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軍 “道—成為—人”基督論

作者: df31 (DF-31)   2016-03-03 19:06:04
這篇是侯軍駁斥曾劭愷 大公教會正統論基督人性受造的文章,也登於《基督教思想評論
》17期。所以改期的《基督教思想評論》非常精彩。
大家可以看看侯軍這派人士是如何的“掰”神學。
當然,根據後軍所謂:"本人認為,聖子位格與人性的關係和聖子位格與神性的關係,兩者應該是同樣緊密且不可
割裂的,儘管人性是聖子後來取的,但這人性並不像一件被造的衣服可以“穿上”或“脫
下”。"我們可以看見他思想中"涅斯托主義"的遺毒.當然,拜占庭的李安迪(Leonatius)提出的"非位格化
(anhypostatize)"的教義似乎也是多餘的了.
oldfish
===============================================
“道—成為—人”基督論———兼回應《大公教會正統論基督人性受造》
侯軍
此文刊登於《基督教思想評論》17期
本文第一部分要討論與澄清的是早期教父的基督論哲學前設(以特土良為代表)。實際上
無論是“道—肉基督論”還是“道—人基督論”,它們都是受到柏拉圖二元論的影響。而
基督人性受造傳統恰是古典基督論及其哲學前設的產物。根據《聖經》,基督的“道成肉
身”既不是“道+被造肉身”也不是“道+被造的人”,而是“道—成為—人”。本文第
二部分是對《大公教
會正統論基督人性受造》一文的回應。基督人性是受造的還是永存的?這個“非此即彼”
的提問無助於我們對“道成肉身”的理解。因為道成肉身是獨一無二的事件,並不適合用
“創造/受造”的範疇來理解與描述基督的人性。《迦克墩信經》提供的是一個正統信仰
的範圍和空間,而非把道成肉身的細節全部說完。《聖經》從未明講基督的人性是受造的
,古代信經也沒有講。根據《聖經》以及《迦克墩信經》劃定的範圍對基督人性受造傳統
予以重審,不但不是背離,反倒是對迦克墩精神的繼承。
The first part of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presuppositions of
Christology of early Church Fathers, taking Tertullian as a representative.
Both "Word-flesh Christology" and "Word-man Christology" were influenced by
Platonic dualism. According to the Bible, the Incarnation of Christ is not
"Word+created flesh" or "Word+created man" but "Word became human being=
Jesus". The theory of created humanity of christ is a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ristology and its philosophical presupposi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aer is a response to the paper entitle "Christ Creaturely Humanity
According to the Orthodoxy of the Church" published in this issue of the
Review. This question is: Christ's humanity created or eternally
self-existence? I argue that this "either/or" question is not the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ness of Christ's incarnation. The category of
"create/created" is not appropriate to describe.
