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南海:何種危險能引發中美戰爭?
新聞來源: https://tinyurl.com/ymj35ttx
針對中國船隻的部署,菲律賓在5月29日星期六再次譴責了中國在南海的 "非法存在和活
動"。同時,在5月27日星期四的虛擬峰會上,日本和歐盟呼籲 "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
定"。南海的緊張局勢正在上升,中國和美國之間發生衝突的可能性隱約可見。但如何評
估它們呢?
據法廣今天分析報道,2034年3月12日。幾小時內,一艘美國驅逐艦在中國南海被中國海
軍擊沉,一名美國空軍飛行員被伊朗俘虜。發生了什麼事?一場由北京和德黑蘭協調的網
絡攻擊。美國的戰略主導地位已經破滅。這就是去年3月發布的《2034》的前提,這是一
個關於下一次世界大戰的故事,作者是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和艾略特-阿克曼。這位退役
的美國海軍上將、前北約盟軍司令斯塔夫里迪斯警告說,"這種情況非常有可能。"
那麼我們應該相信他嗎?回到現實:4月初,美國海軍 "穆斯廷 "號導彈驅逐艦在中國海
岸附近對 "遼寧 "號航空母艦進行 "近距離偵察 "時受到 "警告"。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
,對話處於停滯狀態。儘管五角大樓一再要求,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將軍拒絕會見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5月27日星期四,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進一步指出
:華盛頓的印太戰略 "正把該地區引向一條危險的道路。”
除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中國和美國之間沒有任何事情是順利的。緊張局勢正在加劇,
特別是在南海。兩個大國在世界的這個地方是否處於戰爭的邊緣?恐懼是真實的。
據本台稱,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摩擦點。
自2019年以來,中國明顯加強了對台灣海峽的空中和海上壓力。習近平和共產黨發誓要
讓 "反叛的省份 "屈服,必要時不惜用武力。對習近平來說,統一不會等到下一代。
然而,蒙田學院亞洲項目主任馬修-杜沙泰爾(Mathieu Duchâtel)說:"中國還沒有能
力有把握地贏得一場針對台灣的戰爭。問題是在台灣海岸進行兩棲行動的高昂人力成本。
在摧毀指揮中心、空軍基地和港口之後,在進行網絡攻擊以消除該島的防禦能力和奪取領
空控制權之後,這種登陸肯定會在第二階段進行。但對北京來說,行動的結果仍然是不確
定的,它沒有控制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國的反應。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據馬修-杜沙泰爾繼續說,"在十年內有兩到三個危機時刻,會讓中國
逐步實現其目標。每一次危機都應該帶來收穫。對北京來說,測試台灣和美國人的抵抗決
心是很重要的。"
喬-拜登的美國計畫做什麼?根據1979年的一項法律,即《台灣關係法》,它有義務為台
灣提供抵禦北京侵略的手段,卻同時接受 "一個中國原則"。但在中國入侵的情況下,他
們會來拯救台灣嗎?美國始終保持模糊立場。以至於到了系統化政策的地步:"模糊性戰
略"。
在台灣問題上,喬-拜登沒有與特朗普的做法決裂,也派出高級特使與蔡英文總統握手。4
月,他取消了對與台灣官員高層接觸的更多限制。他甚至讓七國集團譴責 "中國對台灣的
恫嚇"。喬-拜登是否要澄清他的台灣政策?
