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ain0224 (深語)》之銘言:
: 風老在最初向沖哥解說劍術時,其中傳達的理念是和太極劍法吻合的。
: =============================================================================
: 出招作到「行雲流水,任意所之」是跨入無招概念的第一步,因為將招式與招式之間
: 的空隙連結了起來,達到了「各招渾成,無招可破」的階段。
: 恰好可呼應老張傳授小張的太極功要旨。
: =============================================================================
: 太極功是將「行雲流水」這一點做到極致的武學,雖然有明確的招式名稱,但這些招式
: 更像是不同的畫圓的規則:重要的是畫出的圓能不能自然地融入拳意,而不是樣板的畫
: 出一個個圓。
: 太極拳可以很自然的將招式與招式透過連續不斷的圓來作連結,相較之下,把這個概念
: 套進其他的武功,便極為仰賴使用者的臨場應用能力。
: =============================================================================
: 而這也符合沖哥出劍的方式,連續不斷的進攻。出招的動作美觀與否,或是跟一般武林
: 中人的常識相不相同一點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
: 但獨孤九劍和太極劍法在「制人」這一點上,實現的方式則大相逕庭。
: 對手破不了太極劍法是因為招式渾成,被各式各樣的圓所困住;破不了獨孤九劍是因為
: 「攻敵之不得不守」,人家都往你身上的要害打,為了防禦,根本沒有出手攻擊的餘裕
: 。
: 不過這時九劍的使用者是不是「各招渾成」,好像也沒有直接的關係了... XD
繼續延續前面的道家思想和孫子兵法繼續討論下去...
其實因為名稱上的 道家-道教-武當-太極
所以大家直覺會把太極拳往道家聯想 並不意外
(一個問題在於 對於太極的詮釋 對於道家的詮釋 有太多流派)
(就連金庸的詮釋 也未必是最正確 未必是主流 因為流派實在太多了)
實際上 我們在當年討論道家思想與武術武學時
太極拳是必然被討論的
而在最粗淺的表面上
現實中和金庸中的 太極拳劍超慢(金庸沒仔細解釋的俞二不計)
而九劍中的獨孤辟邪葵花 則是超快(簡單混說快和先)
-
當年其實就有討論到
獨孤九劍和太極拳劍 道理是相通的
也就是這篇原PO前半所提到的
流水-無空隙-無招-忘了一小半-忘了一大半
這當然是對的 獨孤九劍和太極拳劍的確是相通的
至少 以道家思想和孫子兵法來看
在這個入門的程度上 兩者這根本是一樣的觀念 (無為-無招-無劍)
===
但是再進一步討論下去
就會面臨到兩者的不同之處 也就是這篇原PO後半的討論點
「獨孤九劍和太極劍法在「制人」這一點上,實現的方式則大相逕庭。」
這點其實白話來說
就是「先發制人」與「後發制人」的兩大類型
-
前文已提及 快和先的討論
獨孤九劍「攻敵之不得不守」楊過「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
都是屬於「先發制人」的類型
這裡不再重說
===
問題在於什麼叫做「後發制人」?
