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1-22 07:28:00標題: 特朗普上任首日 簽令退出世衛
同再退《巴黎協定》 恐致乏資源應對疾病阻遏暖化
新聞來源: https://is.gd/2oFMnh
https://i.imgur.com/61DSVfg.jpeg
【明報專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20日)就職重返白宮首天簽署約200項行政命令、備忘錄和公告,
大部分關乎美國內政,也有牽涉第三國乃至全球的決定。其中他以節省國庫支出等理由,
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亦宣布進入「國家
能源緊急狀態」放寬化石燃料生產。這3項決定很可能導致世衛缺乏人手資金追蹤應對疾
病、衝擊全球遏止暖化的努力和影響能源價格,觸發美國國內外爭議。
對於美方退出《巴黎協定》,北京昨表示中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行動一以貫之。
特朗普周一宣誓再任總統後,前往轉播典禮的第一資本體育館,在觀禮民眾面前簽署首批
行政命令,使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及推翻拜登任內簽發的78項行政命令等。待他返回白
宮橢圓形辦公室,再簽了宣布美國退出世衛及赦免參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騷亂」被
起訴和定罪者等行政命令。
美世衛最大捐款國 指中國捐太少「不公」
特朗普決定退出世衛,要求聯邦政府暫停向世衛提供資金、支持和資源。他批評世衛對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等全球衛生危機「處理不當」,又「未能採取急需的改
革」,無法證明不受成員國的政治影響,卻要求美國「支付不公平巨款」,反之中國捐款
則太少。特朗普上次執政時已批評世衛過分「以中國為中心」,2020年7月6日向聯合國和
世衛正式發出退會通知,至拜登政府上台喊停。
美國正式退出世衛,須提早一年通知,並支付所有未支付的費用。世衛目前的一年預算為
68.3億美元(約532億港元),取自196個成員國的會費和自願捐款。美國是其最大捐款國
,會費2.61億美元;中國第二,為1.81億美元。
特朗普前天亦簽署了行政命令要美國退出他稱為「不公平而片面」的《巴黎協定》,稱此
舉可節省政府1萬億美元。他說:「在中國肆意排污底下,美國不會(受環保規定限制)
自毁工業。」特朗普在上一任期曾使美國於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該協定,至拜登2021
年上任後重新加入。
頒「國家能源緊急狀態」 恐加劇污染影響油價
特朗普還簽了行政命令宣布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聯邦政府機構有權動用應急權加
快能源生產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又鼓勵在聯邦政府土地和水域勘探能源和生產。「國家
能源緊急狀態」將使聯邦政府能夠大減能源項目的審批要求,加快發電廠建設,並放寬對
化石燃料出口的限制。此舉除了加劇污染,亦將影響全球能源價格。
多國環保組織嚴厲批評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在例
行記者會表示,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世衛,世衛「只應加強不應削弱」。對於美方退出《
巴黎協定》,郭嘉昆說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和行動一以貫之,中方將與各方共同推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特赦國會騷亂者 下月擬徵墨加25%關稅
另外,特朗普為「糾正國家不公正並促進和解」,周一簽行政命令給參與「國會山莊騷亂
」約1500名被告赦罪或減刑。國會山莊騷亂死者家屬抨擊特朗普「不理解別人的痛苦或苦
難」、「美國現在沒有法治」。民主黨的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稱是「對司法制度的極大侮
辱」。
特朗普還通過行政命令宣布美墨邊境緊急狀態、30天後正式撤銷非法入境或持臨時簽證者
在美國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權」等,部分已受法律挑戰。此外,他預告可能於2月1日對
墨西哥和加拿大實施25%關稅。此消息使墨西哥披索和加元兌美元的匯率應聲下跌。
(ABC、CNN、CBS、BBC、NBC、新華社)
TikTok「續命」75天 拒售半或徵100%關稅 中國外交部:盼美認真傾聽理性聲音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20日)就職後簽署行政命令,其中一項是下令司法部長75天內不得
執行短片分享平台TikTok「不賣就禁」法律,並警告若中國拒絕將TikTok一半控制權售予
美國公司,會對中國徵收最高達100%關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日回應特朗普希望
美企擁有一半TikTok股權時表示,希望美方能夠認真傾聽理性的聲音,為各國的市場主體
