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A Rose for Emily

作者: mandy14039 (Mandy Lu)   2010-01-17 14:57:11
這篇跟上一篇文一樣,都是贗品心得,以A Rose for Emily之名行The Lottery之實。在
老師提到The Lottery (應該是學期初吧) 的時候就上網看了,記得那時老師說這個故事
可以搭配 “A Rose for Emily,” or “A Yellow Wall Paper”一起閱讀,這些文本都
有瘋狂與令人震驚之勢。
The Lottery的結尾的確相當震撼,整個故事也有強烈的Irony,Lottery這個字在中文翻
為樂透,讓我已經被制約的將這個名詞與幸運連在一起,不過這個抽籤儀式的確也創造 "
被抽中者",只是抽中者竟然要被石頭打死!
每年選個社區(村莊)的居民被其他人打死,這種情節實在難以想像。不過我很快讀便感覺
到,拿石頭只是具體的行為,有多少的傳統、固定的文化行為可以像石頭一樣鋒利、傷人

Lottery是將每一個家族的名字先放到黑盒子裡,然後抽中的家族裡每一個成員再抽一張
紙,其中就有一個人會變成眾矢之的。黑盒子象徵的就是「遵循」傳統,文中的敘述 “
no one liked to upset even as much tradition as was represented by the black
box.” 每年都討論要把這個盒子換掉,最後卻無疾而終,大概也象徵著要把傳統廢掉,
卻也從來沒有誰真正的執行這件事 (即使這個傳統或許有很多人認為不合理) 。
於是我很自然的想起A Rose for Emily. 集體的力量真的可以殺死人,傳統不是惡,但堅
信文化、傳統不能變遷才是可怕之處。與Miss Emily不同的是,這裏的towns people都是
有可能被傳統殺死的人,他們並沒有社會位階的差異可以殺死一個舊社會的貴族。(所以
,Miss Emily比較像是那個黑盒子的角色吧。)
講到傳統,不禁想起暑假在舊金山時與一個約旦青年聊天的情形。我和他聊到我在書上總
是讀到中東女子沒有受到平等的待遇,而且跟不認識的男子聊天還會被殺死。他說,這不
是不公平,這是傳統,一個好丈夫應該要讓女子在家教養孩子。我問他,如果他的親妹妹
在學校與沒有血緣關係的男生講話,他會怎麼做?他很直接的回答:當然是殺了他。
聽到他回答的那麼直接,那麼自然,即使他這幾年都在美國受教育,但他依然認為這個傳
統是值得延續的。我大喊「It’s not fair, it’s not right!」的時候,他總是靜靜地
說,This is tradition.
“Why can’t traditions be changed?” I yelled.
“Tradition is tradition.” He replied.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後來跟我說,這位約旦年輕人本來有考慮要娶「聽說都很順從怪巧」
的Chinese(大概也跟傳統有關?) ,但是跟我認識之後,他就說還是取Arabian好了。
"It isn't fair, it isn't right,"也是故事中被抽中的Mrs. Hutchinson最後一句話,
然後眾人就繼續他們的殺戮。但是,Hutchinson家的其他成員,慶幸自己沒被抽中之際,
竟然不會傷心自己的母親、妻子就要被殺死,這不就像約旦人殺死自己的妹妹(只因為他
與一個男生講話)也不會有感覺,因為那是「應得的」,那是傳統。
於是Miss Emily死了,Mrs. Hutchinson死了,無數的女性死了。還有很多人,肩負傳統
的十字架,被釘死了,也再也沒有復活。
另外,那天Mrs. Hutchinson有點遲到Lottery的舉行,還說自己幸好趕上──多麼像The
Appointment in Samarra? 是命中注定他會趕上與死神的聚會嗎?
p.s.但是我想不出來為什麼小說用6/27當作Lottery舉辦日?是盛夏的Death and Lottery
有更強烈的Irony?
B98102091
(老師,您下學期沒開文學、動物與社會嗎?我找不到,大哭……)
作者: kaminatsuki (神無月)   2010-01-17 20:07:00
本篇應該標題要標雷或是防爆頁吧XD the lottery先知道結局就不好看了~X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