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19 13:39:15標題: 東亞潛艦軍備競賽,北韓也來參一腳?朝鮮人民軍今晨疑試射潛射飛彈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99493
李忠謙 2021-10-19 11:32
https://i.imgur.com/XGLAtxH.jpg
北韓19日疑發射潛射彈道飛彈。(AP資料照)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19日發布消息,朝鮮人民軍當天10時17分從咸鏡南道海岸附近,朝日本
海方向發射一枚彈道飛彈,軍方第一時間以簡訊通知記者「北韓發射不明飛行物」,日韓
媒體也紛紛發出快訊。不過日本政府認為北韓發射的是「兩枚飛彈」。韓聯社指出,這是
北韓今年來第8次進行武力示威,並且推測北韓試射的是一枚潛射飛彈。北韓曾在2019年
宣稱在水下成功試射潛射飛彈,韓聯社引述未具名消息,宣稱19日試射的飛彈射程達到
450公里。
美聯社指出,美國與北韓的核談判一直處於停滯狀態,因為雙方對於無核化條件的看法有
所分歧。川普與金正恩在2019年2月的河內川金會後,兩國就未能推進北韓無核化的談判
,金正恩則誓言要繼續加強核威懾,並且恢復了包括彈道飛彈在內的新型武器試射。即便
拜登政府上台,並且對北韓提出無條件重啟對話的提議,金正恩依舊不為所動,並且要求
南韓與美國應該先放棄「敵對政策」(即以北韓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甚至是美軍撤出
「朝鮮半島」。
https://i.imgur.com/IHzBnFF.jpg
美韓軍演可能再次挑起北韓的敏感神經。(美聯社)
對於北韓的要求,美國與南韓自然不可能配合,曾在2018年4月宣布「暫緩核試驗與飛彈
試射」的北韓政府,於去年3月開始恢復試射飛彈,並從今年9月起密集試射能夠攜帶核彈
頭的巡弋飛彈、可由鐵軌發射平台發射的彈道飛彈、甚至是號稱能夠突破飛彈防禦系統的
高超音速飛彈。美聯社指出,北韓也利用與南韓恢復熱線的機會,繼續拖延與美方的無核
化談判。金正恩日前強調他「沒有理由攻擊南韓」,同時猛烈批評拜登政府一方面提出對
話的要求,一方面以「更狡猾的方式」推行敵對政策。
北韓上次進行飛彈試射是9月30日的「新型防空飛彈」,根據北韓官媒報導,這種武器「
具備快速反應和精密的控制系統,並大幅增加可攻擊目標的距離」。至於10月19日試射的
究竟是何種武器,第一時間報導的韓聯社目前尚無進一步說明,只說南韓聯參與駐韓美軍
正在積極收集情報。日本的海上保安廳則發布消息,認為北韓可能再度試射一枚彈道飛彈
,防衛省與內閣官房呼籲在日本海一帶航行的船隻與飛行器要多加注意。
https://i.imgur.com/XbGtIpn.jpg
北韓日前也曾試射新型防空飛彈(AP)
由於北韓在今年1月舉行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曾強調將加速研發武器,韓聯社一開始推
斷朝鮮人民軍當天試射的可能是新型武器,後來則認為可能是潛射飛彈。值得關注的是,
討論北韓核問題的美日韓首席代表和情報部門首長正準備重啟與北韓對話方案,北韓卻在
這個時機進行了武力示威。除了北韓按照新武器研發計劃進行試射的可能性之外,南韓有
關部門推斷北韓此時進行試射,也有可能是想要吸引外界關注。
韓聯社指出,南韓國家情報院院長朴智元、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艾薇兒·海恩斯、以及日本
內閣情報官瀧澤裕昭19日也將在首爾舉行閉門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局勢與三國的情報合作
。韓美日三國的北韓核問題首席代表也將於美國時間19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談。除了北韓的
飛彈發射時機,日韓政府發布的北韓飛彈情報細節差異(飛彈發射時間日方率先說是10時
23分,韓方再修正為10時17分,日方則修正為分別在15與16分發射兩枚飛彈;飛彈發射數