在美國的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的TikTok「不賣就禁用」法案原於周日(19日)生效,特朗普周一上台
首天為TikTok「續命」75天,稱好讓其政府有機會決定針對TikTok採取適當行動。在相關
行政命令下,司法部長須發信給蘋果、Google、甲骨文等與TikTok合作的企業,說明在暫
緩執行禁令期間,它們繼續上架或更新TikTok應用程式不會面對法律責任。
巴拿馬港口公司隸屬長和
此外,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重申要「取回」巴拿馬運河。巴拿馬當局周一表示,已派出審
計人員前往巴拿馬港口公司當地辦公室,以「確保公共資源效率和透明運用」。巴拿馬港
口公司隸屬於總部位於香港的長江和記實業,負責管理和營運運河兩個重要港口。
(金融時報、中央社)
科技大亨紛坐「靚位」
https://i.imgur.com/jWsYCHg.jpeg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前排右起)、Google行政總裁皮查伊、亞馬遜老闆貝索斯及未婚
妻、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及太太,同場出現在特朗普的總統就職禮。(法新社)
「特朗普2.0」總統就職禮,包括Tesla馬斯克、Meta朱克伯格、亞馬遜貝索斯等富豪被安
排坐在舞台上顯眼位置,科技大亨在當今美國政壇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蘋果公司
行政總裁庫克、Google行政總裁皮查伊也是座上賓。儘管TikTok在美國前景不明,行政總
裁周受資仍被安排坐在舞台區後排位置。自從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美國科技界巨頭對他
的態度與8年前敬而遠之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語。
(法新社)
梅拉尼婭帽遮半臉搶鏡
https://i.imgur.com/Mx1Mj27.jpeg
特朗普周一欲親吻太太臉頰時被帽子阻擋,只能給太太一個「空吻」。(路透社)
特朗普宣誓就職,梅拉尼婭再成為第一夫人。她在特朗普就職禮的一身打扮成為焦點,尤
其頭上一頂圓邊帽遮住了上半邊臉,而她的一身軍裝風格深藍色外套亦是話題。特朗普周
一步入國會大樓圓形大廳準備宣誓前欲親吻太太臉頰,額頭卻碰着太太帽子的大圓邊,令
他無法親吻,只能給太太一個「空吻」。
(法新社)
伴奏出問題 鄉謠天后清唱救場
https://i.imgur.com/2Z07sH4.jpeg
特朗普周一的總統就職禮發生小插曲,事緣鄉謠天后Carrie Underwood(中)演唱Ameri-
ca the Beautiful(《美哉美國》)時,伴奏出問題令全場呆站近兩分鐘,一度出現靜默
空等的尷尬時刻,幸好Carrie Underwood展現歌唱實力,在無伴奏下清唱救場,獲得滿堂
喝采,拜登等嘉賓亦跟唱和應。
(路透社、中央社)
───────────────────────────────────────
魯比奧國務卿任命一致通過 參院提名投票99:0 兩黨齊撐
https://is.gd/0zQU2e
【明報專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20日)就職後數小時,參議院以99:0票一致通過確認魯比奧出任
國務卿,意味對華立場鷹派的他獲得共和民主兩黨支持,亦令他成為首名獲參議院確認的
特朗普內閣高官。
參議院雖由共和黨控制,但這一「壓倒性的兩黨投票結果」代表魯比奧(Marco Rubio)
也受到民主黨人歡迎,多名民主黨參議員更形容魯比奧為「朋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
會民主黨議員沙欣說,鑑於目前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盡快填補國務卿一職對美國利益很
重要,「但我相信他(魯比奧)有能力、知識和資格擔任國務卿」。該委員會主席里什也
同意應迅速通過魯比奧的提名,「從中國到俄羅斯,朝鮮到伊朗,敵對勢力已經形成一個
旨在削弱美國的威權軸心……我們需要像魯比奧這樣有原則、行動主導的首席外交官來應
對他們」。
53歲的魯比奧對華立場強硬,先後因新疆、香港問題,兩度遭北京制裁。上周在參議院確
認提名聽證會上,指摘中國通過「撒謊、欺騙、黑客攻擊和盜竊,獲取全球超級大國地位
」,而且「漠視履行大國的義務和責任」,並稱中國是美國有史以來面對的最強大和危險
敵手。對於俄烏戰爭,魯比奧表示,烏克蘭能恢復到2022年俄軍入侵前邊界的想法不切實
際,認為俄烏雙方都要作出一些讓步以結束戰爭。
指烏恢復俄入侵前邊界不實際
北京昨被問到中方會否取消對魯比奧的制裁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表示,中方將堅定維
護國家利益,同時中美兩國高層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
魯比奧周二開始工作,並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外長會面。該對話機制由美國、澳洲
、印度和日本組成。
(法新社、CNN)
───────────────────────────────────────