第一部分
教父時代的主流基督論模式有兩個,一個是亞曆山大學派的“道—肉”(Word-Fresh)基
督論,一個是安提阿學派的“道—人”(Word-man)基督論。
“道—肉”基督論的模式是“道+身體=耶穌”;“道—人”基督論的模式是“道+人=
耶穌”。
“道—肉”模式的缺陷在於,難以確定耶穌是否有人類的靈魂及其能動作用,這導致耶穌
的人性不能完整體現;“道—人”模式強調耶穌既有人類的靈魂也有人類的身體,耶穌有
完整人性,卻容易給人以耶穌有被造的人類位格或耶穌擁有雙重位格的印象。
持兩種模式的教父們曾發生激烈爭辯,大公會議後來給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道/神聖
靈魂+人類靈魂+人類身體=耶穌”,儘管看起來耶穌似乎有兩個位格,但正統派的結論
是耶穌只有一個位格,即聖子位格或聖道位格。
值得注意的是,正統派的基督論只是捍衛基督二性一位格的奧秘,而並沒有把這個奧秘完
美地解釋清楚。連正統派的神學家也承認,儘管結論是正確的,正統派提供的基督二性一
位格的解釋模式呈現的,乃是看起來矛盾、實則是超越人類理智的“悖論”(paradox)
。比如,埃裏克森(Erickson)在《基督教神學》(Christian Theology)中就提到:
……正如正統派解釋本身的基督論,耶穌事實上是有兩部分的人性(身體和靈魂)和一部
分的神性(靈魂),但所得的程式是2+1=2。這當然是一個矛盾(筆者按:更準確的
翻譯是“悖論”或“吊詭”),但卻是正統派不得不接受的、超越人的智能所及的神聖真
理。其基本的思想是耶穌完全沒有缺少人性,意即祂有一個人的靈魂和一個神聖的靈魂,
但這實際上並不使祂成為雙重人格或分裂人格者。〔1〕
明明是兩個靈魂,卻只有一個位格,確實令人困惑。古典基督論的模式如果再加上“基督
人性受造論”,就會構成這樣的公式:
“道+被造身體=耶穌”(亞曆山大基督論);或“道+被造的人=耶穌”(安提阿基督
論)。
西元451年的迦克墩大公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承認耶穌有人類靈魂,將公式
進一步展開來就是:“神性靈魂+被造人性靈魂+被造人性身體=耶穌”。
不必諱言,我們不可能從《聖經》中找到支持這個公式之全部細節的證據———《聖經》
作者何時明確講過耶穌有兩個靈魂?還有,這個公式帶有太強的兩個位格的二元論色彩—
——而且一個是非被造的神性位格,一個是被造的人性位格———儘管大公會議的《信經
》結論是耶穌基督只有一個神性位格。〔2〕
請注意,這兩種基督論模式有一個共同的神學前提:道是不變的———這個前提來自希臘
哲學,帶有柏拉圖主義的二元論色彩(Platonic Dualism)。根據希臘哲人的思想,“道
”(Logos)是絕對不能有變化的———古代教父吸取了這個觀點作為他們的神學前提,
在成為人的耶穌那裏,道就是神性靈魂,有別於耶穌的人類靈魂。由於堅持道的絕對“不
變性”,古典基督論暗藏著一個神學/哲學性的前設,“道”作為神性靈魂,或者與“身
體”結合,或者與“靈魂+身體”結合,但不可能真正成為肉身,真正成為人!
在凱利(J N D Kelly)所著的《早期基督教教義》一書裏,我們看到,拉丁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也譯為德爾圖良)是第一位公開討論耶穌基督的神性本質和人性本質之相互
關係的神學家———他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也影響到後來的神學家。他說:“因此這道是
在肉身裏。”但問題是道如何成為肉身?他是否蛻變(transfiguratus)成肉身,或是自
己“穿在肉身裏面”(didutus carnem)?特土良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作為解釋,因為對
他來說,道的“變化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神和祂的道按定義是不變的,並且這樣的蛻變的
後果會摧毀神格和人的身份,而生出一怪物(tertium),一混合品”。特土良強調,神
性本質和人性本質都未改變,對耶穌來說,是“靈行神跡而人性忍受痛苦”。〔3〕他引
