧,共同承接責任、應對
挑戰,世界將會進一步滑向失序狀態。在2019年中歐第21次會晤雙方共同發表的峰會聯合
聲明中,中歐雙方就一系列全球治理和地區性議題發表了政策共識和合作意願,包括在世
貿組織改革方面的合作、對落實《巴黎協定》的承諾、共同維護伊朗核協議、協調阿富汗
進程以及支持非洲發展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等,中歐的合作正在為不穩定的世
界提供穩定性。
(二)增長夥伴關係:推動共同發展
歐盟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歐在各自的發展進程中相互借重
和依賴,相互提供發展機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性增長關係。即使是在中
歐經貿摩擦和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歐雙邊貿易仍然從2006年的2727億美元增至2018
年的6821億美元。雙邊貿易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和服務貿易領域的貿易比重持續上升。
在歐盟抬高中國對歐投資門檻的條件下,投資仍然呈現雙向快速擴張。歐盟企業對華投資
存量從2010年年底的732.6億美元上升至2017年年底的1190億美元。2018年,歐盟28國對
華投資新設立企業2499家,同比增長33.4%,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18.6億美元,同比增長
35%。同期中國對歐盟投資存量也從2010年年底的125億美元增至2017年年底的850億美元
。中國的經濟發展為歐洲提供了廣闊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對歐洲經濟穩定與就業保障發揮
了重要作用。歐盟是外向型經濟體,每10億歐元的歐盟出口可產生1.4萬個就業崗位。對
華貿易的連年增長確保了歐盟相關就業的增長。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也牢牢地吸引了歐盟
投資商。早在1995年第一份歐盟對華政策文件中,歐盟就意識到中國對於歐盟產業發展的
重要性,提出"為了使歐洲企業具有全球競爭力,我們必須進入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
歐洲企業在中國的積極存在是關鍵"這樣具有遠見的戰略判斷。2016年,在中歐經貿競爭
凸顯的背景下,歐盟仍表示:"歐盟的繁榮與中國的可持續增長相聯繫。歐盟因此是中國
經濟和治理改革的重要利益攸關方。"在歐洲近幾十年的發展中,中國因素沒有缺席。
中國同樣需要歐盟。在過去的40餘年中,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
對象和經貿合作的主要夥伴。近些年來,通過"16+1合作",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濟貿易
關係迅速發展,惠及雙方。歐盟不僅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還是中國的第一大技術來源
地,來自歐洲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對於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也
是不可或缺的。來自歐洲的信貸、技術、經營方式和市場經驗帶動了中國許多行業的更新
換代,並推動了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市場。
近年來,中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為歐洲企業在華投資創造了更多更好的條件,越來越多
的歐洲企業有望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程的不斷加速,
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新能源、智慧城市、醫療衛生、科技創新、金融治理等新的合作領
域正不斷擴展和豐富中歐經貿合作的內容和層次。絲路基金與歐洲投資基金已正式設立中
歐基金,致力於推動中國和歐洲企業的合作,發揮協同效應並形成價值增值。
中歐增長夥伴關係惠及第三方,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歐盟的"歐
亞互聯互通戰略"為中歐與第三方開展合作提供了機遇,成為中歐增長夥伴關係的新活力
。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援助資金提供方,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展經驗分
享者,正積極推動發展合作對話、協商與合作。當前,第三方市場合作已成為中歐共建"
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中國已與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等歐盟國家建立了第
