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對台灣「只想要不肯給」 晶片外交不是歐盟說了算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is.gd/hbrbyw
https://is.gd/FzJe7q
歐盟官員一面提醒台灣對歐投資太少,一面堅持對台無需雙邊協定,這種「只要不給」立
場,恐難在晶片外交中得利。(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特稿)在中國與歐盟修復關係的氛圍下,歐洲議會不同黨團
上週接連針對歐台經貿協定舉辦論壇,但歐盟官員一面提醒台灣對歐投資太少,一面堅持
對台無需雙邊協定。這種「只要不給」立場,恐難在晶片外交中得利。
歐盟與台灣雙邊投資協定(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的官方倡議,溯自2015年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一份貿易政策文件,敘述在與中國協商投資協定的
基礎上,歐盟也將分別與香港和台灣「探索開啟投資談判」。
當時歐盟的重點是先搞定中國,2020年執委會與中國完成「全面投資協定」(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談判,但後來雙邊關係因新疆、香港等人權
議題而交惡,2021年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決議凍結該協定至今。
這段期間,歐盟執委會並未探索也沒開啟與台灣的經貿談判,雖然去年將雙方經貿「對話
」層級提高到部長級,歐洲議會也多次強力敦促執委會立刻展開與台灣的貿易協定或投資
協定談判,但執委會不肯就是不肯,所提的理由其實都站不住腳。
首先,在歐洲議會綠黨/歐洲自由聯盟(The Greens/EFA)黨團9日舉辦的論壇上,執委會
貿易總署遠東部門主管辛德爾(Adeline Hinderer)解釋2015年的政策時空不同:「現在
(歐盟)投資政策已經改變,(對台經貿)協定的許多內容可涵蓋在現行對話管道下,沒
有需要改變現況。」
如果透過對話就能取代更制度性的雙邊協定,那歐盟與其他國家的協定不都白忙了?執委
會官員過去也常稱許台灣的法治體系運作正常,且不用靠協定就已有龐大雙邊貿易量,所
以沒必要洽簽協定。這個邏輯同樣會「打臉」到歐盟又何必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法治
國家簽那麼多協定。
在歐洲議會第3大黨團復興歐洲(Renew Europe)8日的研討會中,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
)亞太總司總司長維綱(Gunnar Wiegand)說:「許多人支持(與台灣的協定)是為了政
治原因,但從企業考量並不需要。」
他同時強調歐盟是台灣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FDI)來源,但台灣對歐盟的直接投資卻只
占對全球的2%,並提到歐盟需要台灣的半導體,希望台灣在歐盟有更多投資,尤其是科技
領域。
不過歐盟官員可能得先牢記,全世界最具經濟成本效益的晶圓廠地點是在台灣,台積電赴
美、日設廠是為了因應全球地緣政治變化,歐盟想要台灣也在歐洲投資設立晶圓廠,對台
灣而言「從企業考量並不需要」。
許多支持歐台經貿協定的歐洲議會議員和學者,並不諱言除了有助於雙邊制度化往來、使
夥伴關係更牢固,正式經貿協定也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遏阻中國冒犯,是地緣政
治因素無誤。
更不用說,歐盟提出晶片法案、關鍵原物料法案等政策,也都是基於地緣政治變化而扶植
自家相關產業。換言之時代環境若沒變,「從企業考量並不需要」犧牲全球分工效率來為
政治買保險。
因此歐盟對台關係真正的顧慮,大家都知道是中國,但其他國家也顧慮中國,卻無礙於美
國、加拿大等國與台灣展開經貿協定談判。
一位執委會官員私下回答中央社記者詢問歐盟的「一個中國政策」定義,以及是否歐盟與
台灣的任何協定都會違反該政策,他含蓄地說歐盟「與美國、加拿大、日本的一中政策相
同」。
美國、加拿大在維持「一中政策」之下與台灣洽簽經貿協定,但歐盟仍拒絕,顯然執委會
官員更在乎與台灣關係深化會成為歐盟與中國恢復往來的變數。
維綱在前述研討會坦言,台灣是歐盟與中國關係中的重要議題,「歐盟得從更廣的角度看
,而非只看對台關係」。
但歐盟如果只看對中關係,戰略角度恐怕還不夠廣。就像歐洲議會在執委會送來的晶片法
草案中,增加了一段要與美、日、韓、台等理念相近國家強化「晶片外交」的文字,若歐
盟對台只要晶片、不談外交,握有這個全球關鍵戰略資產的台灣難道會傻嗎?(編輯:林
憬屏)1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