用《約翰福音》3:6作為根據,對耶穌而言,肉身仍然是肉身,靈仍然是靈,儘管二者
都屬於惟一主體、同一位格。
特土良的看法頗具代表性。西方教會的正統基督論都採納共同的神學前設,即神和他的道
按定義是不可變化的,所以他們採納“道+身體”或“道+人”的模式,而不採納“道—
成為—肉身/人”的模式。特土良也承認,對耶穌而言,靈是靈,肉身是肉身,或者說得
更明白些,道仍是道,肉身仍是肉身,亦即,耶穌是道“穿上”人性或道“穿上”肉身,
而不是道“成為”肉身或
道“成為”人。這種觀點(包括教父們普遍接納的,神性是完美因而不能受苦的觀念)帶
有明顯的柏拉圖主義二元論的烙印,是不難看出來的。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觀點似乎把道的神性本質和道作為靈的存在形態這兩者過度地“捆綁
”在一起。特土良為了確保道的神性本質不改變,拒絕道“變成”人的可能性,堅持道永
遠是靈、道永遠不會“變成/成為”肉身或人。由於堅持“道與肉身”或“道與人性”的
二分法、二元關係,由於擔心基督的神性與人性混淆,教父們只能以被造物來理解基督的
肉身或人性———道只是與被造的人性結合———卻排除了“道成為肉身”或“道成為人
”的可能性。
基督人性受造觀原來始於希臘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的前設。柏拉圖哲學強調,那不變的
、永恆的理念世界、精神世界是真實的,而變動不居的現實世界、物質世界是虛幻的,仿
佛前者的影像。理念、精神也高於現實或物質。永恆不變的事物比能夠改變的事物更高級
,而且前者是後者的基礎。早期教父們的古典上帝論受柏拉圖主義影響,也強調最高存在
者的不變性與不動情性(immutability and impassibility)。〔4〕當特土良等教父把
這樣的觀念用在“道成肉身”上時,就會:第一,認為道是絕對不會有變化的,於是就把
一個靈性的實體(即神聖靈魂)放在拿撒勒人耶穌裏面,以保證耶穌有百分之百的神性,
是百分之百的神;第二,由於道是不會有變化的,只能與一個被造的肉身相結合,與此同
時,這個被造的肉身也必須包括被造的人類靈魂在其中,如此才能保證耶穌有完全的人性
、是真實的人。
但是,這種對“道成肉身”的理解有如下弱點:第一,如前所述,由於採用希臘哲學的二
元論前設,無意之中就拒絕甚至否定了道真正成為肉身、成為人的可能性,這使教父的基
督論帶有強烈的二元論色彩。不難看出,教父們的理解(道“穿上”被造的肉身)和《聖
經》的文本(“道成了肉身”)是有距離、有差別的。畢竟,造物主和受造物(即被造的
肉身)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簡單說,A 創造B,A 就在本質上有別
於B;甲創造乙,甲就不可能是乙。道與肉身的二元論甚至使特土良對基督的位格和工作
的理解帶有二元論的烙印,比如他說耶穌是“靈行神跡而人性忍受痛苦”,難免給人以耶
穌有兩個位格、神性和人性彼此分離的印象。他認為耶穌的神性不能受苦,只有耶穌的人
性才能受苦,顯然來自強調不動情性的希臘上帝觀。第二,由於特土良把耶穌的神性和特
定的神性實體(道作為神聖靈魂)捆綁在一起,導致在耶穌這個人裏面存在著一個超然的
神性實體,這也令人不得不質疑耶穌到底是一個真實的人,還是一位“超人”、一位披著
被造肉身(包括被造靈魂與被造身體)在地上行走的不動情、不改變的上帝?這會不會有
損於耶穌的真實人性?換句話說,教父的基督論顯得太過於機械,讓人以為基督只是“神
性+人性”的生硬組合:耶穌好比是一個多層的三明治,夾在最裏面的是聖子或聖道,外
面則包裹著被造的人類靈魂和人類身體。
然而,《聖經》的話語乃是“道成了肉身”(《約翰福音》1:14)。“肉身”(sarx)
一詞並不僅僅指人的身體,也包括人的靈魂。“肉身”一詞是以人性的局部代表整個的人
。當代一些英文《聖經》譯本把《約翰福音》1:14的關鍵句譯為“道成為人”,比如:
Today's English Version: The Word became human being and living among us.
Contemporary English Version:The Word became human being and lived here with
us.