川普就職首日發布哪些重要政令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21/n14418689.htm
大紀元 記者陳霆 綜合報導
川普(特朗普)週一(1月20日)宣誓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藉就職演說與快速簽署數十
道行政令、公告,大幅翻轉拜登政府諸多政策,包含下令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世
衛組織,並暫緩TikTok禁令75天等。
綜合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以及白宮網站上的聲明(鏈接),以下
是川普就職首日,所發出的重要政令與各種宣示。
重要政令一覽
川普就任後幾小時內簽署行政命令、公告,並扭轉至少78項拜登政府的政策,重要者包括
:
1. 退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ccord)。
2. 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
3. 延後75天執行TikTok「不賣就禁」法律。
4. 結束所有與2021年1月6日國會騷亂相關的案件,包含赦免1,500名參與違規行為者,同
時對14名仍在服刑的人減刑。這項行動也結束了司法部數百起尚在調查中的相關案件。
5. 簽署10項行政行動,以加強邊境安全、打擊非法移民。包含宣布美國南部邊境進入國
家緊急狀態、終止出生公民權、將販毒集團列為境外恐怖組織,以及停止使用CBP One手
機應用程序、恢復「留在墨西哥」政策、終止「抓了就放」的做法、再次開始建造邊境牆
等。
6. 取消對跨性別者保護,終止聯邦政府的多元、平等及包容(DEI)計劃。
7. 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放寬石油、天然氣生產的監督管理,特別是讓阿拉斯加擴大
化石燃料生產。
8. 停止離岸風電擴張。
9. 在新政府人員進入情況前,凍結聯邦招聘,僅軍隊與少數機構除外。
10. 取消聯邦公務人員居家與遠端辦公,即刻返回辦公室辦公。
11. 將美國數位服務局(United States Digital Service)重組為「美國政府效率部」
(United States DOGE Service),並指示該機構對聯邦使用的軟件,進行徹底改革,以
「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效率和生產力」。行政令還指示,聯邦機構必須各自成立DOGE團隊
,團隊通常必須包括一名負責人、一名工程師、一名人力資源專家和一名律師。
12. 開發阿拉斯加豐富且大部分未開發的天然資源,其中包括能源、礦產、木材和海鮮。
13. 重新評估並調整美國對外援助,暫停美國對外援助90天,以待審查。
14. 恢復死刑,以保障公共安全。
15. 指示聯邦政府各機構,根據適用的法律向美國人民提供減免,幫助美國家庭應對生活
成本危機。
16. 結束聯邦政府的武器化。
重要宣示一覽
1. 川普表示,2月1日起將對墨西哥、加拿大的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
2. 強調將儘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結束俄烏戰爭。
3. 宣布終止多元性別,即日起美國政府的正式政策將只有男女兩種性別。
4. 重申收回巴拿馬運河。
5. 矢言在2029年1月卸任前將美國人送上火星。
6. 川普重新命名美國地標,以「紀念美國的偉大」,包括將美國最高峰重新改為麥金利
峰,前總統奧巴馬於2015年將其重新命名為德納利峰,以向該地區的原住民致敬。川普也
將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更名美洲灣(Gulf of America),以認可墨西哥灣對美
國經濟的貢獻。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川普基於三原因 晶片法可能保留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506182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引發各界憂心晶片法的未來,但產業觀察家指出,川普基於三個原
因將保留晶片法,而且2020年台積電(2330)首度宣布美國設廠計畫時,川普也大力支持
。
業界認為,若川普保留晶片法,對台積電、環球晶等赴美設廠的台灣半導體廠而言,將有
正面助益。
福斯新聞報導,川普在去年11月大選前,便抨擊晶片法的內容很糟,暗示將以加徵關稅為
手段,迫使企業到美國設廠,後來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也說,可能試圖撤銷晶片法,但之
後迅速收回這番言論。
不過,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巴爾菲德(Claude Barfield)指出,晶片
法擁有共和黨籍眾議員的強力支持,尤其是在晶片法支持新設施與就業的州。
產業觀察家預期,「川普2.0」時代將保留晶片法。加圖研究所(Cato)一般經濟學與貿
易副總裁林奇寇姆(Scott Lincicome)認為,川普政府不太可能大幅調整晶片法,猜測
可能會稍微調整執行方式,「回想2020年台積電首度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設廠時,川普大為
