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1-03 13:42:01標題: 台裔吳弭改寫歷史 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1035003.aspx
(中央社波士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
波士頓市長決選今天開票,候選人喬治已向台裔吳弭承認敗選。身為台灣移民第2代的吳
弭成為波士頓200年來首位女市長,也是第一位有色人種市長,擺脫兩世紀來由白人男性
主導政壇的局面。
「波士頓前鋒報」(Boston Herald)報導,喬治(Annissa Essaibi-George)說:「我
想恭賀吳弭(Michelle Wu)。她是當選波士頓市長的首位女性、也是首位亞裔美國人。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根據「紐約時報」即時開票結果,目前已開出62%的選票,吳弭得票率61.1%,喬治38.9%
。吳弭2013年11月首次當選市議員,成為波士頓史上首位台裔美籍市議員。2016年1月至
2018年1月,吳弭擔任市議長,為波士頓市議會首位有色人種女議長。去年9月,她宣布角
逐市長。
波士頓之所以會舉行市長選舉,是因為美國總統拜登欽點前市長華爾希(Marty Walsh)
出任勞工部長。華爾希3月卸下市長職位後,市議會議長詹尼(Kim Janey)成為首位以代
理身分出任波士頓市長的非裔人士和女性。
今年9月14日,36歲的吳弭與同為民主黨籍、47歲的喬治在初選擊敗另3位參選人,挺進本
月2日的決選,為一直與種族和族裔紛爭搏鬥的波士頓開啟了新紀元。
吳弭雙親從台灣移民美國,她是在伊利諾州芝加哥南區出生長大,之後為赴哈佛大學求學
而移居波士頓。喬治也是移民第2代,她的母親是來自波蘭的天主教徒,父親是來自突尼
西亞的穆斯林。
(譯者:張曉雯;核稿:蔡佳敏)
───────────────────────────────────────
因家庭巨變意外踏入政壇 吳弭為亞裔、女性寫下歷史新頁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1030093.aspx
(中央社波士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
波士頓市長決選結果今天揭曉,台裔市議員吳弭成功出線,成為200年來首位女性市長。
10多年前因家庭巨變意外踏入政壇的她,將帶領這個族裔紛爭不斷的城市進入新紀元。
民主黨籍、現年36歲的吳弭(Michelle Wu)擔任波士頓市議員已近7年。她於2013年11月
首次當選,成為當地首位台裔美籍市議員。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她在市議會擔任首位
有色人種女議長。去年9月,她宣布角逐市長,競選團隊在社區深耕1年,為勝利打下穩固
基礎。
吳弭在芝加哥出生,此後為赴哈佛大學求學移居波士頓。她自哈佛畢業後,被迫辭去工作
,回到芝加哥照顧罹患重病的母親與年幼的妹妹,扛起「亦母亦姐」的角色。她也是眾多
市長參選人中,唯一不是土生土長的波士頓人。
吳弭透露,她的父母之所以來到美國,是希望下一代能開創成功。她的父親是化學工程師
,獲伊利諾理工學院(IIT)錄取為研究生,但他與妻子幾乎不會說英語,因此吳弭自4、
5歲便開始擔任兩人的翻譯。
吳弭的父母原本冀望她成為醫師,她也不負期望,進入哈佛大學,但在她就讀哈佛期間,
家中出現劇烈變化,她的父母離婚後,在郊區獨居的母親罹患思覺失調症。
剛從哈佛畢業的吳弭返家後,母親甚至仔細檢查吳弭的臉,找尋她不是機器人的證據,並
告訴她:「你不再是我的女兒,我也不是你的媽媽。」
這一刻成為吳弭人生的轉捩點,讓她決定拋下父母為她精心規劃的人生劇本。吳弭形容:
「當這種轉變發生時,你會覺得生命很短暫。」
當時,年僅22歲的吳弭被迫成為一家之主。她取得11歲妹妹的法定監護權、為母親安排治
療,還開了一家小茶館。
此後,吳弭因對自身遭遇的官僚主義障礙感到沮喪,決定攻讀哈佛法學院,她帶著母親和
妹妹重返波士頓,並在此定居。
吳弭進入法學院後,認識了當時在哈佛教授合約法的現任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並開始拓展自己的人脈。
她在波士頓市政府擔任法律研究員期間,為餐廳設計了一個簡化的執照許可程序,吸引時
任市長梅尼諾(Thomas M. Menino)的注意。華倫決定角逐參議員後,吳弭也成為她競選
團隊中的一員。
2013年,吳弭贏得波士頓市議會席位,成為波士頓史上第2位在市議會任職的有色人種女
性。
擔任市議員4屆多以來,吳弭靠著能夠產生深遠影響的提議,吸引不少年輕進步主義人士
。她推出全市綠色新政和免費公共運輸等政策,並在TikTok、Instagram和推特(Twitter
)上推出相關活動。
吳弭坦言,自己未來仍將面臨許多挑戰,但她認為,自己在22歲時拋下原有的人生,沒有
比這個更大的巨變。她表示:「在某些方面,也許最大的風險,就是選擇遠離風險」。
(譯者:施施;核稿:林治平)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