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委內瑞拉選後危機:強人馬杜羅操縱選舉,反對派無能為力?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8-02 23:27:00
標題: 委內瑞拉選後危機:強人馬杜羅操縱選舉,反對派無能為力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8133929
作者:楊庭輝
7月28日,委內瑞拉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馬杜羅(Nicolas Maduro)尋求第三度當選委
內瑞拉總統,但選前輿論普遍認為,「查維茲—馬杜羅主義」將面臨25年來最大的考驗。
委內瑞拉反對派一改過往數年杯葛選舉的主張,在眾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情況下,仍然妥
協呼籲集中投票給馬杜羅的最主要競爭對手岡薩雷斯(Edmundo Gonzalez Urrutia)。多
項選前民調顯示,馬杜羅的民望大幅落後,反對派期望岡薩雷斯最終能以大幅度的票數差
距擊敗馬杜羅,挫敗對方操縱選舉的陰謀。
然而在當地時間7月29日深夜時分,由馬杜羅親信操控的全國選舉委員會宣稱馬杜羅的得
票率約51%,岡薩雷斯的得票率只有約44%,馬杜羅陣營迫不及待聲稱勝出大選。不過,反
對派聲稱選舉出現大量舞弊的情況,拒絕承認馬杜羅勝出選舉。
其實,選前有分析認為,馬杜羅政權在委內瑞拉境內掌握絕對的軍事力量優勢,即使由反
對派推舉的岡薩雷斯勝選,馬杜羅仍可不承認選舉結果,並且暴力鎮壓所有反對示威。如
今反對派的處境顯得更為嚴峻。委內瑞拉的局勢也許會出現新一輪的動盪不安。
委內瑞拉的政治局勢發展,同時牽動着當今地緣政治的局勢。有言論認為,烏俄戰爭是第
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哨戰,但事實上全球民主陣營與威權陣營早已透過委內瑞拉問題隔空較
量。
反對派杯葛與美國制裁
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緬甸、阿富汗塔利班等獨裁政權無法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實早
在其處理委內瑞拉問題上已能看出一些端倪。此外,選前已有分析憂慮,若然馬杜羅繼續
掌權,委內瑞拉將爆發新一輪的逃亡潮,已逃離委內瑞拉的難民亦不見得有重返家園的意
欲,整個拉丁美洲接收和處置委內瑞拉難民的能力將受到考驗。
回顧當初,反對派曾在2018年總統選舉、2020年國會選舉都進行杯葛,原因是不欲認可被
馬杜羅操縱的選舉,但杯葛選舉只有象徵性的道德意義,無法阻止親馬杜羅的勢力全面壟
斷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權力。
留守在委內瑞拉的2013年反對派總統候選人卡普利萊斯(Henrique Capriles),便曾批
評2019年自立為「臨時代總統」的國會議長瓜伊多(Juan Guaido)堅持制裁和杯葛選舉
的主張,難以換取實質的政治成果。委內瑞拉國內的主要反對派更在2022年年底投票罷黜
瓜伊多「臨時總統」的身分,然後籌備自己陣營的初選以準備競逐2024年委內瑞拉總統選
舉。
事實上,國際社會強硬對付馬杜羅政權的意志也並非十分堅定。部分拉丁美洲國家近年選
出政治立場左傾的政府,它們無意與馬杜羅僵持下去。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哥倫比亞由
左翼政客佩特羅(Gustavo Petro)去年8月上台擔任總統後便立即恢復與委國的外交關係
並互派大使。歐盟雖然一直拒絕承認馬杜羅為委內瑞拉的合法總統,但它在2021年初亦不
再從法律上承認瓜伊多為委內瑞拉合法「臨時總統」(瓜伊多自立之時,受美國、歐盟、
以及拉美鄰國阿根廷、巴西等承認)。
近十年,美國主導國際社會制裁委內瑞拉。2014年,美國國會通過啟動制裁委內瑞拉的《
委內瑞拉捍衞人權和公民社會法案》,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翌年簽署總
