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成吉] CK4揚塵 正太戰記

作者: katana89 (月月火水木金金)   2018-06-15 07:58:38
揚塵是本版網友自行擴充完善的修改版,文章傳送門如下
#1QVRytzP (Koei)
前情提要:
葡萄牙王國在先王斐南度一世20年的發展下,奠定了稱霸歐洲的基礎
但46歲壯年而逝,由8歲的馬太即位 是為正太王。
橫掃西西里、神聖羅馬帝國後
同屬伊斯蘭 近東的鄂圖曼土耳其、埃及 馬木路克、紅海東岸的拉蘇里朝
以及佔據整個中東的帖木兒帝國 團結同盟,對抗歐洲稱霸的葡萄牙。
長年盟友威尼斯獨自面對鄂圖曼的猛攻 已經快檔不住潮水般的大軍
勢必要先救援,首先集結猛將攻下希臘半島以及往東方的鎖鑰 君士坦丁堡
埃及則由西西里與北非出發的軍隊進攻
靠著攻城塔 兵強馬壯的馬木路克依然不好對付
連兩波對開羅的進攻皆鎩羽而歸。
但攻下開羅後由埃及做立足點進攻地中海東岸就相當的迅速了
1402年 托雷多成為武器之都並發明了震天雷
至此 CK4的神兵 除了蒙古騎兵外以皆入葡萄牙之手
後續的戰鬥可以說都很固定,
但還是要說 揚塵強化的步弓仍然很強勢
可以打兩次的長弓兵 搭配伏兵 先射一波再埋伏 幾乎是無敵的招式
如果將領弓兵值夠高 兩波連射就可以打掉雜魚的一隊了。
隨著威尼斯轉危為安,想想也是時候感謝她長年幫我擋下鄂圖曼的第一波攻勢
因此提議把兩國聯姻 透過結親進一步強化雙方的盟約。
聽起來合情合理 但除了葡萄牙的這位公主僅8歲而已。
不知是馬太的女兒長得太超越時代,還是威尼斯對幼女婚姻越想越不對勁
隔回合竟派使者來說 要廢棄盟約。
雖說僅一城的反叛並不成威脅,但馬太在大軍開入威尼斯境內前
仁慈的派出使者 給威尼斯一個活命的機會
眼見形勢至此,威尼斯無血開城 正式併入葡萄牙
(也避免娶自己女兒 鬼父情節上演了)
威尼斯城主留下一命,允許戴罪立功開拓黑海北岸城市 亞速
作夾擊帖木兒帝國的犄角。 並與歐亞北部諸公國聯繫 期望一同從帖木兒防守較薄弱
的北側夾擊。
南方的拉里蘇則一直派兵來開羅騷擾,但為了對付帖木兒
只能暫時採守勢
北部諸公國則因為亞速時在離本城太過接近,選擇廢棄盟約
想奪取這剛建立的新城,對帖木兒仍然只剩正面進攻這條路。
到這階段戰法已經很固定 皆是由後方城市派出騎兵先行
前線城市出火炮和步兵、步弓
騎兵野戰瓦解敵軍部隊後再一起圍城,奪下一城後再重複一次這個步驟。
對國力差距比較大的國家 則盡可能一次對其所有城市同時發動攻擊
避免奪城後,逃出的武將重新集結反而越來越難打。
這戰法雖然有效 但帖木兒帝國地廣將多
戰爭仍顯得曠日廢時
最後兩位新增的史實強將 德 梅內賽斯與努諾阿瓦雷斯
奪下帖木兒都城 撒馬爾汗 帖木兒兵敗被俘
雖然寬宏大量的釋放了他,但面對國勢搖搖欲墜 帖木兒沒多久便抑鬱而終
帖木兒也爆發接班危機,底下王子不服新王 直接獨立。
馬太當然不會放過此天賜良機 席捲帖木兒最後的勢力
殘存的最後一城 在使者勸降下 最後投降臣服。
拉里蘇朝則在對帖木兒的戰爭後期,同意和葡萄牙結盟
伊斯蘭同盟至此瓦解 並趁盟約這段期間 由大馬士革築路開向麥加
以便在盟約到期後 大軍隨即開進,整個對付伊斯蘭同盟戰爭 花費了10年。
期間馬太在新都 君士坦丁堡 做的就是每回合開趴
提高投誠或新錄用武將的忠誠 還有一直撩後宮
(妃子高達26位) 配合伊比利兩座學術超高的城 一直有數值極高的虛構武將加入
君士坦丁儼然成為最大人力派遣公司。
隨著伊斯蘭的覆滅 目前世界由葡萄牙和大明兩強遙遙相望
北歐 挪威和瑞典 本來想做壁上觀 看哪一方消滅對方後 再一起收掉
想不到兩國就這樣反反覆覆打個沒完,以及波蘭立陶宛
東非的阿比尼西亞 最後就是僅剩一口氣的元、高麗和室町幕府了 在明朝的搶攻下
可說岌岌可危。
此時馬太30歲,已經是稱霸歐亞非的霸權
最新一波的攻勢 是從伊比利發動長征
以航海之都的航程優勢 直奔印度西岸,再由巴格達出發的補給隊補充物資
期望一舉拿下印度。
正太一生的征途 可以走到何處 期望下集能夠是正太戰記的結局
作者: hatasan (曾經太過年輕)   2018-06-15 08:19:00
正太的征途在後宮,倒是正太兒子有機會跟大明照面
作者: iamcrazyforu (愛吃糖的貓)   2018-06-17 21:00:00
雖然是發揚葡萄牙的優勢,用海軍直衝印度感覺還是很刺激另外好奇問一下這時候印度和東南亞變成什麼樣子了?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8-06-23 15:16:00
有趣
作者: monk2 ((泣)...角落劃圈圈ING)   2018-06-24 23:42:00
印度半島真的難打;沒有馬可以補充,純靠步/弓打象微吃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