Living Bible: And Christ became a human being and lived here on earth among
us and was full of loving forgiveness and truth.Phillips Modern English: So
the Word Became a human being and lived among us. [5]
不容置疑,“道成了肉身”就是“道成為人”的意思。《約翰一書》1:1說得更具體,這
“生命之道”是“我們……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使徒以親身經歷(甚至是以感官經
驗)來為基督作見證,這可見的、可摸的肉身就是道。如果道不是真實地成為人、成為肉
身,約翰怎麼能說,這可見的、可摸的就是道呢?再有,我們也很難想像在約翰等希伯來
使徒的眼中,耶穌的身體甚至耶穌的人類靈魂只是神聖靈魂“披上”的受造物,這顯然是
教父時代的神學家在希臘哲學、邏輯學、希臘人類學的範式內進行推理演繹的產物。相比
之下,使徒們對道成肉身的理解要質樸得多、直觀得多。
不難看出,《聖經》提供的模式既不是“道—肉”,也不是“道—人”,而是“道—成為
—肉身”(Word became flesh)模式或“道—成為—人”(Word became human being)
模式,即“道—成為—人=耶穌”。需要留意的是,《聖經》作者多數是希伯來人,並不
被希臘哲學二元論思維所限制,《新約》一致見證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或“成了
人來的”。約翰還指出,凡拒絕耶穌是道成肉身的,就不是出於聖靈(《約翰一書》4:2
)。
為回應特土良的擔憂,筆者願強調:即使將“道成肉身”理解為道“變成/成為”人,只
要我們堅持道的位格不變,仍是聖子上帝的位格,那麼,道的神性本質就不會喪失或減少
,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也不會混淆。換句話說,即使採納“道—成為—人=耶穌”的模式,
也不會逾越《迦克墩信經》“四面牆”的正統基督論範圍,耶穌基督是“二性一位格”。
《聖經》的基督論模式是“道—成為—人= 耶穌”(Word became human being = Jesus
),即道“成為”一個真實的卻非被造的人。他只有一個人類靈魂和一個人類身體(a
human soul and a human body,排除了古典基督論所謂兩個靈魂造成的兩個位格的印象
),但是他的位格是聖子位格或聖道位格,他與父神的關係永遠是獨生子與天父的關係,
他的神性被其位格所決定,位格不變,神性本質也不會改變———這就是拿撒勒人耶穌基
督:道成肉身之前,道只是靈;道成肉身之後,道就是人,然而道的位格沒有改變,道的
神性也沒有喪失或減少,卻取了和我們同樣本質的真實人性。既然神的兒子是真實地成為
人,他也就在人性裏真實地感受一切、經歷一切,包括在十字架上真實地受苦、受死和第
三天的復活。
《聖經》既未講基督作為人是被造的,也沒有講基督的人性是指基督“穿上”的受造身體
和受造靈魂。《新約》作者所見證的,是“道成肉身”事件的獨一無二,是人子耶穌的絕
對超越,他超越萬有,超越一切被造之物(《歌羅西書》1:15,《約翰福音》3:13,31
)。我們不能因為耶穌基督擁有真實的人性而忽略“道成肉身”事件的獨特性。雖然根據
造物主與受造物的分類,我們應把基督的人性置於被造界,而且我們也相信基督的身體必
然是由被造界的物質元素構成的……但是,基督不是被造的人,《聖經》也沒有明確說他
的人性(靈魂、身體)是被造而來的,《聖經》作者反倒一再強調道成肉身的獨特、基督
位格(位格行動、位格歷史)的獨特。他乃是“神—成為—人”,即神子主動成為人子,
兼有神人二性。世人是在被造界從無到有地受造而存在,耶穌基督則是先存的聖子從創造
界主動進入被造界,借聖靈感孕由童女被生為人。他進入被造界,但超越被造物;他的人
性與被造界的人性有共同本質,也可說他主動取了被造界的人性,但他是歷史之中惟一的
一位並非被造而來,並且從未犯罪的人。由於耶穌其人的位格是聖子位格或聖道位格,所
以他的神性並未減損;由於他是聖子或聖道真實地成為一個人,所以他有完整的人性,並
在十字架上真實地經歷了死亡與復活,他就是彌賽亞,人類的救贖主。
第二部分
筆者讀到曾劭愷的文章《大公教會正統論基督人性受造》,文中有不少地方提到拙文《基
督人性受造爭議之深度解析》,並對拙文中的一些觀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下作真誠回
應。
曾文第一句話便提供了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基督的人性是受造?抑或永恆自存?
