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誰殺死了美國中年白人?

作者: kwei (光影)   2021-01-13 03:13:23
誰殺死了美國中年白人?
https://www.guancha.cn/AnneCase/2021_01_04_576676_s.shtml
Anne Case,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Angus Deaton,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導讀]
2020年12月15日晚,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中國新聞週刊》、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北大國發院共同主辦首期【學觀中西】欄目,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北大國發
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和公共事務榮休教授、美國國家科學
院院士安妮·凱斯(Anne Case),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和
國際事務講席教授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分別從中美不同的視角,深度剖析經濟
發展、醫療衛生體制與國民健康之間的關係,並在國務院參事、前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
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教授主持下進行深度對話。本文根據兩位美國教授的演講整理。
首先感謝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成功將"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絕望之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這本書在2020年出版,並組織這場討論。
這本書源於我和安格斯·迪頓自2015年起合寫的一系列論文和共同研究成果。其次也感謝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這一研究的支持。
今天大家都在討論新冠疫情,其實在此之前,美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群其生活得已經
捉襟見肘。這部分人的年齡在25-64歲之間,佔到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所以他們代表著
大多數美國人的現狀。
書中我們記錄了美國這部分人群的絕望和高死亡率,並對這一現象背後的根本性原因進行
了深入討論。
我們研究這個問題的背景是:縱觀20世紀,你會發現人類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取得了長足進
步。這裡的死亡率指的是每10萬人中的死亡人數,或面臨死亡風險的人數。數據顯示,在
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裡,45到54歲的白人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從每10萬人死亡1500人下
降到了本世紀末的每10萬人死亡400人(1918年大流感疫情時例外)。因此,在20世紀的
絕大多數時間裡,人類的死亡率都在下降。我們都曾認為,死亡率會在21世紀持續下降,
然而,美國的情況卻出乎意料。
美國中年白人出乎意料的死亡率曲線
為了與美國做比較,我們找來一些歐洲富國和其他一些發達英語國家的死亡率數據。我們
看到的是,在這些國家,45-54歲人群的死亡率仍然保持著下降態勢,從1990年到2015年
間以每年2%的速度在下降。
https://i.guancha.cn/news/social/2021/01/03/20210103160058419.png
但美國的情況卻不同。美國的非西班牙裔白人(上圖粗紅線所示),他們不是受教育程度
最高的人群,也不是最富有的人群,這一人群的死亡率不僅沒再下降,反而上升了。至於
美國的西班牙裔人(圖中粗藍線所示),他們的死亡率下降情況和英國人的非常相似。非
裔美國人,即美國黑人的死亡率高於其他任何群體,不過在這段時間內下降得也非常快。
只有美國白人的死亡率曲線與眾不同,這非常值得深思。
同時,這種情況伴隨著另一個嚴重後果: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在2014-2017年連續三年下降
,經濟還在發展,人們卻變得更短命,這是自1918年大流感以來百年未見的現象。而這一
現象的根源就是25至64歲的壯年人群高死亡率提高。這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事實。
三個表面的殺手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導致美國死亡率掉頭上升,而不是繼續下降的最直接原因有三
個:濫用成癮性藥物、自殺和酒精性肝病。
https://i.guancha.cn/news/social/2021/01/03/20210103161130273.png
我們按5年一個年齡段進行分組,上圖是年齡在50歲到54歲之間美國白人的死亡率數據。