統行政命令擴大制裁委內瑞拉的範圍。在川普執政年代,美國制裁委內瑞拉的強度前所未
見:美國除了全面制裁委內瑞拉外,還特別對馬杜羅及其十多名親信實施一系列的個人制
裁和提出刑事指控(罪名包括貪腐、販毒、散播毒品恐怖主義等)。
不過,川普擔任總統後期逐漸冷待瓜伊多,瓜伊多數次尋求與川普直接會面皆未成事。拜
登繼任總統後,美國的委內瑞拉政策出現了更大幅度的調整。儘管拜登在口頭上仍支持瓜
伊多,並且維持川普制裁委內瑞拉的政策一段時間,但他在實際上不斷尋求修正川普「極
限施壓」策略的機會。
當馬杜羅政權於2021年10月在墨西哥城退出與反對派統一平台(Unitary Platform)的談
判時,拜登政府在權衡各種選擇後,最終於2022年3月開始與其直接談判。拜登政府尋求
以有限度放寬制裁的手段,誘使馬杜羅政府重返墨西哥城談判桌,例如雙方在2022年協商
釋放3名囚犯的條款,包括在10月初用7名美國公民交換因在美國販毒而入獄的委內瑞拉第
一夫人的2名侄子。此外,馬杜羅政權與委內瑞拉反對派的談判亦逐漸恢復。
對談判抱樂觀態度者認為,馬杜羅政權有解決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的燃眉之急,難以抵受美
國放寬經濟制裁的好處利誘。2022年,委內瑞拉一度看似從2013年至2021年期間的經濟崩
潰中逐漸止血(主要依靠部分美元化以及放鬆價格和外匯管制),但2022年中期日益加劇
的勞工騷亂迫使政府軟化緊縮計劃,導致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再次大幅貶值,通膨和糧食
物資短缺危機隨即再次出現。當時有些分析認為,由於馬杜羅政權恐懼持續的經濟危機會
影響下屆總統選舉的選情,因此他有向美國妥協讓步的壓力。
承諾「委內瑞拉真普選」的《巴貝多協議》
2023年10月,拜登政府和馬杜羅政權更達成《巴貝多協議》,美國因此一度暫緩對委內瑞
拉的制裁至今年4月。具體而言,《巴貝多協議》主要分為互換人質和磋商2024年委內瑞
拉舉行總統選舉的條件。
在互換人質方面,委內瑞拉先在2023年11月19日釋放5名政治犯,然後在同年12月再釋放
21個政治犯以及10名美國公民(儘管仍有約250人被監禁,以及有些被釋放者仍面臨指控
)。美國則以釋放馬杜羅的盟友薩博(Alex Saab)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薩博是一名被美
國指控洗黑錢的哥倫比亞商人,委內瑞拉獨裁政府則把他描述成挑戰美國制裁的英雄,並
一直要求美國釋放他。
相對於人質交換,《巴貝多協議》提及委內瑞拉2024年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的條款,才是
焦點的所在。委內瑞拉國內數個主要反對派早在2023年初便開始就共同推薦一位總統候選
人的事宜協調,待拜登政府和馬杜羅政權達成《巴貝多協議》後數天,它們便舉行了自己
陣營的初選投票。
結果,抨擊溫和反對派「懦弱」、並批評反對派支持瓜伊多當「臨時總統」是失敗策略的
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以逾9成得票大勝。雖然馬查多公開的政見並非與瓜伊
多完全一致,但她過往曾號召委內瑞拉走上街頭抗議馬杜羅獨裁專權,因此仍被視為委內
瑞拉反對派陣營的強硬派人物。
被委內瑞拉反對派罷黜「臨時總統」身分的瓜伊多,於2023年12月17日在《邁阿密先驅報
》(Miami Herald)發表文章強調,國際社會有義務確保馬杜羅履行《巴貝多協議》的承
諾。若然馬杜羅無法兌現「委內瑞拉真普選」的承諾,國際社會應毫不猶疑地重啟對委內
瑞拉的制裁。瓜伊多同時強調,委內瑞拉反對派只應專注支持馬查多,不應再天真地幻想
仍有其他可行的後備方案。
然而,國際危機組織在2024年1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分析,《巴貝多協議》並未明確解
決拜登政府和馬杜羅政權之間的主要分歧。報告聲稱,馬杜羅政府高級官員在公開和私下
也強調,他們不打算允許主要反對派人物參加選舉。他們指控其中一些人呼籲外國干預推
翻馬杜羅政權,犯下叛國罪行。
報告又表示,《巴貝多協議》的公開版本存有灰色地帶,原因是協議條文沒有白字黑紙承