”本人不得不誠懇地說,這個問題把“基督人性受造”爭議過度簡化了,而且會限制我們
對“道成肉身”的理解。作個類比,這就像是問:“基督是人?抑或是神?”問題本身不
但不會把我們帶向《聖經》,反而封住瞭解答的途徑。
並不是所有質疑“基督人性受造論”的人士都認為基督的人性是永恆自存的,拙文《基督
人性受造爭議之深度解析》從未表達這樣的立場。難道基督的人性不是受造的,就只能是
永恆自存的嗎?難道沒有其他的可能性?這個非此即彼的問題本身恰恰不能涵蓋《聖經》
的表述。《聖經》的表述是,聖子“取了奴僕的形象”、“道成了肉身”、“神在肉身顯
現”,等等,既沒
有宣稱“肉身”(人性)是受造的,也沒有將“肉身”(人性)說成是永恆的。一如上述
的類比問題,“基督是人?抑或是神?”不能二選一,只能根據《聖經》,說基督是神而
人者,既是神又是人,是獨一無二的神—人(God-man)。
同理,本人對於“道成肉身”的理解,亦著重其獨特性、獨一無二的特質。我們都知道,
三位一體的神,三位格中只有聖子經歷了成為肉身的過程而成為人,聖父和聖靈都沒有。
世人的存在,無論是亞當、夏娃還是普世人類,都是由聖父借著聖子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
,人的位格和本性都是從無到有、被動地受造而來。無論是聖父、聖靈,還是普世人類,
都沒有經歷過“道成肉身”。“道成肉身”乃是聖子獨一無二的位格歷史,是無法複製的
獨特經歷。“基督的人性是受造?抑或永恆自存?”這個提問本身卻已經把聖子的獨特位
格歷史排除在外了,導致———基督的人性要麼是受造的,要麼是永存的———人們似乎
只能二選一,卻忽略了聖子主動取了人性、主動成為人,而非被動受造的獨特經歷。
《聖經》沒有提供明確證據說基督的人性是受造而來的。持“基督人性受造論”的人士最
常引用的《希伯來書》10:5,提到“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
身體”,那個關鍵性的動詞,無論是希臘文原文還是英譯本、中譯本,都是“預備”,而
不是“創造”。把它理解為基督人性受造,未免有過度闡釋(over interpretation)的
嫌疑,也就是讀者(帶有基督人性受造的預設立場)把自己的意思讀進了經文,而未能聆
聽經文的本意。誠然這處經文告訴讀者耶穌的身體是有起始的,但是我們應當反問,為什
麼《希伯來書》作者在這個看起來特別適合採納“創造”一詞的地方,卻使用了“預
備”這個詞?這豈不是有意為讀者留下想像空間,吸引讀者去反思“預備”一詞的深意,
去思考“預備”和“創造”的不同?與其說這節經文是支持基督人性受造的有力證據,不
如說它是聖靈感動作者有意突顯了聖子“道成肉身”與世人之人性被造的差別。
曾文詳細地闡述了迦克墩正統的神學立場,提出:“《迦克墩信經》雖未直接指出基督人
性受造,但這是尼西亞—迦克墩正統教父一致的立場。”其實,不僅《迦克墩信經》沒有
直接指出基督人性受造,古代教會其他三大信經之《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以及《亞
他那修信經》,在字面上也都沒有講基督人性受造。筆者的理解是,這些信經在基督論上
的重點,是要強調基督既是真神又是真人,而不是要刻意強調基督的人性是受造而來的。
只要承認耶穌的人性不是幻影,而是真實的人性,就不會違背古代信經的認信宣告。只要
承認耶穌基督的二性一位格,就不會出離迦克墩正統信仰的範圍。曾文的闡述,其實是變
相地給迦克墩定義增加了一個內容,即“基督人性受造”———凡不同意基督人性受造者
,就是違背迦克墩正統信仰。筆者以為這是對迦克墩信經的過度闡釋。實際上,根據《聖
經》和教父們的神學、哲學前設對基督人性受造論予以重審並不意味著否定基督的真實人
性,也不意味著否定《迦克墩信經》。曾文把重新審視基督人性受造等同於否定基督的真
實人性,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混淆。
誠然如曾文所說,《迦克墩信經》帶有“否定神學”的特色,畢竟人的頭腦、理性和語言
不能窮盡神的奧秘。迦克墩正統乃是劃定一個正統信仰的範圍,而不是把這範圍內的所有
細節都解釋得清清楚楚。我們都知道,根據教會歷史,《迦克墩信經》的產生,是吸收各