這就是過去三個月里華盛頓的多位高級官員一直在問的問題。3月9日在參議院,美國駐印
度洋-太平洋部隊前指揮官菲利普-戴維森上將警告說,中國正在強化"系統與能力,做出
姿態,表明他們正在準備入侵"該台灣島,他們可能 "在未來六年內 "控制該島。在前海
軍上將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看來,戰略上的模糊性 "可能導致中國(或台灣)的錯誤判
斷,並引發更廣泛的衝突。"
這不是拜登政府的觀點。尤其不是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艾薇兒-海因斯的觀點:她警告,
放棄戰略模糊性將 "深深地破壞對中國的穩定"。這將強化中國人的想法,即美國決心阻
止中國的崛起,包括通過軍事力量,這很可能導致北京阻礙美國在全世界的利益。"從台
北的角度來看,"艾薇兒-海因斯補充說,"美國的澄清可能會進一步鼓勵宣布該島正式獨
立的行動,這對北京來說是一個動武的絕佳理由。
據戰略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員安托萬-邦達茲(Antoine Bondaz)認為,"對台灣來說,安全
保障是隱性的"。這一立場在5月初得到了白宮印太政策協調人庫爾特-坎貝爾的確認。在
他看來,華盛頓和北京有着相同的評估:在台灣問題上保持一定程度的現狀符合兩國利益
。
南中國海是一個廣闊的區域,相當於半個美洲大陸。它充斥着魚類、石油蘊藏和繁忙的集
裝箱船運輸。它是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海上貿易的往來所在地。北京聲稱對該地區80%以上
的土地擁有 "歷史性 "主權。這對於在那裡擁有島嶼的其他國家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越南
、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2月初,中國頒布了一部新的海警法。中國正
在為其海岸警衛隊配備 "重型武器",以應對其聲稱的水域中的 "嚴重暴力事件"。報道稱
這讓人出冷汗。
因為所有國籍的軍艦都在該地區不斷巡航。尤其是美國艦隊,在那裡進行 "航行自由 "行
動。華盛頓拒絕讓北京控制這一戰略區。事件的風險無處不在。2001年,一架中國戰鬥機
和一架美國偵察機之間的空中碰撞造成一名中國飛行員死亡。2018年,美國航空母艦迪凱
特號和中國驅逐艦蘭州號只是在41米範圍內避免了碰撞。
據當代東南亞研究所Irasec的研究員François-Xavier Bonnet指出,“在北京和華盛頓
之間,風險就是錯誤。如果一艘美國船隻被中國的雷達照射,並且在照射之後直接發出導
彈,那麼美國就會有報復行動。局部的戰爭可以成為一個螺旋式的發展。"
美國人的另一個風險是,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捲入中國與該地區一個挑戰北京主權主張
的盟友之間的對抗之中。特別是菲律賓。在馬尼拉的要求下,海牙國際法院在2016年7月
的仲裁中宣布,北京聲稱在南海的 "歷史性權利 "沒有法律依據。誠然,喜歡吸引中國投
資到該群島的菲律賓現任總統杜特爾特輕蔑地駁回了這張一錢不值可撕毀的"紙"。但菲律
賓軍隊在歷史上依附於美國,而且該國堅持捍衛領土完整。
據本台分析報道稱,最近幾周,西菲律賓海附近的一群無人居住的小島成為了新聞焦點:
惠特森礁。近200艘中國拖網漁船在這個珊瑚礁上拋錨。這種類型的艦隊現在就像一個真
正的海上民兵。其作用就是作為中國海軍的前哨。
Whitsun很關鍵:它是被淹沒的Union Banks環礁的東北部,據François-Xavier Bonnet
說,"它是中國南海最重要的珊瑚礁結構。"中國佔據了那裡的兩個珊瑚礁,如果它控制了
惠州,它可以建立一個大型海軍基地,可以派用上能夠夠得着打擊美國關島的轟炸機。
美國人也非常關注中國現有的一個空軍基地。北京在南沙群島的火燒礁Fiery Cross上修
建了一條3000米長的飛機跑道,並準備對其進行擴建。從那裡,中國的轟炸機與油輪已經
可以到達澳大利亞海岸。"據弗朗索瓦-格紮維埃-博內(François-Xavier Bonnet)總結
說:"Scarborough, Fiery Cross, Union Banks et Mischief,通過連接所有這些島嶼群
,北京可以從空中、海上以及水下潛艇控制南海。“
據安托萬-邦達茲(Antoine Bondaz)說:"為了了解全局,你必須看一下海洋的深度。"
南海是中國周邊唯一擁有深海的海域,在那裡可以潛藏潛艇,這對中國的核威懾非常重要
。目前,其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無法到達美國西海岸。但中國有一種不安全的情結:它感
到被美國的從日本到台灣、菲律賓再到澳大利亞的 "J "形曲線中聯盟體系包圍。因此,
北京有必要打破這種包圍圈,不但收復台灣,也還要使南海成為一個安全海域。"
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華盛頓堅持要求馬尼拉簽署《訪問部隊協定》(VFA)。據弗朗索
瓦-格紮維埃-博內解釋說:"該協議將使美國軍隊能夠方便地進入菲律賓的軍事基地。”
目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在此沒有長期的駐軍。這樣一來,一旦台灣發生衝突,美國
在該地區可能面臨重大打擊。"這就是杜特爾特再次踩剎車的關鍵:目前,他不想簽署《
訪問部隊協定》,以免激怒北京,但卻冒着中國入侵菲律賓北部的風險。這叫蛇咬自己的
尾巴。
就在幾年前,中國和日本在東海的緊張局勢有可能演變成另一場重大衝突。2012年,日本
政府買回了距沖繩600公里的尖閣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