喝采」,川普第一任政府便已在幕後醞釀支持台積電的設廠計畫。
林奇寇姆點出川普2.0會維持晶片法的原因包括,川普有半導體生產回流美國的目標、在
美國製造晶片所涉及的國安利益、以及晶片建廠計畫都位於具政治重要地位的州。
───────────────────────────────────────
那些川普不做的事 更令人憂心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77/8506273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川普宣誓就職美國總統,他宣稱美國衰退期已結束,黃金時代即將開啟。他的就職典禮的
確金光閃閃,全球富豪榜前五名有四人出席觀禮,總身家超過一兆美元,其中幾位平常王
不見王甚至不對盤,昭告錢權結合邁向新紀元。
川普在華府國會山莊內的圓形大廳宣誓就職。座位有限,科技巨擘都坐在距離舞台較近的
位子,基本上跟前任正副總統平起平坐。
以「廿一世紀資本論」聞名國際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表示:「這麼多富豪同時出現在總
統就職典禮,是很獨特的歷史經驗。」
馬斯克不用多說,斥資二點七七億美元資助川普重返白宮,他曾是拜登的支持者。曾因川
普散播二○二○大選舞弊論及煽動國會山莊暴動案而將其下架的祖克柏,在川普就職前送
上大禮,中止旗下各社群平台的事實查核機制。身兼華盛頓郵報老闆的貝佐斯,在川普第
一任時頻頻隔空交火,這次以保持中立為名,下令扣住支持賀錦麗社論,揚棄華郵數十年
傳統。
歐洲首富LVMH老闆阿諾特、印度首富安巴尼緊鄰在後,蘋果執行長庫克也捐了一百萬美元
贊助就職典禮,這彷彿是科技大亨入場券低消。川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財政部長
貝森特,本身就是億萬富豪。盧特尼克解釋:「川普本人就是權力」。
歷任美國總統很少有人像川普這樣強勢。川普就職後開始簽署行政命令,作秀意味十足。
拜登的七十八項行政命令遭川普撤銷,嚴管邊界、移民、性別,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世界衛生組織也不玩了。
簡單說,川普不做的,像是不理全球暖化、不參與全球公衛體系、廢止性別多元,對全球
的衝擊,比他正面表列要做的事更令人憂心。
───────────────────────────────────────
川普上任未對大陸加關稅 外媒:兩國有望重啟關係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77/8506191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https://i.imgur.com/ER9ScTW.jpeg
美國總統川普在就職首日表示,計劃2月1日前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最高25%的關稅,並
再次強調他認為這兩個鄰國縱容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國。然而,川普並未立即宣布對中國大
陸祭出關稅措施,僅指示政府要處理全球的不公平貿易措施,並調查北京是否仍遵守他上
次任期內所簽署的協議。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這意外給了北京喘息機會。
川普20日結束就職日程序後,即回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在競選期間
,川普不斷揚言要對陸製產品加徵約60%關稅,還表示因北京未能阻止毒品「大量流入」
美國,而提高徵收10%的關稅。但在橢圓形辦公室的記者會上,他表示計畫2月1日前對墨
西哥和加拿大課徵最高25%的關稅,卻未宣布對大陸加徵關稅,還說「我們將與習近平主
席開會,通電話」。川普並補充說,他已受邀訪問中國大陸,但沒有證實他是否計劃進行
這樣的訪問。
歐盟也成川普的箭靶。他說,歐盟對美國享有貿易順差,威脅歐盟若不購買更多美國石油
,將對歐盟課徵關稅,「他們不買我們的汽車,不買我們的農產品,他們幾乎不買任何東
西;但我們買他們的汽車,並買他們的農產品。因此我們的作法是實施關稅,或他們必須
購買我們的石油」。
川普另外簽署一項命令,要求內閣成員解決全球範圍內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調查中國大
陸對他第一任內所達成經貿協議的遵守情況。根據彭博取得的一份尚未公開的背景說明文
件(fact sheet),川普所下達的指示,目的在「扭轉全球化和忽視美國貿易政策所導致
的破壞性影響」。文件中還要求聯邦各機構解決其他國家的貨幣操縱問題。
彭博資訊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川普上任首日並未立即針對北京,反映出這位新總統轉向
談判模式,並希望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妥別的協議。路透則說,川普暫緩對大陸課徵
關稅,代表兩國有望透過談判,重啟關係。不過,也有知情人士警告,川普經常說變就變
,仍可能決定重新推進原定針對中國大陸的計畫,況且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已表明,關稅即
將上路。
───────────────────────────────────────