諾對任何反對派政治代表參選總統取消限制,它只聲稱所有「符合委內瑞拉法律要求」的
人都可以參選。值得一提的是,馬查多勝出委內瑞拉反對派初選前已被馬杜羅政權禁止擔
任公職。
結果,委內瑞拉最高法院在今年1月26日正式取消馬查多的參選資格。委內瑞拉最高法院
聲稱反對派初選涉及影響總統大選公正性的「嚴重違規行為」,初選投票組織者遭受長時
間的審訊。國際危機組織的報告還表示,馬杜羅政府談判代表羅德里格斯(Rodríguez)
堅拒美國解除對馬查多禁令的要求,稱馬杜羅政府從未同意這樣做,並威脅透露與美國特
使私下會談的細節。
主力研究委內瑞拉局勢的國際危機組織高級分析師Phil Gunson於今年4月15日發表評論文
章指出,拜登政府也許在與馬杜羅政權談判之際,也預料到馬查多無法順利參選的可能性
,但他同時列舉其他馬杜羅政權違反《巴貝多協議》的證據。
比方說,委內瑞拉的選民登記冊由2005年起便沒有全面審核,估計有數百萬符合投票資格
的委內瑞拉平民被排除在外。誠然,選舉當局在今年3月16日至4月18日啟動了特別選民登
記行動,但相關計劃的報名地點數量和時間限制,根本遠不足以讓大部分被排除在外的合
資格選民重新登記。更何況,選舉當局還可在有效證明身分文件的事宜上提出刁難,增添
選民登記的難度。
再者,雖然馬杜羅政權承諾讓反對派也有公平地透過媒體宣傳的機會,但它實際上加大了
對獨立新聞機構的騷擾和關閉力道,並濫用對官方媒體進行官方宣傳。單是今年2月,委
內瑞拉國內便有5家廣播電台被肆意取締。當馬杜羅於3月25日前往全國選舉委員會登記為
總統候選人時,他向大樓外的數千名支持者發表了談話,並透過國家電視台現場直播,反
對派的統一平台則連尋找一個可以順利報名參選而有競爭力的代表也有難度,遑論可以爭
取到同樣的媒體曝光機會。
由馬杜羅親信全面控制的委內瑞拉全國選舉委員會(CNE)在同一月份阻止反對派替代候
選人、退休學者尤里斯(Corina Yoris)登記成為總統候選人。有分析憂慮,委內瑞拉的
強硬反對派會走回呼籲杯葛不公選舉的舊路。但是,合縱對抗馬杜羅是反對派不同光譜的
共同利益,強硬反對派最後再次作出讓步,改為合力支持立場較溫和的岡薩雷斯參選。這
不是上乘之策,但總比坐以待斃好。
美國經濟制裁是否無法動搖獨裁政府?
在委內瑞拉2024年7月28日總統大選前的多項民調,早已反映現任總統馬杜羅可能仍無法
在選舉中勝出。雖然反對派聯盟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無法正式參選,但
反對派在最後關頭推舉了委內瑞拉退休外交官岡薩雷斯作為代替人選。這項決定亦得到馬
查多的加持,有些民調甚至顯示,馬杜羅的民望落後岡薩雷斯約20至30個百分點。
就馬杜羅的選舉落敗危機,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於6月28日在
其網頁發表深入訪問馬杜羅不同階層支持者的分析報導文章。文章指出,隨着委內瑞拉長
年累月的經濟困境,馬杜羅的支持率已每況愈下,與普羅大眾有較緊密聯繫的查維斯主義
者(Chavistas)地方領袖和低階官員更不諱言,馬杜羅的勝算並不樂觀,原因是他們發
現民眾對政府已非常失望,難以動員他們繼續投票給馬杜羅。
不過,反對派此次願意呼籲選民投票,其實也是冒險之舉。首先,若然馬杜羅在選舉投票
率大幅上升的情況下仍然勝出,他大可宣稱本次總統選舉的程序和結果均有高度正當性。
再者,即使反對派推舉的候選人勝出總統選舉,馬杜羅和委內瑞拉軍方也不會輕言交出政
治權力,甚至可能如緬甸軍方般使用暴力鎮壓的手段不承認選舉結果——馬杜羅在選前約
一星期便警告,若然由反對派勝出選舉,委內瑞拉將面臨一場浴血內戰。
馬杜羅政權在選前已千方百計打壓反對派
歸根究底,馬杜羅和委內瑞拉軍方最擔心的,是把政治權力移交到反對派手上後會遭到政
治清算。雖然岡薩雷斯曾承諾當選後會與馬杜羅協商如何和平完成權力交接,但親馬杜羅
陣營普遍認為,岡薩雷斯背後的馬查多不會善罷甘休。選前有輿論憂慮,馬杜羅可能因此
會在開選前夕宣布延後選舉、刁難岡薩雷斯的參選資格、操縱選舉結果(例如造票和臨時
更改票站地點以減低支持岡薩雷斯的選民投票率)。
事實上,馬杜羅在岡薩雷斯正式參選後已千方百計打壓對方。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拉丁美洲高級研究員薩巴蒂尼(Christopher Sabatini)今年7 月11日在《外交
