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維基百科增加的鴨形拳介紹
在飛狐外傳跟碧血劍中有介紹到鴨形門的鴨形拳,內容如下:
郭玉堂自知武功不足以与別派的名家高手爭胜,也沒起爭奪御杯之意,心安理得的坐在一
旁,飲酒觀鬥,這時听胡斐問起,說道:“‘鴨形拳’的模樣很不中瞧,但馬步低,下盤
穩,水面上的功夫尤其了得。當年翻江鳧在世之日,河套一帶是由他稱霸了
++++
那漢子的拳法卻自成一家,時時雙手兩邊划動,矮身蹣跚而走,模樣十分古怪,偏又身法
靈動。青青笑道:“這樣子真難看,那又是甚么武功了?”袁承志也沒見過,只覺他手腳
矯捷,模樣雖丑,卻自成章法,盡能抵敵得住。程青竹見多識廣,說道:“這叫做鴨形拳
,江湖上會的人不多。”青青听了這名稱更覺好笑,見那漢子身形步法果然活脫像是只鴨
子。
++++
這敘述和實際上的鴨形拳略有相似,但又不大相同。
根據周明德老師所撰寫的鴨形拳一書中紀錄
鴨形拳的起源沒有明確文字記錄,傳說是唐朝末年四川峨嵋山一名綠鴨道人所創,綠鴨道
人飼養了一大群鴨子,遂從鴨子的生活習性跟動作特點有所領悟,根據鴨子在陸上、水上
的種種動作編創了鴨形拳,
鴨形拳本有上、中、下三路,每路共四套,合計共十二套,但傳承至清朝末年時,已經失
傳其中大多數,僅知在遼寧省營口市的永發鏢局鏢頭張希順擅長這路拳法,後在張希順年
老後再傳授弟子,這路拳法才流傳開。此外,少林寺,峨嵋派也有這路拳法的傳承。
鴨形拳模仿鴨子行走、拍翅、揚翎、磨水等形態,手法前撩後撥,左右伸按,柔中含剛,
步法多處於半蹲狀態,頭頸前探後拉,身體左右扭動,矮身蹣跚而行,模樣十分古怪,身形
步法果然活脫像是只鴨子,常練此拳可以提高協調性和下盤支撐力。
手型以拳、掌、勾,以掌為主,有穿掌、擺掌、展掌、拖掌等,步型分為弓步、馬步、虛
步,頭部動作要求前探後拉,左右扭轉,要上下肢協調一致,手眼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