藍線是擁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的人,紅線是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很明顯,死亡率
的上升主要發生在後者身上。
從1945年出生組起,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口在美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幾乎沒有變化,所以
,沒讀過大學的人群死亡率上升,並不是因為這一人群的數量在這段時間內變多,而是他
們整體上變得更弱勢,不斷失去生活的動力,走向絕望。
美國的死亡證明上會標註死者的受教育程度,但沒有記錄死者的職業和收入情況,所以我
們進行研究時聚焦於教育,但結果發現,教育的確是一條非常有意義的分界線,可以用來
解釋美國發生的很多失調現象。
上圖所展示的是50歲到54歲的人群,但其實在每個5年年齡組中,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
群其死亡率都在上升。我們本來以為,當人達到退休年齡時,這一情況就會好轉,因為他
們將有資格享受社會保障,包括政府養老金和免費醫療。但是數據告訴我們,這一群體的
情況也在變糟。
按照出生年份每5年為一組進行統計,在20世紀後半葉出生且沒有讀過大學的人群死於毒
品(濫用成癮性藥物)、酒精和自殺的風險更高。所以,並不是通常認為的出生於二戰後
的"嬰兒潮"一代的死亡率更高,事實上,比他們晚出生的人群同樣有更大的死亡風險。
2018年,美國有15.8萬人死於毒品、酒精和自殺,而在1995年死於這三種原因的人數隻有
6.5萬人,大約相當於增加了10萬量級的死亡人數。這個數字和美國目前死於新冠病毒的
人數相比雖不算多,但是新冠病毒仍有疫苗為我們帶來希望,但我們卻沒有預防吸毒、酗
酒或自殺的疫苗。而且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死於絕望"這種病有一天會自行消失。
https://i.guancha.cn/news/social/2021/01/03/20210103161445256.png
比較一下讀過大學和沒讀過大學的人群,可以看得更清楚。上圖左邊是沒讀過大學的人群
因為毒品、酗酒和自殺導致的死亡率變化,右圖是讀過大學的人群。我們感到,這兩個人
群彷彿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宇宙裡。從上一個出生組到下一個出生組,擁有學士學位的人群
死亡率沒怎麼變,但沒有大學學歷的人群死亡率一代比一代高。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死亡率上升的問題是美國全國各地都出現的情況。2000年至2018年期
間,美國每個州死於自殺、毒品和酒精的人數都在增加。而且,這個問題不僅僅發生在男
性身上,也同樣發生在女性身上。1990年代早期,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自殺和吸毒過量,但
是今天,沒有讀過大學的男性和女性的死亡數據幾乎是相同的。
出乎意料的分化指標:是否上過大學
19世紀社會學奠基人之一迪爾凱姆(Durkheim)認為,自殺是由於社會融合度不夠或者社
會規範缺位而引起的。他還指出,在社會劇變時期,自殺人數更有可能上升。基於迪爾凱
姆於19世紀所做的關於自殺的研究,我們找到了美國當前自殺率居高不下的根源:那些沒
有大學學歷的人群,他們的生活動盪不安。
我們進一步想要探究,當前的失業率或者收入水平情況是否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人們自殺
的原因。但我們發現,失業率和收入水平與吸毒、酗酒、自殺這三種原因造成的死亡並無
因果關係。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這三種原因造成的死亡就已經在上升。因此,我
們認為背後的根源更長期更深遠,不僅僅是眼前的問題造成的。
在高死亡率的背後,我們發現那些沒有學士學位的人群其健康狀態每年都在惡化,與社會
隔絕的程度在增加,與朋友交往的困難在增大,工作之餘自我放鬆的困難更大,心理健康
狀態也更差。他們陷入深深的絕望中。
那麼,造成絕望的根源是什麼?我們研究的結論是:因為沒有學士學位,這一人群在美國
勞動力市場上長期以來的處境不斷惡化。
年齡在25歲到54歲之間沒有接受過四年制大學教育的男性,他們的實際工資長期以來一直
在下降,下降的起點至少可以追溯到1980年。按常理,工人的工資會隨著經濟週期的變化
而升降,但是,上述這群人的收入趨勢卻是長期以來一直下降。
同時,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中被需求的程度也在降低。這裡也存在著經濟週期效應,人們在
經濟衰退時期會失去工作,等到經濟好轉他們又回到勞動力市場,然後經濟下行他們會再
次失業,等找到機會又再次回到勞動力市場。
但是,在如今的美國,當這群人再次回到勞動力市場時,他們的就業情況卻不可能達到上
次經濟衰退前的水平,因為他們和勞動力市場的黏合度變得越來越低。這種情況早在此次
新冠疫情暴發之前就已出現,疫情的暴發進一步惡化了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處境。
在美國,一份工作不管你幹多久,工資的變化幅度都不大。不少人美國人被辭退後,再找
到的工作都會比原來的更差。而且,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所能找的只能是較差的工作崗位,
比如從正規公司外包出來的工作,包括運輸公司、保安公司,或者食品服務公司等。
這就使得這些美國人不再是大公司的正式僱員,而只是外包機構的一員。在外包機構裡,