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的評論文章便列舉了一些明顯的例子。比方說,在總統大
選選票設計,馬杜羅的頭像出現13次,而馬查多的替身岡薩雷斯只出現了3次。更甚者,
一些官方宣傳選舉的物品上只有馬杜羅和6個偽反對派候選人的頭像,而沒有岡薩雷斯。
支持馬杜羅的全國選舉委員會也重新調整了投票規則,在缺乏足夠宣傳下將部分票站轉移
至較多馬杜羅支持者聚居附近的地點,務求讓支持反對派的選民難以投票。此外,馬杜羅
政權在選舉前拘禁了超過38名批評政府的異見者,其中包括馬查多競選團隊的成員,並取
消了10名支持岡薩雷斯的市長當選人的當選資格。
然而,馬杜羅最終並沒有走到取消選舉或拿掉岡薩雷斯參選資格的那一步。美國智庫戰略
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暨曾被瓜伊多任命為委內瑞拉特別總檢察長埃爾南
德斯(Jose Ignacio Hernández)近日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選後評
論文章聲稱,國際社會的壓力終究產生了一定的作用,特別是連與馬杜羅關係較密切的巴
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也批評他否決尤里斯參選資格之舉,而美國
亦在4月重啟對委內瑞拉的制裁。
埃爾南德斯認為,在國際社會注目的情況下,馬杜羅民望大幅落後的現象無法遮掩;甚至
有輿論指出,委內瑞拉全國選舉委員會連點票結果也沒有公布,反映馬杜羅在多重選舉操
縱下很可能實際得票數目仍遠低於岡薩雷斯。反對派領袖馬查多在選舉後堅稱,岡薩雷斯
的實際得票率達67%,大幅拋離馬杜羅的得票率(30%)。針對7月28日大選的爭議結果,
縱然反對派可能無法透過這次選舉直接推翻馬杜羅政權,但馬杜羅操縱選舉的陰謀已徹底
曝露在陽光底下。
美國、歐盟、英國、巴西和哥倫比亞均表示,除非委內瑞拉能夠透明公布驗票結果,否則
不會承認此次選舉的合法性。埃爾南德斯進一步指出,國際施壓是壯大委內瑞拉反對派聲
勢的關鍵,國際社會應持續向馬杜羅政權施壓以顯示與委內瑞拉人民同在的決心。
國際社會日後應如何應對馬杜羅政權
不過,有關國際社會應如何應對馬杜羅政權的爭辯,已是老掉牙的議題。在委內瑞拉問題
上,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委內瑞拉政制民主化。儘管委內瑞拉民主化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出兵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此,美國的委內瑞拉政策辯論,很多時候集中在是否應制
裁委內瑞拉和制裁委內瑞拉的力道。
對美國而言,委內瑞拉問題的困局是,不論對它實施還是放寬制裁,都會被批評成效不彰
。支持和批判制裁的人,也會找到自圓其說的辯解。
拜登政府之所以試圖放寬制裁委內瑞拉、利誘馬杜羅從善如流,是因為以制裁手段推翻獨
裁政權的成效早已備受質疑。美式制裁固然對受制裁的國家造成巨大損失,但這種懲罰手
段至今甚少完全達到原定的目標。制裁只會傷害委內瑞拉平民,卻無法扳倒馬杜羅,看穿
制裁威力極限的獨裁者自然沒有把它放在眼內。再者,美國不時以重啟制裁作威脅,馬杜
羅很可能早已不相信美國會永久或是長期撤銷制裁。
另外,美國資深記者Farah Stockman今年4月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分析,當美國
政府實施制裁後,便難以在沒有換取任何政治成果前撤銷制裁,這也是拜登政府急於要求
馬杜羅承諾舉行公平選舉的主因。尤有甚者,制裁委內瑞拉,只會讓其與俄羅斯、中國和
伊朗關係更為密切。
亦有些批評強硬制裁委內瑞拉的意見認為,委內瑞拉作為全球石油儲存量最龐大的國家,
出口數目最多的卻是難民而非石油。背後的原因,是美國的制裁導致委內瑞拉一貧如洗,
受害的平民只好冒險逃離家園尋找一線生機。
支持制裁的陣營則反駁指稱,正因為美國政府軟弱易受動搖而放寬對委內瑞拉的制裁,讓
對方得到喘息的機會,制裁的成效才會不彰。美國政府應徹底摒棄馬杜羅政權會受利誘而