量韓方稱1枚,日方稱兩枚),則也成為兩國另類的情報角力戰。
───────────────────────────────────────
美國北韓特使再籲美朝談判 重申美方無敵意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4397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撰稿編輯:鄭景懋
在美國與北韓的緊張關係升溫後,美國的北韓特使金星容(Sung Kim)18日再次呼籲雙方舉
行談判,並堅稱美國沒有保持敵意。
金星容在華府與南韓外交部朝鮮半島和平安全事務特別代表魯圭德(Noh Kyu-duk)會面,
接下來他們將與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船越健裕舉行三方會談。金星容說:「我們
對北韓將尋求外交手段,在強化美國及我們盟友的安全上,達成明確的進展。」
金星容告訴記者:「我們對北韓未懷有敵意,我們希望無條件與他們會面。」但金星容說
,同盟有「責任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此處指的是北韓希望解除的制裁。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上週譴責美國的制裁,並駁斥華府宣稱並沒有抱持敵意
的說法。
北韓在最近幾星期試射了長程巡弋飛彈、鐵路機動飛彈,以及一款北韓自稱的超音速飛彈
。金正恩曾與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碰過三次面,川普自誇他阻止了一場戰爭,
但無法在終止北韓核子計畫上達成一項全面性協議。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承諾會持續尋求外交手段,但採取了更為低調的方式,希
望取得進展。
───────────────────────────────────────
北韓新潛射飛彈無人能擋?號稱具備「滑翔跳躍機動」能力,安理會將召開緊急會議應對
https://www.storm.mg/article/4001755
李忠謙 2021-10-20 12:04
北韓官媒朝鮮中央社20日證實,19日上午從咸鏡南道海岸發射的飛彈是一款「新型潛射彈
道飛彈」,而且具備「側面機動」與「滑翔跳躍機動」等升級制導技術。從官媒發布的照
片看來,這枚飛彈確實是由潛艦在水面下發射,朝中社也說這款武器將可提升朝鮮人民軍
的水下作戰能力。聯合國安理會將在20日(台灣時間21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
應對北韓持續違反決議的行為。
根據朝中社報導,北韓的國防科學院19日針對「新型潛射彈道飛彈」進行試射作業,不過
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並未到場,而是由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部長劉進、黨中央軍需工業部
副部長金正植等人到場「指導試射」。國防科學院表示,5年前首次成功發射潛射戰略彈
道飛彈後,這回同樣由「824英雄艦」發射的新式飛彈更彰顯共和國的軍事強勢,因為新
飛彈採用了「側面機動」及「滑翔跳躍機動」等升級制導技術。法新社也指出,19日的衛
星圖像確實顯示新浦一帶有潛艦停泊。
美聯社指出,由於北韓並未開放媒體採訪見證這次試射,因此所謂「新型潛射彈道飛彈」
的性能只能任由北韓描述,其餘證明只有北韓官媒發佈的幾張靜態照片,外界無從獨立驗
證北韓武器性能的真實性。不過19日的試射確實是北韓兩年來的第一回潛射飛彈試射,也
是去年9月以來的第五次彈道飛彈試射。北韓一方面恢復了與南韓之間的熱線,另一方面
也逐漸加大對美國與南韓的施壓力道,希望美韓取消「敵對政策」(聯合軍演)、國際社
會也能取消對北韓的制裁。
朝中社的報導其實並未揭示這次潛射飛彈的實際發射地點,不過根據日韓提供的情報,這
次試射應該是在咸鏡南道的新浦外海進行,新浦正是北韓建造可搭載潛射彈道飛彈(SLBM
)的造船廠所在地。日韓兩國都認為飛彈最後落入日本海,據稱飛行距離約在590公里左