派神學觀點、採取平穩路線、綜合妥協的產物———“它成功之處,就是提供了一種富有
保護性的神學辭彙,來界定基督論問題的範圍。儘管它未能真正解釋道成肉身的實情,但
也能效忠傳統,宣告了道成肉身的資訊。有人看這《信經》是一種妥協,也有人認為是神
學上的後退,但無論如何,《信經》畫出了一個鮮明的神學架構:耶穌基督是一個位格,
同時是神和人。”〔6〕
如前所述,包括《迦克墩信經》在內,古代四大信經都未收入基督人性受造的內容,乃是
因為信經重點不是為了突出“受造”,而是為了強調基督人性的真實與完全。只要不逾越
基督的二性一位格,迦克墩立場不但不會封住神學家的思考,反而劃出一塊正統信仰的園
地,供神學家在這個“安全地帶”進行思考和詮釋。這就是基督教神學傳統的偉大之處,
它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鐵板一塊,而是給後人留下“呼吸”與“說話”的範圍及空
間。
今天,根據《迦克墩信經》劃定的範圍,對基督人性受造這一傳統的歷史背景和神學/哲
學前設予以思考、重審,不但不是對《迦克墩信經》的背離,反而是受惠於《迦克墩信經
》的寶貴遺產,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思考道成肉身的偉大與獨特———《迦克墩信經》的“
否定神學”精神其實就是提供範圍、提供空間,不把話全部說完,給人留有餘地,畢竟神
的奧秘不是人可以窮盡的。如今,我們在這個範圍裏繼續思考、言說、砥礪、商榷,難道
不能看作是對迦克墩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嗎?
曾文對筆者所提出的聖子經過道成肉身成為“位格人”表示質疑。其實,“位格人”一詞
就是強調人都是有位格的(human person),是有位格的活物(personal human being)
,秉有神的形象,這是人與其他受造物的區別之所在。聖子成為位格人,就是指聖子成為
真實的人,這恰恰是《聖經》的立場。但是曾文誤解本人是在宣稱耶穌有受造的人類位格
,並把本人的觀點與“嗣子論”聯繫到一起。
對“位格人”的關注來自20世紀中後期西方學術界有關人性的討論,基督教人性觀的立
場是,不應單從生物的角度理解人類,因為人不僅僅是活物,更是位格性的存在,應當區
分“人”(human being/homosapiens)與“位格人”(human person)。曾文似乎對基
督教人性觀在20世紀的發展與深化缺乏瞭解,因而產生誤會。〔7〕
“位格人”強調人的位格性,乃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聖子道成肉身,成為人,一定
是成為位格人,只是這位格不是被造的人類位格,而是自存永存的聖子位格。聖子的位格
,便是耶穌這個人的位格。這就是“實化”(hypostatize):聖子取了無位格的人性,
聖子位格與這人性結合,並作為這人性的位格———筆者的立場是清晰的:基督沒有受造
的人類位格,聖子成為位格人也不是嗣子論。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成為肉身之前還是之後,聖子的位格是不變的,聖子與天父的關係也沒
有改變。不能因為聖子取了人性成為人,就把耶穌與聖父的關係看作是受造物與造物主的
關係。耶穌作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保,乃是代表世人來敬拜天父,他自己並不是受造者,他
也沒有受造者的位格。耶穌作為大祭司,也不是以罪人的身份而是代表罪人把自己獻上為
贖罪
祭,無論是在獻祭之前還是獻祭之後,他始終是聖子;耶穌與天父的關係,自始至終都是
獨生子與聖父的關係,並不存在受造物與造物主的關係。而道成肉身的事件,可以看作是
聖子從聖父“永恆受生”的永恆動態關係進入歷史、進入時間,只不過多了童女瑪利亞的
參與。〔8〕童女誕下的聖嬰,是“至高者的兒子”、“神的兒子”,而不是至高者或神
的受造物(參見《路加福音》1:32,35)。
曾文非常強調的一個觀點是:基督的人性並非他位格的“一部分”,基督的人性乃是“聯
於他的位格”、基督神人二性在一個位格內彼此“聯合”———既然基督的人性不是他的