願意放權讓利的天真幻想,堅持強硬制裁直至委內瑞拉威權政體倒台為止。
誠然,委內瑞拉的能源對全球局勢而言並非無關痛癢,但若然委內瑞拉的政治邁向民主化
,西方的能源公司可以向其輸出先進的能源提煉技術,不愁委國出產不了豐富的能源。反
之,若然為了緩解全球能源危機而向馬杜羅獨裁政府妥協,只是非常短視的政策,加上委
內瑞拉空有龐大的能源儲備,卻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大幅提升產油量,因此若向馬杜羅
政權讓步,既會賠上道德聲譽,也換不到多大的利益。
部分批評者更譴責,拜登放寬制裁委內瑞拉的決定只是往馬杜羅獨裁者的臉上貼金,使他
更加有恃無恐。事實上,馬杜羅在拜登暫緩制裁不久後便發動公投通過同意武力入侵鄰國
蓋亞那(Guyana)。有評論憂慮,馬杜羅想仿傚普丁,發動另一場侵略戰爭。
還有些評論強調,查維茲和馬杜羅長期的獨裁統治,才是造成委內瑞拉難民危機的主因。
即使美國放寬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大量委內瑞拉平民亦會因其他原因而選擇逃離家園
。馬杜羅勝出2024年委內瑞拉總統選舉的結果,可能導致新一波委內瑞拉難民危機迅速湧
現。另有選後評論認為,儘管早有跡象顯示委內瑞拉難民危機將在選舉結束後加劇,但國
際社會至今仍未有應對的良方。
由於拜登政府認為委內瑞拉未有兌現落實公平選舉的承諾,因此美國在今年4月18日已恢
復原本在去年10月18日放寬的經濟制裁。近日馬杜羅在重重操縱選舉的情況下才能勉強勝
出,相關結果自然亦難以得到廣泛的國際承認。美國、歐盟和英國短期內難有放寬制裁委
內瑞拉的空間。不過,馬杜羅對此同樣有恃無恐,原因是美國只不過是恢復原有的經濟制
裁,這一點早已被證實不足以動搖馬杜羅的獨裁地位。
更何況,這個結果亦為拜登政府帶來一定程度的尷尬。畢竟,美方是在寄望委內瑞拉難民
減少湧入美國和其石油協助穩定全球油價的前提下,嘗試與馬杜羅政權溝通磋商,如今所
有微調委內瑞拉政策的願景悉數落空。馬杜羅再一次向外界顯示,他寧願犧牲委內瑞拉的
經濟發展和選舉認受性也要力保權位。
委內瑞拉反對派何去何從
接下來,以馬查多為首的留守委內瑞拉反對派須思考如何回應。《金融時報》7月31日的
社評稱讚委內瑞拉反對派在選舉前後也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勇氣和克制。不過,停留在這個
層面明顯不足以令委內瑞拉爭取到民主化的成果。從現實政治的角度而言,反對派難以循
目前委內瑞拉國內外的制度規則挑戰選舉結果。2013年,反對派總統候選人卡普利萊斯(
Henrique Capriles)以差微幅度輸掉大選後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並聲稱選舉舞弊證據確
鑿而要求重新驗票。當時馬杜羅甚至聲稱願意接受驗票覆核,但委內瑞拉全國選舉委員會
和最高法院皆拒絕接受卡普利萊斯的申訴。
固然,國際性政府組織也對馬杜羅政權在委內瑞拉境內外的惡行記錄在案。比方說,從
2019年開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要透過實況調查團記錄委內瑞拉嚴重侵犯人權的事例。
又例如,2021年,國際刑事法院對委內瑞拉疑似犯下反人類罪行展開調查。可是,國際性
政府組織鮮有具成效的實質行動,讓惡貫滿盈的獨裁者繩之以法。
全國選舉委員會公布選舉結果後,大批反對馬杜羅繼續執政的選民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馬
查多會否呼籲民眾升級示威行動以至號召一場革命,將會成為事態發展的其中一個焦點。
馬杜羅唯一擔心的是委內瑞拉國內人民成功起義推翻他的獨裁政權。但是,委內瑞拉民眾
是否願意在武裝力量處於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再次戰鬥,仍是未知之數。
無論如何,委內瑞拉的局勢惡化,是近年全球民主倒退潮爆發的一大先兆。如果馬杜羅能
夠能夠鎮壓反對派示威並順利連任,那將向整個世界傳播危險訊息:「獨裁者幾乎不會因
破壞人權自由而受到任何實質懲罰。」
責任編輯/賴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