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zboy (tzboy)
2025-01-08 07:58:16第廿七回 佛說三業,貪嗔痴是病;眾修五倫,仁慈智能醫。
歲次:甲子年八月十三日
[1984年9月1日]
濟公活佛 降
詩曰
三毒貪嗔痴業深。不除六道道消沉。
彌陀雖有千千願。南海找無觀世音。
濟佛:三毒貪嗔痴是世人的通病,這種慢性毒病傳染性甚高,許多人犯了此病,
卻不知對症下藥,所以百病叢生。三毒即是三業→身口意,一個人三業不淨,
即不能畢業(消業,結業),妄想昇天堂等於夢想。一個留級生如不趕快努力,
別人已更上一層樓,自己只有仰天長嘆的份兒,說來真是可憐。
諸生在扶鸞前誥誦︰淨三業神咒,其妙用無窮,若只口誦不知其意,則收效較微,
如能知行合一,不但有保身作用,甚可進道,所以吾今特將淨三業神咒解釋一遍。
一●身中諸內境→有云;宇宙為一大週天,人身為一小週天。天有十二重天,
而人有十二重樓;天有一年三百六十日,人有三百六十骨節;天有八萬四千星宿,
人有八萬四千毫毛孔竅;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天有五行,人有五臟,
天有日,月,星辰三寶,人有精氣神三寶...等,故天不大於人,人不小於天,
人類與字宙正體本是一體,在渺冥中正有靈感與氣息相通。
天地之四時運行不殆,萬物之生發化育,此皆為無形大道之大德之用,宇宙之大與奧妙,
無非此不可名相之道。所生化,週遍虛空及法界,不可窮知,不可窮盡。而人之自性,
即為人之本體,此靈性散發全身,週遍內境,全身細胞,臟腑,器官,神經,無所不至,
構成一個活生生而完整卻與大宇宙相應的人體,正猶如大道生化如此奧妙而偉大之宇宙
與萬物也。此即身中諸內境之妙也。
二●三萬六千神→一個人之元神(自性)既散發週遍全身,便可化育全身中之諸內境,
使四肢五官,臟腑百官等運作正常,發育健全,此即一本而生化萬殊,是為眾妙之門也。
猶如一個主帥之下,統御無數之兵將,各守崗位運作,故做事方能口到,手到,心到,
不致脫節,將此無數神兵,統合一週為三百六十度圓滿,強名為三萬六千神。
道家有所謂三魂七魄,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實為千萬神明細胞
神經活動在人體之中。一旦精傷氣絕,神離軀體,即是死亡。故人平常要對自身神靈
做禮拜,保持問心無愧:心靜而魂魄守舍,才能使三萬六千神更健康,更有威力,
否則邪氣侵入,正神遠離人體,便產生疾病了。
楊生:恩師已將身中諸內境,三萬六千神解說完畢,真是不解不知其意呢!
一個人身內有三萬六千神,人身不愧是個神仙府!相信如果能好好供養這三萬六千神,
不作愧對神明的事情,那麼三萬六千神是個大護法,人行正道。正神擁護,
不怕不成神呢。
濟佛:正是!神佛不遠,靈山在此,悟之能得,如三萬六千神,已駐自身,若知朝拜,
不作虧心,自然神仙有份了。繼續說法。
三●動作履行藏→自性用於眼,則為眼識,用於耳,則為耳識,鼻,舌,身,意等識,
亦復如是。無論行,住,坐,臥,乃皆為此性之用,發而皆中節,此謂之道,竅。
一如天地之運轉。四時(春夏秋冬)之運作等,亦皆是此大道之妙用也。
此不可名相之性,生發於人身,可為萬事,可成萬德,學佛修道,慈悲喜捨,參贊天地
之化育,故一個人皈依鸞門參鸞學道,所要求的規範,不僅限於廟堂之中,不論行動
工作時,行走休息時,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須臾不離道德觀念,使自性所生發之
萬德合於大道所生發之大德,一氣相通,一以貫之。此道與性,雖不可聞,不可視,
然萬物之生發消長,與人之行住坐臥喜怒哀樂等,乃皆為其之用,雖渺冥不可測,
卻是空中妙有,無常之中,而有真常在焉,故言︰動作履行藏。
四●前劫並後業→人之元靈本由無極而生,佛經云︰無始劫以來,其意相同。此無極,
即是無有時間,空間等之對待名相,易言之,即是無有名相對待之絕對也。
而天地始肇,無極孕化太極後,便落於形相對待之相對矣,猶如有天必有地,
有高必有低,有善必有惡,有生必有死。等,即是相對之現象界也。
而人之自性,本是無可名相,渺渺冥冥,超脫相對,現象界之一切名相,乃無有時間
,空間之相對待,而超越時空,歷劫常住不壞也。了解此一絕對之無極後,
前劫即謂無始劫以前,後業即謂久遠劫以後,從無限的過去,現在,到未來。
甚至永遠,不論何時何地,做何事業。造何業力,三萬六千神(元神,自性)永遠追隨
在爾左右,形影不離也。
●願我身自在→經云︰了悟猶如夜得燈。無窗暗室忽開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
此身。茫茫業海,苦惱無邊,唯願皈依我佛,誓登彼岸;故學佛修道,應是皆以證悟解脫
自在為目標。一個人不論行住坐臥,今生後世,若要心神自在,唯有不虧心作事:
皈依正道,早登覺路,遠離邪惡,步上光明之道,方為究竟,久之,身中內境諸神
常清常淨,常明真道,時時觀此自在菩薩,無有顛倒,掛礙,自然自在,則能配證神仙,
可參佛道也。
楊生:恩師說完動作履行藏,前劫並後業,願我身自在。弟子覺得修行者,
不論在動作時,履行時,臥藏時,心中一定要存看神明在,才不會做黑暗事(虧心事),
如此歷經千劫萬世,我身自在,雖然半夜鬼來敲門,當我們打開門時,鬼跟一看是敲錯門
,還會向我們道歉,賠不是呢!