三方合作機制。第三方市場合作可以將中國的優勢產能、裝備和工程建設能力與歐洲的核
心技術裝備優勢和市場管理經驗相結合,同時與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需求對接,
推動超越雙邊的經貿合作,實現多方共贏的發展夥伴關係。
(三)改革夥伴關係:促進經驗共享
過去數十年中,歐洲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夥伴。歐洲企業廣泛參與了中國的改革進程,
並享受到中國的改革紅利。來自歐洲的專家也深入研判了中國的改革政策,並且與中國分
享歐洲市場和管理改革的理念和經驗。近年來,歐洲也從中國的發展經驗中獲得越來越多
的啟示。中國和歐洲雖然發展階段不同,但都面臨著綠色經濟轉型、社會包容創新、應對
老齡社會等類似的挑戰。歐洲認同其作為中國"改革夥伴"的定位,中國亦"願與歐盟一道
,將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與歐盟自我變革和調整之路更緊密結合起來,借鑑彼此改革
經驗,分享彼此改革紅利,共同提高改革與治理水平"。
在改革合作的過程中,中歐之間形成了多層次、複雜化和網絡化的合作局面,包括60多個
部級對話機制,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高層政治層面,也包括
了諸如知識產權、衛生標準、競爭政策、產業政策、人力資源開發、社會保障、氣候變化
和能源轉型等具體的功能領域,是雙方改革夥伴關係的充分體現。在功能領域的對話機制
中,中歐一直通過務實的合作項目,賦予改革夥伴以實質內涵。以2006年啟動的多輪中國
-歐盟社會保障項目為例,該合作項目通過研討會、培訓班、出國考察和項目試點等多種
形式的交流,"從多個角度支持和配合了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對中國社會保障事業
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廣闊的領域裡,雙方的改革互動使得中歐關係日趨豐富深入,綠色經濟、科技創新、金
融治理以及城鎮化等成為中歐改革夥伴關係新的增長點。雙方在碳市場、環境治理、綠色
科技、綠色金融等領域內的經驗共享和互利合作的重要性凸顯。創新發展是中歐共同的目
標,中歐正在創新合作對話機制下,尋求科技發展規劃的對接,致力於聯合制定面向未來
的中歐科研創新合作路線圖,並就知識產權保護、中小企業創新、標準化、科研倫理等多
項改革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創新合作的最佳實踐。在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方面,雙方合作
參與主體更加多元,政府間、企業間圍繞城鎮化領域的合作不斷拓展,中歐分享彼此的市
場、技術和經驗,在智能城市、節能環保、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合作已顯成效,目前,結對
子城市/項目累計30個,示範區有4家。
中歐改革夥伴還具有超越雙邊合作的維度,雙方合作推動全球治理改革是中歐改革夥伴的
重要內容。金融危機爆發後,中歐共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
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代表權。在氣候變化領域內,美國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後
,中歐攜手展現領導力。中歐還共同設立了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工作組,聯手推動世界貿易
組織的改革工作。在單邊主義威脅的背景下,中歐可以共同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朝著更加公
平、公正和平衡的方向發展。
(四)文明夥伴關係:架設溝通橋樑
中歐作為東西方文化的發祥地,文明發展歷史悠長,文化各具特色。因此,在這方面,中
歐關係既有歷史積澱,也面臨相互缺乏深層理解的難題。無論從歷史看,還是在當今時代
,中歐雙方都曾努力去尋找、接觸、溝通對方,在中歐之間出現了"絲綢之路"現象。從當
代的角度看,20世紀90年代,歐盟出台對華政策文件,積極參與亞歐會議,設立中歐高等
教育合作項目,意圖都是更加廣泛地接觸中國和亞洲,並希望中國更加理解歐盟。在中歐
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下,通過多樣的文明對話與人文活動,中歐文明溝通渠道更加豐富。
自2011年以來,中國與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相繼建立了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
制或文化合作機制。2012年,中國與歐盟也建立了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截至目前,
中國已在11個歐盟國家設立了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法國、德國、西班牙、丹麥、匈牙利等
