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ami (史萊姆)
2019-05-09 21:55:00因為教育部字典修訂的時候 已經幾乎沒有人在用字了現代人 名 字 是混用的 所以字典也就不會去講這個細節所以我會覺得 他的推文雖然合理 (不認為草字=字)可是也難免是現代字典的解釋造成的誤解 (名字混用)那又必須去看字典的引用來源1881 年日本刊行《官話指南》,為日本人在北京所用的漢語教材。 | 官話指南 並不是現代作品而是清朝時期但他引用的句子「『請教臺甫?』『草字資靜。』」這部分也看不太出來 究竟是名或字 (雙字叫可能是字)也不足以看出 他是否有限定名或字所以我又覺得 雖然合理 但也不足以保證 草字=名他也不是這個意思就是了...總之我覺得資訊還是不足應該說 他根據教育部的說法 推文合理 但如果質疑教育部的「名字」一詞 用得並不精確(因為現代人名字不分)這種情況下 就沒有足夠的其他證據 再繼續做什麼推論所以我還是傾向簡單的解釋 草字是"草的字" 基本上還是字話說回來 好像沒有草名這種用法就是了不過 名和字的使用場合、對象 本來就不太一樣用字的場合 自稱草字 應該很合理但用名的場合 會說草字嗎? 還是會說草名?感覺對長輩說「草」字或草名 好像怪怪的 而且好像沒有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