參考一些資料如下:
(1) 覺遠:「前後左右,全無定向,後發制人,先發制於人。」
(2) 楊過心道:「「後發制人,先發制於人」之理,我...從沒想得這般清楚。」
(3) 常見的太極相關武術 也都提到「以慢打快、捨己從人、後發制人」
(4) 太極拳論:「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
(5) 打手歌:「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
「後發制人」本來就是一個很 異於直覺 異於常態 的說法
不只太極拳劍 在九陽真經的描述中也有出現
「後發制人」其實是這樣的
彼不動,己不動 => 專注在感知(也就是先知)
=> 彼微動 => (感知到了) => 己先動 => (比對手還快抓到重點/不可不救之點)
=> 搶先到達不可不救之點 或 全力大力攻往不可不救之點
-
「後發制人」之所以「後發」 其實也是為了要「先知」
先不動 以求先知速知
知道後 立刻先動速動
-
司馬談「論六經要旨描述道家思想
「精神專一」(專在重心)
「動合無形」(沒有限定的方法手段/無為/無招/無劍/不限制自己的各種作法和可能性)
「瞻足萬物」(知/先知/感知對手的微動)
-
太極拳 傳說有一種作法 可以讓停在手臂上的鳥 飛不起來
就是當鳥要飛起之前 會向下踏
你先專注敏感的 感應手臂上的受力
(當然也可以從鳥的動作/翅膀/眼神/氣來感受)
當你感應到鳥向下踏 馬上(搶先)就把手臂往下沈
這時候 鳥就沒辦法對手臂施放(足夠的)正向力
也就沒有(足夠的)反作用力 讓鳥彈起
而所謂的「蠅蟲不能落」也是一樣
因為飛起和降落 都會有準備動作 感應到這些準備動作 就可以隨之提前應對
這也和推手的技巧相似
===
必須留意的是 在這個道家思想-孫子兵法角度描述的太極拳 其實不和金庸的描述全同
在金庸的描述下 被描述成一個接一個的圓圈
不過我們通常不太這樣描述太極拳劍
或者說 就算有圓圈 也只是表態表象而已
太極拳 即使表面上有這些圓圈
重點還是攻擊重心
=> 誰的重心不穩誰就倒
=> (如果雙方的重心都很穩)
=> 那就把重心連結到地球
=> 讓地球的反作用力去撞你的重心
=> (如果雙方都能連結到地球)
=> 那就是比誰的連結更沒有阻礙 (無始有斷續處)
=> 越使用個人肌肉 越僵硬 就反而會阻礙地球反作用力的傳送
這是為什麼太極拳和推手之類的武術
不是把人引到跌倒(重心偏) 就是把人頂到飛出去(重心硬碰硬)
-
這點我認為是金庸太極拳劍太著重在圓圈的描述了
實際上這些圓圈應該不是太極拳劍的重點
即使有圓圈 也只是「逼你用內力對決」
這是為什麼 老張重傷內力不足時 不怕阿三 而怕內力深厚的阿二
所以小張可以黏引阿三 甚至引其轉圈
但是遇到阿二 光靠太極拳黏引不動 就只好使用自身武功 靠內力硬碰硬了 (九陽勝)
===
其實無論是 獨孤還是太極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
同樣都要「先知」(孫子兵法)「瞻足萬物」(司馬談)「處於明狀態」(道家思想)
而當感知到對手的行為或意圖時 (或說感知到「之後」 但其實時間上也沒有多「之後」)
一個就是「搶先」把利劍提前擺到不可不救之處/重心
另一個是「全力往對手的重心攻去」
前者當然對應到九劍
但後者其實不完全對應到金庸的太極拳 而比較接近楊過重劍
回頭看看原PO說的:
[但獨孤九劍和太極劍法在「制人」這一點上,實現的方式則大相逕庭。]
也是這個意思
===
實際上
在感知層面 都是一樣
無論是「先發制人」(九劍) 或 「後發制人」(太極/九陽)「瞻足萬物」(司馬談)
都要先知、感知、瞭解對方招式
在實踐層面 有兩條路 但又殊途同歸
「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九劍) 或 「內力充沛,恃強克弱。」(太極/九陽)
「先發」和「後發」兩條路 還是殊途同歸
很快/搶先的將利劍或尖針 放在關鍵處 (無視防禦 無視那些非重點處)
=> 使其不得不救/棄招/撤劍 這是攻擊重點重心
集中全力兵力大力 走最直接最短最關鍵的路線 直接攻擊重心 (無視那些小兵小力)
=> 使其不得不救/棄招/撤劍 這是攻擊重點重心
兩者其實是一樣的 只是呈現手法不同而已
-
雙方都夠先 就比誰夠大 雙方都夠大 就比誰先
你可以說 若兩種手法能同時達到 應該是最好的
「又快又利又重又深厚的直攻重心/不可不救之點」
這正好就是阿大破解小張太極劍的手法(中宮直進,乾坤一擲)
也是令狐破解沖虛太極劍的手法
而當小張來得及回防時 那硬碰硬就是比內力誰厚、比武器誰利了
-
不過金庸顯然有自己一套詮釋 圈圈解釋為無明顯的一招一式
甚至沖虛部分還解釋為將破綻藏在圈圈正中 其實對於太極的詮釋並不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