多國也在華開設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已成為雙方人民瞭解彼此生活、認知彼此文化的重要
平台。此外,教育交流合作與旅遊合作也日益密切,成為構建文明之橋的重要力量。中歐
互派留學生、互認學歷、組織官員研修、提供獎學金等項目日益豐富。2018年中國赴歐盟
國家留學人員總數約為16.1萬,歐盟國家共有約4.7萬人來華留學,中國在歐留學生遠遠
超過了在美留學生。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是中歐同時參與城市最多、覆蓋範圍最廣的
雙向旅遊宣傳推廣活動。歐洲旅遊委員會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赴歐旅遊人
數同比增長5.1%。
中歐文明夥伴關係需要很長的時間、更大的努力和更深的合作來培育。文明交流形式的多
樣性和交流渠道的廣泛性只是為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瞭解提供了外在條件。真正的相互理
解需要從人類命運的角度形成價值認同,如堅持和平、追求發展以及保護環境等。實現這
些價值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努力的方向是共同的。中歐文化不同,但都主張文化的
多樣性和包容性,中國的"和而不同"與歐洲的"多樣性統一"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和歐洲
各自平衡和包容差異性、尋求並推進共同性的努力,是中國和歐盟的成功秘籍之一。歐洲
統一的先賢們提出的"共同體"理念以"共擔責任、共享利益"為主旨,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是中歐文明殊途同歸的標誌,也是需要持續推進的方向
。
六、中歐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中國和歐洲之間的交往越過千年,但近70年來中歐關係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廣度和深度
前所未有,遇到的問題也必然是前所未有。認識中歐關係的全局與特性,不僅對於發展中
歐關係至關重要,對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增長以及保障人民福祉也至關重要。
由於四種夥伴關係的發展規律不同、發展動力不同以及發展方式不同,中歐雙方對於這四
組關係的認識也有差異。片面地以一種關係替代另一種關係是不可取的。從戰略高度把握
差異、凝聚共識才能確保中歐關係的穩定大局。中歐關係能夠循序漸進發展的前提是:中
歐將對方視為戰略夥伴而非戰略對手。中國最高領導人"支持建立一個強大的團結的歐洲"
的戰略方針,以及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出發,在對歐盟外交中包容分歧、爭取對話與合作
的政策是其他各組夥伴關係的關鍵和前提。歐洲對華政策的起伏進一步表明,什麼時候從
戰略的高度看待中歐關係,相互把對方作為夥伴而非對手,雙邊關係的大局就能穩定,並
能推動中歐關係走向縱深,也使得商業的推動力活躍起來,使人員的交流頻繁起來,使文
化的溝通順暢起來,使多邊合作變得更為有效。
共贏的經貿合作是中歐關係發展的根本動力。中歐經貿關係以廣闊的世界市場為舞台,以
對方的資源為資源,在合作的過程中雖幾經中歐政治關係的起伏,但總能保持上升態勢,
成為中歐關係的"穩定器"。順應經濟發展的規律,革新經貿合作的規章制度,促進中歐雙
方的經濟增長和就業保障,其效應將不僅停留在經濟和數量層面上,而勢必外溢到其他合
作領域,實質性地推動中歐經濟、社會與技術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相互尊重核心利益、求同存異應是中歐關係的基本前提,敬畏歷史和尊重特性原本就是外
交者的基本素質。"作為夥伴的中國和歐盟,存在多方面、多層次的不對稱性。不同的社
會性質、發展階段和文化歷史使中國和歐盟在發展延伸的過程中產生多重錯位和誤解。"
接受這些差異,瞭解這些誤解,是求同存異的前提,是積極溝通的前提,也是防止誤解外
溢的前提。中國從不會對英國脫歐、加泰羅尼亞獨立等歐盟內部問題指手畫腳,更不會參
與其中、推波助瀾。同理,在中歐關係中也完全不應有"台獨""港獨""藏獨"和"疆獨"的地
位。
由於中歐四種夥伴關係並非同速發展,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中歐關係仍將處於相互調
適期。在調整期中呈現出戰略需求上升與戰略互信不足的矛盾,在經濟貿易領域內存在競
合併存、務實態度與認知錯誤反向發展的特徵,在文化領域裡出現深層理解欠缺和再意識
形態化的現象,中歐改革夥伴關係面臨在各個領域中改革合作不足的難題。儘管如此,中
歐作為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和兩大文明,依託70年合作的基礎和經驗教訓,仍具有強烈的
戰略共識與合作意願,具有發展夥伴關係的堅實的內在動力。中歐之間需要更加深入地對
話交流和相互理解,更加求真務實地推進合作事業,在國際秩序面臨重塑、多邊主義陷入
危機、全球性發展和安全挑戰日趨嚴峻的背景下,中歐應當通過加強合作,承擔起時代使
命,造福於中歐人民和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