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7-09 08:46:42標題: 海地總統身中12槍 警稱轟斃4槍手 總理「鬧雙胞」 專家憂權力真空暴力循環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aXqmom
https://i.imgur.com/PWvlwbe.jpg
海地總統摩依士周三在首都太子港郊區的住所遭槍手刺殺,事後警方及鑑證人員到場蒐證
。(法新社)
【明報專訊】
海地53歲總統摩依士周三(7日)被刺殺,當地傳媒報道指他身中12槍慘死,其妻重傷,
兩子一女逃過一劫,其中女兒因躲在其中一間睡房而無恙。警方周三表示擊斃了4名槍手
,兩名槍手被捕,3名曾被挾持的警員獲救,當局正追緝其他兇手。摩依士之死令海地出
現權力真空,總理之職更「鬧雙胞」,當地本已陷入混亂暴力的局勢恐惡化。臨時總理約
瑟夫雖表示接掌權力,但存在合法性問題,他並非憲法規定的總統代理人,亦面對摩依士
生前任命的另一總理的挑戰。
摩依士(Jovenel Moise)被刺殺時身處位於太子港郊區佩蒂翁維爾(Petion-Ville)的
私人住宅。當地法官德斯坦(Carl Henry Destin)稱,摩依士身上有12個彈孔,明顯被
大口徑槍械及9毫米口徑的武器槍擊。他指出摩依士的屍身仰卧,身穿藍色褲、白色恤衫
有血漬,口張開,左眼跌了出來,其前額、胸口、臀部和腹部都有彈孔,辦公室和睡房都
被人搜掠過。
摩依士妻重傷赴美治療 3子女逃過一劫
政府官員稱摩依士的3名已成年的孩子現於安全地方。德斯坦稱,摩依士其中一名女兒,
周三凌晨約1時案發時因躲在其中一間睡房而無恙,兩名傭工當時被槍手綁起。摩依士妻
子亦有中槍,已被送往美國佛州邁阿密治療,約瑟夫稱她已脫離危險,情况穩定。
案發後有傳媒引述有網傳片段稱槍手跟美國緝毒局(DEA)有關,他們用西班牙語交談及
自稱「DEA人員」。不過海地駐華盛頓大使埃德蒙(Bocchit Edmond)認為,槍手沒有可
能是DEA人員,而是專業殺手,已要求美國協助追捕及確認槍手身分。美國國務院亦稱槍
手是DEA人員的說法完全錯誤。《紐約時報》稱DEA在海地的行動已有一段很長歷史,有分
析認為槍手是藉此騙倒總統住所的守衛。
海地本已面對不少難題,包括幫派暴力、通脹嚴重,又有反對派支持者不滿摩依士日漸專
權而發起示威,目前更受新冠病毒疫情打擊。總統被暗殺後,臨時總理約瑟夫(Claude
Joseph)周三隨即聲稱國家由自己接管,並宣布全國緊急狀態和戒嚴,當局亦暫停國際航
班和封鎖邊境。
憲法訂明首席法官接任 上月染新冠亡
不過,約瑟夫接管國家存在合法性問題,專家憂慮將引發暴力循環。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
海地政治教授法頓(Robert Fatton)指出,海地憲法訂明臨時總統應由最高法院首席法
官擔任,然而首席法官西爾韋斯特(Rene Sylvestre)上月死於新冠病毒。此外,摩依士
原定周三任命亨利(Ariel Henry)取代約瑟夫成為新總理。約瑟夫聲稱他三度與亨利對
話,對方同意讓他接掌權力,但亨利向《信使晚報》指出約瑟夫不再是總理,稱他才有權
管理國家。
學者:實際上無話事人 會有更多混亂
海地全國法官協會主席莫蘭(Jean Wilner Morin)稱,約瑟夫若要正式接任為總統需獲
國會同意,然而國會目前部分議席懸空,實際上已經解散。駐美大使埃德蒙稱,未知預計
9月舉行的總統及地方選舉會否繼續舉行。
法頓形容,海地如今沒有國會,總理不再是總理,首席法官病逝,警隊已經崩潰,黑幫在
太子港街頭游走。他說:「(海地)實際上沒有話事人……我認為會帶來更多混亂。」
(紐約時報、衛報、NewsWep、BBC、路透社)
政爭幫派疫情多火頭 維和部隊介入成熱議
海地總統摩依士遇刺身亡後,令人憂慮該國局勢進一步惡化致陷入動亂,西方會否再度介
入海地平亂掀熱議。有美國學者指出,若海地局勢持續不穩,美國有可能軍事介入。《華
