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Buddhism 看板 #1K0lhJOJ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菩薩與佛陀定義的區別?關於菩薩定義的更精確..
時間: Sun Aug 31 18:37:04 2014
菩提薩埵是梵文發音,菩提為淨覺之義,薩埵為勇士之義,
追求菩提佛果的智慧而利益一切有情的覺醒勇士稱為菩提薩埵。
菩薩以大悲心為前導,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印度
佛教傳統發起願菩提心要受願菩提心儀軌戒律,由願入行,願心
實踐在六度四攝的菩薩行,要受行菩提心戒律即菩薩戒。
菩薩有凡夫菩薩與聖者菩薩,當生起任運無造作的菩提心時
入大乘菩薩資糧道位,資糧道位與加行道位是凡夫菩薩,此時的
菩提心又稱為世俗菩提心,見道位以上是聖者菩薩,此時的菩提
心又稱為勝義菩提心,見道位、修道位、佛位是聖者。
資糧位與加行位是凡夫位,還沒有能力斷除煩惱種子,能壓
伏煩惱現行,見道位以上是聖者位,有現證無我空性慧的力量,
才能斷除煩惱種子,見道位斷除遍計我執煩惱,修道位斷除俱生
我執煩惱,最後於無學位無餘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圓滿佛果。
於修道位所斷除的最後一品,即是修道位最後之無間道,又
稱為「金剛喻定」。於此「金剛喻定」中所要斷除者,乃修道位
最細微的所斷品,由此無間道斷除最細微之下下品煩惱,於第二
剎那獲得無學道位。《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無間,
入金剛喻定,得一切相智,成就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障無礙解脫佛眼。」
證得一切相智之佛果,對於眾生毫不顛倒的開示四聖諦、善
惡取捨的關鍵,由開示善惡取捨的關鍵,成為眾生的圓滿救護者
,眾生由開示的內容進趣修行,也能得到解脫究竟成辦佛果。
菩薩內心純粹為了利益眾生,具有大悲心的幫助之下,還要
具有了悟空性的無我勝慧,內心的現證空慧,圓滿證得空性無我
勝慧的果位為佛陀的果位。欲利益眾生,產生了菩薩的行持,此
是福德資糧,佛果位要有證空慧的因,此是智慧資糧,廣大修習
福德與智慧二資糧,成為“善逝”(佛陀)的果位。依靠內心大
悲心的禪修,廣大累積福德資糧;在大悲心的幫助之下,依靠現
證無我勝慧的禪修,廣大累積智慧資糧,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努力
精進行持二種資糧,成就“善逝”的果位。
菩提薩埵是覺醒的勇士,覺醒的勇士依止正勤,無貪、無嗔
、無癡修諸善法,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業。《文殊師利所說不思
議佛境界經》:「諸菩薩雖永斷欲貪,而恒不捨諸善法欲,若身
、若心常修善行。」《優婆塞戒經》:「譬如和合石因緣故而有
金用,菩薩之性亦復如是。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
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如來所欲無減,何名為欲?謂善法欲。」
菩薩因地悲智雙運,廣大累積圓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之後,
將煩惱障與所知障無餘斷除,此斷德稱為滅諦;煩惱障與所知障
二種蓋障滅除的同時,證得一切相智之佛果。
佛有十號。依傳承印度佛教之藏文《大藏經》中,《聖隨念
佛經》云:「佛、薄伽梵者,謂: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
、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佛
,完整的古印度語音應為「佛陀」(Buddha),是「覺悟」或「
增廣」的意思。藏文世親菩薩《隨念佛經釋》:由於佛已「斷盡
煩惱障和所知障,覺慧增廣」,故得是稱號。又由於佛「為救護
彼無知睡眠所昏迷之有情,令其醒悟」,故得是稱號。又由於佛
「對於一切所知境界,妙智增廣」,故得是稱號。一是約斷德圓