位格的“一部分”,那麼,即使宣稱基督的人性是受造的,也不會影響到他的位格。這就
涉及我們對位格的理解,以及位格與本性的關係這兩個重要的神學議題。
所謂“位格”,簡單地講就是在關係當中的獨特主體,有獨立的情感、意志和理性。比如
聖子的位格是獨特的、不可重複的主體,但是又絕不能脫離開與聖父(及聖靈)的關係:
父是子的父,子是父的子。對於位格的內涵,我們既要把握住主體的獨特,又不能忽略該
主體與其他主體的關係。“本性”是一事物的本質屬性,一般是從類概念的角度出發,歸
納出某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但上帝是獨一而超越的,不是類概念,所以當我們把“
本質”、“屬性”用在上帝那裏時,理性就要自我設限,必須意識到人類的理智、概念、
邏輯用在上帝身上總有不恰切的地方。《聖經》文本便不是從抽象的本質屬性出發,而是
從位格的角度入手去啟示:耶和華是誰/耶和華是怎樣的一位神/耶和華與人的關係如何
。《舊約》中豐富多樣的耶和華的“名”,彰顯了上帝位格之豐富內涵的多個側面,每一
個名都揭示了耶和華與他百姓的位格性關係。這與希臘哲學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耶和
華的神性,源自他是自有永有的位格者。位格決定本性,本性不能脫離位格而存在,位格
是本性的前提、基礎、來源,位格具有本體論的意義。當我們說聖子是神的時候,特別要
強調聖子的“永恆受生”,聖子的位格決定於他與聖父的關係,聖子的神性決定於聖子的
位格,聖父(的位格)是終極本源。
我們再回到基督的人性與位格的關係,對於古代教父(以特土良為代表)來說,基督的人
性(身體或身體+靈魂)是受造的,就像是聖子位格“穿上”的衣服一樣,基督徒敬拜的
是“穿上衣服”的聖子位格,而不是被他“披戴”的受造物。然而,筆者想要追問的是,
聖子的位格與聖子的神性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人性是聖子在成為肉身時“披上”的
,那麼神性呢?我們是否能說,聖子的神性也是他的位格在永恆中便一直“穿著”的“衣
服”?顯然,這個思路是危險的,不恰當的,有把聖子的位格與聖子的神性相割裂的嫌疑
。如前所述,聖子的神性就取決於,甚至就在於他的位格———此乃位格本體論(
ontology of Personhood)———他是聖父的永恆之子,永恆受生於聖父,聖子的位格及
他與聖父的關係,決定了他也是自有永有者,是“耶和華”。同理,聖子取得的人性和聖
子位格的關係也不是相互割裂的,神人二性與聖子位格之間的“聯合”並不意味著神人二
性是聖子“披戴”的兩件衣服:一件是在永恆中就“穿著”的,一件則是在成為肉身時“
穿上”的。如果我們說聖子的神性不能以被“穿著”的衣服來描述,那麼為什麼聖子的人
性就可以呢?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古代教父之所以傾向於把基督的人性看作是基督“穿
上”的衣服,是受到古希臘柏拉圖主義的影響,這種觀點的背後是“道”與“肉身”的二
元論。
本人認為,聖子位格與人性的關係和聖子位格與神性的關係,兩者應該是同樣緊密且不可
割裂的,儘管人性是聖子後來取的,但這人性並不像一件被造的衣服可以“穿上”或“脫
下”。聖子已經與這人性結合,以至於我們可以說這人性就是聖子的本性,一如我們說神
性就是聖子的本性。本人建議從更加整全的角度來理解位格與本性的關係,耶穌的身體便
是聖子/聖道的位格形式(person form),或者說是以物質肉身呈現的聖子/聖道位格
。在《約翰一書》1:1,作者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
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我們都知道,能聽、能看、能摸的只能是耶穌的身體,
但作者說聽見、看見、摸到的是“道”,而且這“道”顯然是有位格的,其實就是耶穌基
督。接觸“道”的身體,就是接觸“道”的位格。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甲和乙握手,這不
僅僅是身體的接觸,而是借著身體實現了位格與位格的相交。丈夫撫摸妻子的身體,也不