僱主和僱員之間的相互承諾更少,做這些外包工作很難讓人產生工作成就感,或對大公司
的歸屬感,更奢談通過工作獲得真正美好的生活。
我們認為,失去一份好工作對人的影響並不僅僅在物質方面,更大的打擊在於失去好工作
所帶來的意義感、歸屬感和社會地位。
與此同時,那些沒有好工作的人往往也難以獲得幸福的婚姻。所以,在美國,沒有大學學
歷人群的結婚率在逐年下降,而擁有學士學位的人群則不是這樣。這些沒上過大學的男女
,不結婚就生活在一起,或稱為同居。他們又可能會生下孩子,但是婚姻關係很脆弱,容
易分手,然後各自再找新的伴侶。結果,他們的孩子們生活在單親家庭裡。而且,其中一
方又會和新的伴侶再生孩子。對這些人來說,家庭生活變得更不穩定,工作也更不穩定,
美國人曾經習慣的對社區的歸屬感也漸成往事。
問題的真兇
對於現在的白人勞工階級而言,勞動力受到全球化和自動化的打壓。然而,這兩個因素不
僅僅影響美國,也影響其他富國,但那些富國並沒有出現美國式的大量自殺、吸毒或酗酒
,從而導致死亡人數上升。
為什麼美國如此不同?我們認為有兩個主要因素:
一是阿片類藥物在美國的濫用。美國允許大製藥企業推廣藥力非常強的成癮性藥物,這些
藥物基本上是藥丸形式的海洛因,而且任何有處方權的醫生都可以給任何美國人開這種很
重的藥。
雖然在阿片類藥物流行之前,白人勞工人群就已出現了上述的"絕望"情形,但不可否認的
是,阿片類藥物的流行使情況變得更糟。對生活的絕望讓大量的人陷入精神和心理痛苦,
急需一種消除痛苦的方法,而大製藥企業瞄準了這種絕望並加以利用,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美國的第二點不同是,美國擁有世界上最昂貴的醫療保健體系,但從許多指標來看,美國
人的健康狀況是同等富裕國家中最差的,美國人預期壽命的下降恰恰是由美國在醫療上的
不當花費所致。
我們將1970年到2015年期間美國的數據與其他富國進行比較,發現美國的情況又與眾不同
。比如,1970年到2015年期間,英國在醫療上的人均花費在上升,英國的人口預期壽命也
在上升。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情況都是如此。瑞士擁有全球第二昂貴的醫療體系
,同時他們的人均預期壽命也更長。然而,在美國,1970年到1982年間,人們在醫療上的
花費比其他富國更高,但是人均預期壽命卻比他們都低,尤其在1982到1990年之間,醫療
花費開始急劇增長,1990年到2015年期間,美國醫療花費情況完全失控。
美國將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7.8%用於醫療,其次是瑞士,約為12%。但是瑞士人的平均壽命
比美國人長5年。美國和瑞士有5.4%的開支差異,也就是一年超過一萬億美元,或者每個
家庭每年超過8300美元,這還只是超出部分。美國的醫療支出是美國整體軍費開支的一半
。這在我們看來是巨大的浪費。
醫療支出來自工資、利潤和上繳給政府的稅金。在美國,我們把醫療保險和僱主綁定在一
起,其他富裕國家沒有這樣做。許多人認為,僱主提供了醫療保險對僱員來說是一份福利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瘋狂的制度。因為這份"福利"是部分或全部從僱員工資中扣除,這
會導致社會底層階級的工資下降。許多公司不願意為僱員支付每年2.1萬美元的家庭醫療
保險份額,所以他們最終選擇解僱低薪工人,把工作外包。
在美國,關於最低工資是否會導致就業率下降的爭論由來已久。但是,很少有人討論,僱
主提供醫療保險是否會導致就業率下降?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這是僱主
是否還想僱傭低薪工人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我們認為,以這種方式提供醫療保險資金,最終會摧毀低技能勞動力市場。並且在這種情
況下,美國各州政府必須為窮人提供醫療補助(Medicaid)。2008年美國州政府支出中有
20.5%用於給低收入群體提供醫療補助,2019年這一比例上升到28.9%,使得政府能夠提供
給學校、公立大學、基礎設施等的資金越來越少。這意味著,政府對醫療補助的投入正吞
噬著我們需要的其他資金。
解決之道
面對如此嚴峻的問題,美國該怎麼辦?我們想找尋資本主義的未來,而不是單純地探究資
本主義的失敗。我們認為,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存在亟待修正之處,應當變得更加公平。
我們的建議是美國的醫療體系需要進行深入改革,需要修復我們自己造成的傷害。或許新
冠疫情這場大危機能給美國人敲響警鐘,能促使醫改走向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但不可忽視
的現實是,美國的醫療行業資金雄厚、勢力強大,針對每位國會議員都安排有說客。企業
遊說和工會的衰落在美國已是普遍現象,低收入工人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很難在華盛
頓政府中找到代表自己利益的聲音。
美國有句諺語,"If you are not at the table, you are on the menu" (若非刀俎,
即為魚肉)。這是沒有大學學位的美國人正面臨的窘境。
作者: BrianXBlue (AnotherBrian)   2021-01-13 04:22:00
沒有講要怎麼解決問題啊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21-01-13 17:31:00
川粉
作者: AKAgg (TachibanaAA)   2021-01-14 10:41:00
噓林毅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