川普任命的大員們 對華立場一次看
https://p.dw.com/p/4pRN7
德國之聲
川普提名的領導班子包括幾位同中國交往頗多的人士,他們各自的對華態度大不相同,比
如盧比奧和馬斯克。鑑於川普總統上任第一天未宣佈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似乎是為談判
留下空間。
馬斯克:可能成為中美溝通的關鍵人物
馬斯克受川普任命成立並領導一個旨在打造更高效政府的諮詢機構(DOGE)。不可忽視的
是,他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商業利益,作為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多年來與中國領導
層建立了密切聯繫。
儘管馬斯克並非川普內閣的成員,但這位出生於南非的億萬富翁可能成為華府與北京之間
進行溝通的關鍵人物。1月20日,馬斯克在華盛頓會見了前來參加川普就職典禮的中國國
家副主席韓正。
特斯拉於2019年在上海建立了超級工廠,並因此從中國政府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補貼、貸
款和稅收優惠。一般認為,這對通常面臨市場准入限制的外國公司來說實屬罕見。但馬斯
克的其他企業包括商業火箭和衛星公司SpaceX以及社交媒體平台X,均被北京視為「安全
風險」而關在大門之外。
此外,他的母親梅耶‧馬斯克(Maye Musk)曾為多個中國品牌拍攝廣告,在中國社交媒
體上頗具影響力,聲稱自己「幾乎每個月」都會訪問中國。
大衛‧佩杜:務實且有在香港工作經歷
佩杜(David Perdue)曾擔任佐治亞州共和黨參議員(2015-2021),川普就任前已提名
他接任下一界美國駐華大使。在其長達40年的高管生涯中,佩杜也曾在香港居住過一段時
間。
美國有民主黨人士批評稱,佩杜在體育用品公司銳步(Reebok)任職期間,推動生產流程
外包並將美國製造業崗位轉到亞洲。而這種做法恰恰是川普嚴厲指責並決意糾正的。
一些中國分析人士對這位候任大使表示期待,認為其在亞洲工作的經驗以及務實的聲譽能
夠為穩定緊張的美中關係做出貢獻。
儘管如此,佩杜在擔任參議員期間,對中國在貿易、人權和國防問題上進行批評,指責北
京加速軍事擴張以及導致美國製造業崗位流失。他後來支持川普對超過3000億美元的中國
商品加徵關稅。
霍華德‧魯特尼克:跟中國商務關係深厚
川普提名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為美國商務部長。魯特尼克是位於華爾街的金融經
紀公司坎托‧菲茨傑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首席執行官,是關稅政策的極大支持
者。
然而,因其領導的公司與中國有業務往來,魯特尼克的提名受到格外關注。他的一家名為
BCG的集團與中國國有企業中誠信托(China Credit Trust)共同擁有一家合資公司;他
任職的坎托‧菲茨傑拉德在香港設有辦事處,並在2023年替中國生物科技公司Adlai
Nortye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承銷首次公開募股(IPO)。
批評人士指出,魯特尼克與中國的金融聯繫,讓人有理由懷疑在監管美國對華技術出口時
,他是否受到北京的不當影響。華盛頓擔心美國的敏感技術可能被中國用於軍事用途。
魯特尼克自己表示,如果他的提名獲得確認,他將辭去在坎托‧菲茨傑拉德和BCG集團的
職務。
邁克‧沃爾茨:近期表現出一定的妥協姿態
沃爾茨(Mike Waltz)即將擔任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這名陸軍特種部隊的退役軍人
長期以來對中國持強硬立場。他曾因中國的人權記錄推動美國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
本月早些時候他表示,作為華盛頓印太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將繼續加強在地區的安
全聯盟,並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不過,路透社注意到,本周沃爾茨似乎表現出一定的妥
協姿態。他沒有完全排除TikTok繼續被中國擁有的可能性,提出可以建立一道「防火牆,
以確保數據在美國境內受到保護」。
馬可‧盧比奧:被中國兩次制裁
弗羅里達州前資深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是對中國最為強硬的批評者之一,因譴
責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族踐踏人權以及在香港鎮壓民主行動,北京宣布兩次對其制裁。周
一(1月20日)他作為新任國務卿的提名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受到全體通過。
目前尚不清楚,一旦盧比奧上任新職,北京是否解除對他的制裁,而制裁條款包括禁止他
前往中國旅行。
盧比奧是2021年《預防維吾爾被強迫勞動法案》的共同發起人。路透社寫道,該法案實際
上禁止了大多數來自新疆的進口商品。最近,他又將北京描述為對美國安全構成「最大威
脅」,並警告道,不能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有主導地位。
(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