僅僅是把身體當作身體,這身體就是妻子———撫摸妻子的身體,就是撫摸妻子(位格)
,這身體的接觸即是位格的相交。身體與位格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根據希伯來的整全人觀
,身體與位格具有整全性甚至同一性。使徒們的思維並不抽象,而是質樸直觀的,就好像
老百姓一樣,他們認為看到耶穌這個人,就是看到有位格的“道”,聽見耶穌的聲音,就
是聽見有位格的“道”,摸到耶穌的身體,就是摸到有位格的“道”———由於“道”真
實地成為位格人,因而門徒們可以看見、聽見、摸到這成為位格人的“道”。人們對《聖
經》產生誤解,有時不是因為想少了,而是想得過多、過於複雜了———頭腦裏概念太多
未能消化,會導致“所知障”。
最後重申本人的結論,所謂“道成肉身”,就是“道成為人”,聖子成為人子,看不見的
邏各斯成為有位格的真人。這位格不是受造的,而正是聖子自己。“道成肉身”這一行動
超越“創造/受造”的範疇,“受造”一詞並不適於描述基督的人性,說基督的人性“永
恆自存”當然更加錯誤。筆者之所以建議要回到《聖經》的語言,而不是用“創造/受造
”這類範疇或術語來表述
基督的人性,是因為“道成肉身”乃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事件,是聖子獨特的位格歷
史。耶穌基督是一個真實的人,不是一個抽象的“類概念”。我們不從“共相”的角度來
理解“道成肉身”這一事件、行動,而是從聖子位格的角度理解它。我們承認耶穌在成為
肉身時主動取得的肉身(人性)確實和世人一樣,有著和世人相同的靈魂和身體,但我們
不把耶穌的人性(靈魂、身體)看作與世人一樣是被造而來的。
* 作者簡介: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1〕[美]Millard J. Erickson:《基督教神學》(增訂本),卷二,郭俊豪、李清
義譯,臺北:中華福
音神學院出版社,2002,第365—366 頁。
〔2〕克墩大公會議之後,拜占庭的李安迪(Leontius of Byzantium, 480-543)進一步
討論了基督的神人二性與其位格的關係,主張“道”是基督的惟一位格,基督的人性不是
獨立存在的,也沒有人的位格(anhypostatic),而是存在於“道”的位格之內。他以這
樣一個“實化”(enhypostatic)的概念來化解或者緩和基督二性與惟一位格之間的張力
,被當時的教會接納。筆者對這種方案表示敬意,但也不能不指出,“實化”概念只是在
當時的神學“範式”內提出的一個彌補矛盾、緩和張力的方案,其神學進路仍被希臘哲學
前設所束縛。
〔3〕[英]凱利:《早期基督教教義》,康來昌譯,臺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
984,第102頁。
〔4〕參見格裏芬(DavidRayGriffin)對古典上帝論之上帝屬性的分析
,見[芬蘭]卡維裏:《上帝論:全球導覽》,陳永財、蔡錦圖譯,香港:基道出版社,
2007,第67頁。
〔5〕斜體強調為筆者所加。
〔6〕林榮洪:《基督教神學發展史———(一)初期教會》,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1990,第174頁。
〔7〕參見許志偉:《基督教神學思想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第5章。
〔8〕本人對“道成肉身”的看法不同於門諾·西門,不認為耶穌人性的起源“在天上,
而不在地上”。門諾認為瑪利亞在耶穌的人性起源上沒有起任何作用,但是,門諾並無意
否定基督的真實人性,他說基督“是真正的人,而不是幻影……他痛苦、挨餓、口渴、受
難和死亡,這些都是肉體上的感受”,因而不應把門諾的觀點等同於幻影論異端。參見[
美]蒂莫西·喬治:《改教家的神學思想》,王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
09,第260—261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