盛頓郵報》評論指出,海地當前必須透過選舉產生一個合法政府,在政治真空下,美國應
推動具影響力的各方推動建立一支維和部隊,讓海地在安全下舉選行選舉。
海地人忌憚「外國勢力」
曾撰寫多本有關海地歷史著作、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政治系教授法頓(Robert Fatton)向
France 24表示,海地目前警力薄弱、各城市幫派崛起,局勢可能惡化,全國或會陷入動
盪,「我認為外國勢力會非常擔心海地的局勢,尤其是美國」。他指出,就像20至30年前
般,因海地政局不穩,聯合國、美國和法國都有派部隊往海地,「若情况變差,我覺得可
能會有另一次介入」。但他指出,海地人民可能會反對這一行動,因當地許多人都把目前
的許多問題歸咎外國勢力造成。美國曾於1994年出兵海地,實行名為「維護民主行動」的
任務,協助在政變中被廢黜的該國首名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重新執政。
《華盛頓郵報》評論指出,美國和其他有影響力的各方,包括法國、加拿大和美洲國家組
織,應推動建立一支國際維和部隊,這可能由聯合國籌組,為海地今年按計劃舉行的總統
和國會選舉提供安全保障。
美國一直為海地提供人道主義和發展援助,兩黨議員近月已施壓拜登政府勿再支持摩依士
,69名眾議院議員4月曾致函國務卿布林肯,批評摩依士「缺乏可信性和合法性」,無法
監督華府支持的自由和公平選舉,他們要求拜登政府任命一名海地問題的特別代表,監督
檢視美國的外交援助、擴大對濫權者的制裁,以及要求美國執法部門調查海地洗黑錢及走
私毒品和武器。
(華盛頓郵報、France 24)
───────────────────────────────────────
海地總統遇刺案逮6嫌含2美國公民 9/26如期舉行大選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090007.aspx
(中央社哈瓦那、太子港8日綜合外電報導)
海地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昨天凌晨遇刺身亡,選舉部長皮耶(Mathias Pierre
)今天表示,原定9月26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憲法公投將如期舉行;並指出暗殺行動有6人
被捕,2名據信是海地裔美國人。
路透社報導,皮耶說:「選舉並不是為了身為總統的摩依士,而是讓國家和政治體系更穩
定的必要條件,所以我認為要繼續下去。」
他還說,海地為了這次選舉和公投準備許久,已投入數以百萬計美元。此外,皮耶說,有
26人參與刺殺摩依士的突襲行動。
他表示,2名據信是海地裔美國人因涉案而被捕,其中1人據稱曾是加拿大駐海地首都太子
港(Port-au-Prince)大使館護衛。皮耶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因這次暗殺行動被捕的六
人中,有1人名為索拉吉斯(James Solages)。皮耶未提供有關索拉吉斯的更多細節,也
未提到另一名海地裔美國人的姓名。
美國國務院表示,已得知海地裔美國人在押的消息,但無法證實或置評。
美聯社提到,索拉吉斯在他2019年於佛羅里達州南部創立的慈善組織網站上,自述為「合
格外交代理人」、兒童權益提倡者和嶄露頭角的政治人物。
根據網站上的生平介紹,索拉吉斯自稱曾在加拿大駐海地大使館擔任護衛。加拿大大使館
未立即回應;媒體試圖聯絡慈善組織和索拉吉斯在組織裡的夥伴,不是未聯繫上,就是未
回應。
海地國家警察局長查爾斯(Leon Charles)表示,另有7名涉案嫌疑人在與警方槍戰中死
亡。
根據法新社與路透社,海地國家警察局長查爾斯(Leon Charles)表示,警方已經逮到6
名歹徒,目前還在追捕幕後主嫌。查爾斯並呼籲民眾與安全部隊配合,不要製造混亂。