濟佛:前劫已過,後業未來,因果循環,報償不差,世人且要小心注意,不要前生債
未還,今生又虧本,缺德(欠債),來世的後業更難了斷,可怕!可怕!繼續說法。
五●常住三寶中→佛有三寶,曰︰佛,法,僧,道有三寶,曰︰道,經,師,人有三寶,
曰︰精,氣,神。學佛修道者宜常持戒,定,慧,禮佛,法,僧,守精,氣,神,遵道,
經,師,悟關,訣,印,久之,業障日減,靈光日增,氣定神明,大益身心,
可入究竟法門,常住真常也。
六●當於劫壞時→人身乃四大假合,因緣和合而生,一旦無常來臨,四大分散,
再強壯的身體,也是土崩瓦解,盡歸塵土,而縱然天地悠悠長久,然卻亦有壞滅之時,
因世界之成,乃器世界先成,有情世界次成;天地之壞,乃有情世界先壞,器世界次壞,
凡十方三世一切世界,皆須歷成,住,壞,空四大劫,而在第六十四大劫後,
色界四禪天以下,乃悉皆依次壞滅,此即凡有形有相之跡者,合還本返原,均沒為烏有。
以人生而言,生離死別,病苦怨憎等充滿一身,加以水,火,刀,兵,疫等災厄臨身,
亦稱為劫。以壽命而言,死亡一劫更是人之一大劫,然在種種逆境中魔難來襲,
當要靜心忍性,不可萌退道之心,人若有修,不怕無常,一旦劫來體壞,
心靈反而健全平安,故劫數影響不了自由逍遙的心靈,正是脫離五行,跳出三界外之人,
才能達到劫壞而真我不壞也。
七●我身常不滅→人之靈性乃先天地而生,後天地不滅,故劫數壽限是世間法,
道心佛性方是出世間真種子。一個學佛修道者,當他嚐受盡各種磨煉苦修之後,
正當劫壞身毀歸空時,正疑前進無路,豈知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正是真常法身顯相,
道人出現時刻,此身已不再是凡胎肉身,而是莊嚴佛身,去掉了臭皮囊的束縛,
正可以遨遊三界內外,解脫六道輪迴也。
八●頌此真文時→即誦唸此神咒之時。人能虔持經咒,日積月累,身體力行,
不但可發大威力,神咒力,更可以經此悟入真常之道,尋得真我,故稱曰︰真文。
九●身心口業皆清淨→六趣極趣,緣於造業,凡夫造業,緣於此心妄惑,對境顛倒事理,
妄惑為因,造業為緣,而受報為果。一個人既然了解三業的可怕,必知遠邪避禍,
不敢再造身口心(意)業,遠離十惡八邪,不染諸塵,乃得入佛地,如此三業淨了,
解諸掛礙,得湧無量無邊法喜也。
十●急急如律令→世人們!快快!這三種邪業趕快遠離它,這像法律章程命令,
一旦犯之,牢獄刑罰難免,如墜森羅地獄,豈能超生極樂。這也是你良心的神,
自家的佛在命令你快快改過,否則已經來不及了。再者,急急如律令乃是臨法事時
對神界之一種催促咒語,含有請神之意,故凡練習經咒時,以默誦而不唸出此句為佳。
楊生:恩師又說了︰常住三寶中,當於劫壞時我身常不滅,頒此真文時,身心口業皆清淨
,急急如律令︰常住三寶,可以說是修養道,德,心,人能守道德,心住其中,
如居寶屋,在那萬劫千難到來時,我身有佛光擁護,如金剛護法,不生不滅,
任劫毀永在,正如善德散發芬芳的氣息,歷劫而不滅。世人當常誦此真文,
吐出身口意三業的濁氣,這要有火急速度,果斷智慧,才能成就的!
濟佛:淨三業神咒已解說完畢,楊生並在旁加以說明,淺白易懂。世人唸經咒要曉得經咒
內意,感應一定更為深切,迅速。三業是一個人的基本事業(人人會犯,容易犯),
因此要把三濁業改為三淨業,如此身口意各行正道,轉虧為盈,一定能得三寶而脫災劫,
證佛果了。今夜扶筆至此,世人勉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