右、最大飛行高度為60公里。拜登政府一再對金正恩政權釋出善意,表示願在不設前提的
情況下,於任何時間地點跟北韓繼續進行核談判,但北韓方面始終堅稱美國的「敵對政策
」並未改變,不願再坐上談判桌。
由於朝中社強調這款新型飛彈的「末端機動能力」,首爾大學的北韓專家金東耀(音譯)
表示,北韓19日試射的飛彈很可能改裝自可安裝核彈頭的KN-23飛彈(又稱「朝鮮版伊斯
坎德爾」)。KN-23的技術據信來自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Iskander )飛彈,這款武
器被俄方誇稱「無法有效攔截」,強調其破解敵軍防空飛彈陣地與飛彈防禦措施的傑出性
能。至於外銷款的「伊斯坎德爾」被稱為「伊斯坎德爾E」,與俄軍「伊斯坎德爾」的最
大差別是,射程從400多公里被閹割到只有280公里。
「伊斯坎德爾」雖然是一款彈道飛彈,但其飛行高度最高僅50公里左右、飛行最終階段還
可以多次改變飛行路徑、做出迴避動作,避免遭到反飛彈系統攔截擊落。又被稱為R-500
的巡弋飛彈版「伊斯坎德爾K」,則在2008年試射成功,射程可達數千公里。正是這款飛
彈的存在,惹怒了北約與川普。川普指責俄羅斯違反了《中程飛彈條約》(INF),但在
俄羅斯推稱該款飛彈射程不足500公里後,美國政府今年年初宣布暫停履行INF,俄國總統
普京也隨即跟進。
憑什麼說北韓試射的飛彈是近似於「伊斯坎德爾」的新武器呢?朝鮮人民軍2019年5月試
射飛彈後,包括軍事專家與南韓軍方均從官媒公布的飛彈發射照研判,認為該型飛彈「忠
實複製」了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外型。更重要的是,美韓聯軍所監測到的飛彈發射高度
,竟然只有50公里左右。若是一般的彈道飛彈飛行400公里左右,最大高度肯定會超過100
公里,因此專家認定,北韓這幾次發射的一定是類似「伊斯坎德爾」的新武器。至於19日
發射的新型潛射飛彈,最大飛行高度同樣僅在60公里以下,而且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證實
,北韓飛彈在飛行600公里(日韓發表的飛彈諸元有所出入)後的飛行軌跡確實「不規則
」。
韓聯社則指出,朝中社所謂「滑翔飛躍機動」是指下降段進行水準滑翔後二次爬高(
Pull-up),這也是「朝鮮版伊斯坎德爾」的飛行軌跡特徵。因此韓聯社也推測北韓19日
試射的武器就是「朝鮮版伊斯坎德爾」的潛射版。至於所謂「824英雄」潛艦,韓聯社認
為很可能是該潛艦在2016年8月24日成功試射了北韓首枚潛射飛彈「北極星1型」,因此才
會被命名為「824英雄」,並且把「8.24」字樣寫在潛艦的艦橋上。
美聯社引述專家說法,表示北韓的武器測試可能還會持續好幾個月,直到明年2月北京冬
奧開幕為止。畢竟中國是目前北韓最重要的盟友,金正恩還是需要給這個掌握朝鮮經濟命
脈的老大哥一點面子。除了這幾個月試射的短程彈道飛彈,北韓甚至會再次發射足以攻擊
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如果北韓真的這麼做了,也將違背他們在2018年停止這類武器
試射的承諾。
除了長程彈道飛彈,潛射飛彈也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對象。畢竟潛射能力讓敵對國家更
難發現北韓的攻勢,甚至讓北韓擁有絕對的核報復打擊能力。不過專家也表示,北韓想建
造能在海底安靜航行、並且有效執行打擊任務的潛艦,恐怕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此外,
北韓19日發射的潛射飛彈顯然射程有限,如果真的是KN-23的潛射版本,那麼這枚飛彈的
最大射程也難超過1000公里,對於太平洋對岸的美國不致構成威脅。不過美國國防情報局
(U.S.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日前也曾指出,平壤正在積極尋求「可靠的核武
投射能力」,並且認為北韓明年很可能就會測試潛射長程飛彈。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