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拘留犯嫌的警察局外面,今天稍早聚集了數以百計的居民
大聲叫囂「燒死他們」,還放火燒一輛被認為屬於刺客的車輛。
海地總理喬塞德(Claude Joseph)今天呼籲公民把犯嫌交給警方處理,不要動用私刑。
53歲的摩依士昨天凌晨在私邸中彈身亡,官員說行凶者是一群訓練有素的殺手。海地本已
深陷政治分歧、饑饉和幫派暴力等問題,總統遇刺讓國家變得更加混亂。
聯合國的海地特使今天則呼籲所有政黨放下歧見,並表示喬塞德會持續領導海地至舉行大
選為止。
(譯者:徐睿承、楊昭彥;核稿:曾依璇)
───────────────────────────────────────
海地現在誰當家?喬塞德受質疑
https://udn.com/news/story/122292/5588683
聯合報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
海地總統摩依士七日凌晨在私宅遭暗殺身亡,享年五十三歲。暫代職務的總理喬塞德公布
部分案發經過。一群外籍槍手闖入摩依士住所,摩依士身中十多槍死亡,槍手與警方爆發
槍戰,四人遭擊斃、兩人被捕。摩依士遇刺前發布新總理人選,所以宣稱暫代總統職位的
喬塞德正當性受到質疑,海地迎向更不可知的未來。
喬塞德召開內閣會議後宣布全國戒嚴,限制民眾行動自由,軍方掌管秩序,一般法院由軍
法法庭取代,以及限制媒體報導。他呼籲大眾保持冷靜,強調情況都在控制中。
這群槍手七日約凌晨一時闖入摩依士位於首都太子港高級住宅區的私人住所,摩依士遭槍
殺。早前報導第一夫人瑪婷傷重不治,當局表示她傷勢嚴重,送往邁阿密搶救,已脫離險
境。
治安法官德斯丁描述命案現場:「至少身中十二槍,額頭、胸部,腹部都中彈,總統辦公
室和臥室遭洗劫。總統躺在地上,白襯衫沾滿鮮血,嘴巴張開、左眼被挖出。」
海地警察署長查爾斯七日晚間透過電視轉播表示,槍手和趕往現場的警方爆發槍戰,過程
中一度有三名警察被挾持為人質。喬塞德指出:「這是起經過縝密計畫的攻擊,由一個受
過高度訓練和強大武裝的團體所為。」
海地駐美大使艾德蒙說,這群嫌犯為外國人,必然有海地內部勢力接應才能作案。他還說
,嫌犯是偽裝成美國緝毒署的傭兵。
海地駐哥倫比亞大使艾克索說,七日凌晨被手機訊息驚醒,住在總統私宅附近的親戚告訴
他當地爆發槍戰,持續時間超過十五分鐘。
海地政經局勢在摩依士上台後不斷惡化,通膨嚴重、物價高漲,街頭暴力司空見慣,宛如
無法律無政府狀態。曾當過五任總統顧問的布蘭榭指出:「過去三年,包括天主教會、新
教教會和巫毒教法師,都嘗試過勸摩依士放棄極權統治,但他變本加厲。」
反對派兩個月前曾發動政變但失敗,摩依士對抗議群眾採鐵腕鎮壓,甚至和黑幫聯手打壓
反對派。
聯合國和歐盟皆譴責暗殺案,呼籲各方冷靜克制。美國則呼籲海地當局應如期於今年稍晚
舉行大選。海地原訂今年六月舉行修憲公投,摩依士在修憲提案中將總統選舉改為「得連
選連任」,並增加總統指揮軍警的權力,招致強烈批評,因此宣布延期九月,與總統大選
同時間舉行。
獨裁者輪番上台 沒有希望的海地
海地總統摩依士七日凌晨在自家遭暗殺,令全球再次注意到這個動盪不安的貧窮國家。兩
百多年前脫離法國殖民獨立後,海地長年被獨裁者和強人掌權,政局長期不穩、經濟落後
加上天災人禍不斷,海地的未來幾乎見不到任何希望。
泰晤士報報導,一八○四年宣布獨立、脫離法國殖民的海地,是世界第一個黑人共和政體
。法國要求天價「補償金」,直到一九四七年都持續向海地收錢。時任美國總統傑佛遜擔
心南方黑人起而效尤,拒絕承認海地獨立地位。農產富庶的海地,曾經是歐洲一半咖啡和
蔗糖的供應來源,但在法國的壓榨下元氣大傷。
政治上,海地一直未能建立穩定的民主政權,上台的領袖很快被推翻,在位者只想著如何
讓自己更富有。海地政治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領導人要算是杜華利父子,人稱「爸爸醫生」
和「娃娃醫生」,兩人自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八六年掌權,成立令人聞風喪膽的「麻布袋叔
叔」祕密警察組織消滅異議者,又利用巫毒教操控迷信的民眾。
老杜華利的劣跡被英國作家格林寫成小說「喜劇演員」,老杜華利在法國提告格林,雖然
勝訴,但只獲得一法郎(約合現今台幣五元)賠償。一九八六年初,海地爆發大規模罷工
及暴動,小杜華利二月舉家逃往美國。
一九九○年阿里斯蒂德就任總統,在位僅八個月就被軍事政變推翻,之後雖然在美國協助
下回任,但二○○四年再度被推翻。
海地曾遭遇兩次嚴重天災。二○一○年一月十二日,海地發生規模七點零強震,至少造成
廿萬人罹難。西方國家承諾援助共計一百六十億美元幫助重建,但多數捐款沒有到位。人
道組織的免費食物間接影響當地農民和小商家生計,重建房屋也因海地幾乎沒有地政資料
而難以開展。禍不單行的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尼泊爾軍人帶來霍亂疫情,導致九千多人病
故。
二○一六年十月初,海地遭五級颶風馬修侵襲,至少造成五百多人死亡,逾十七萬人無家
可歸,災損逾廿八億美元。
在摩依士主政下,海地通膨、物價等問題惡化,總統大選延後,摩依士反而著力於修憲放
寬總統連任規定,讓反對派不滿。摩依士被暗殺不見得能為海地帶來光明未來,恐怕只是
讓這個貧困國家重複過往的動盪悲劇。
───────────────────────────────────────
殺總統疑犯闖台使館 海地警擒11人8在逃
https://is.gd/CLfmWD
【明報專訊】
海地總統摩依士遇刺身亡案,台灣周五(9日)表示,有涉案槍手周四闖入當地的台灣大
使館,警方其後入內拘捕11人。大使館部分門窗被破壞外,未有財產損失。海地警方表示
有28人參與刺殺行動,當中兩人是海地裔美國人,其餘都是哥倫比亞人。臨時總理約瑟夫
不排除摩依士因為跟國內寡頭鬥爭而招致殺身之禍。
台灣大使館很接近總統住所。台灣外交部周五表示,駐海地大使館周三因應摩依士被殺,
為安全起見而閉館,使館人員在家工作。及至周四凌晨,大使館的保安人員發現有全副武
裝的可疑人士潛入庭院,保安公司隨即通知使館職員及海地警方。在接到海地政府請求後
,台方同意警方入內搜捕,行動在周四下午展開,最後拘捕11人,他們都沒有反抗。海地
為台灣15個邦交國之一,台灣外交部稱,經初步檢查,大使館僅部分門窗損毀,沒其他財
產損失,大使館將暫停對外開放。
兩人海地裔美籍 其餘來自哥倫比亞
另外,海地警察總長夏爾(Leon Charles)周四在記者會上表示,有28人參與刺殺摩依士
行動,當中26人來自哥倫比亞。夏爾指有15名哥倫比亞及2名海地裔美國人被捕,3名槍手
被擊斃,其餘8人在逃。當局早前稱擊斃4名槍手。被捕槍手被帶到記者會上示眾,警方同
時展示所檢獲的哥倫比亞護照、突擊步槍和對講機等裝備。
哥倫比亞國防部稱,最少6名槍手是哥倫比亞前軍人,已指示軍警協助海地調查。美國國
務院則表示未能確認是否有美國公民被捕。幕後黑手身分未明,臨時總理約瑟夫向英國廣
播公司(BBC)稱,摩依士一直與國內寡頭鬥爭,或因而成為被針對目標。
民衆質疑警保護總統不力
摩依士身邊的保安能力亦備受質疑。有民眾對警方聲稱外國僱傭兵殺死總統的說法持謹慎
態度:「那些負責早晚保護總統、裝備精良的警察在哪裏?他們為何沒反應?」檢察官克
勞德(Bed-Ford Claude)亦有類似疑問,並已授權警方盤問總統保安人員。
刺殺事件亦令市面出現混亂場面,雖然約瑟夫已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周四有民眾在首
都太子港留意着警方行動,同時亦有汽車被縱火,亦有民眾聚集在疑犯被拘留的警署外。
(金融時報、路透社、法新社、BBC、中央社)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