滿;二是約悲德圓滿;三是約智德圓滿;是三種德具足圓滿,號
稱「佛陀」。
「正等覺」是梵語「三藐三菩提」(samyak-sambuddha)的
義譯,謂:佛能真正無倒遍覺諸法。有些譯師譯為「正遍覺知」
或「正等正覺」等等。《瑜伽師地論》稱為「如其勝義覺諸法故
;名正等覺」,則是顯諸佛智德圓滿以立號。
梵語「鞞侈遮羅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mpanna),義
譯「明行圓滿」或「明行足」。「明」,指智證;「行」指實踐
修行;佛於二者圓滿具足,故得是稱號。(一般佛經中有如下的
敘述,謂佛於菩提樹下,最後夜思惟證得「三明」的過程是:初
夜分觀察前際,得宿住隨念智證通,能遍見一切有情過去無量生
事;中夜分遍觀一切所應斷法、所應證法、所應覺法,即能永斷
、證得、現正等覺;後夜分得漏盡證通;如是成一切智,圓滿三
明。佛於菩提樹下禪座思惟觀察,入清淨三摩地引發四禪八定,
由思惟觀察證得無我空慧無漏聖智,修習六種神通,謂神境通、
天耳通、他心通,加上三明,總稱三明六通。)
───────────────────────────────────────
﹝香光尼僧團﹞香光莊嚴:菩提心與覺悟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266
達賴喇嘛 著 釋見芊、林鳳津 合譯
我們所說的菩薩(bodhisattva)是什麼意思呢?Bodhi(菩提)表示覺悟,指沒有任
何缺點、圓滿無瑕的狀態,並具有所有美好的特質。Sattva(薩埵)指某人具有勇氣和信
心,並且為了利益眾生,盡力邁向覺悟。為了眾生的終極利益,而從內心自發地、懇切地
期望覺悟的人,稱為「菩薩」。藉由智慧,他們將心導向覺悟;藉由慈悲,他們關切眾生
。為了利益他人,而想要達成覺悟的心願,就是我們所謂的「菩提心」(bodhicitta),
這也正是修道的起點。由於漸漸瞭解到什麼是覺悟,個人會體認到:不單是有一個目標要
完成,而且此目標是有可能達成的。被希望幫助眾生的念頭所驅使,心中想著:「為了利
益有情,我必須達到覺悟。」
﹝香光尼僧團﹞香光莊嚴:何謂菩薩?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265
內山興正 著/釋見芊、林鳳津 合譯
菩薩是指一位凡人在他(她)的生命中,對邁向成佛的目標採取行動。你是菩薩,我
是菩薩;實際上,任何一位集中心力及生命來實踐佛陀生命之道的人,即是菩薩。我們看
到的觀音菩薩或文殊菩薩,都是偉大的菩薩。然而,我們必須有著「我們也是菩薩」的信
念。
「業障凡夫」的意思是:多數人因著他們的欲望或業而生。「業障」指我們過去的惡
行所導致的修道阻礙;「凡夫」則指一般凡人,就是依照「業」的規則而生活的人。我們
的行為由業主導,隨著欲望出生於世,並且只是反應著欲望而過活。相對於此的,則稱為
「乘願菩薩」或「菩薩」,他們是依誓願而生活。
每個人的生命,與周圍圍繞的每件事都息息相關。當然,也就是說,「我是誰」無法
從環繞著我的事物中分離。換一個說法,所有的有情生命,在我的生命中存在並生活。不
言自明的,所有人類的命運,亦取決於我。人類將如何真正地活出生命,成為我努力的方
向。
往特定方向的目標或生活前進,就是「誓願」的意義。換句話說,對一個菩薩來講,
生命的推動力是不同的。一般人活著,只想著個人的、與欲望相關的狹窄環境。相反的,
雖然菩薩仍是普通人,但他們依誓願而生活。緣此,他(她)的生命意義有所不同。當我
們想要成為菩薩,人類命運的全部面向,就會存在於我們的世界裡。因為把此事放在心上
,我們將致力於在自己的生命中,開發並展現最生氣蓬勃、最活躍的生命姿態。
對於一位大乘菩薩,單單維持戒律是不夠的;甚至有些時候必須打破戒律,都還不夠
!在做的當下,自己必須下定決心:願意接受任何可能伴隨而來的結果。這就是「與眾生
同在」的真正意義,無論可能落入何等地獄!
只是知道菩薩的定義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學習菩薩的行為。而後,自己表現得像
一個菩薩。關於「何謂菩薩」,你也可以將菩薩定義為:像真正成熟的大人一樣作為的人
。也就是說,這世界上多數人的舉止像孩童一樣。「大人」這個詞,指「真正的成人」或
「菩薩」。
今日,多數稱為成人的人,皆是「偽裝的成人」。在生理上,他們長大成人;但在心
靈上,太多人尚未成熟至成人狀態,在日常生活裡,表現得不像個成人。菩薩是用成人的
眼睛在看世界,而且,其行為是真正成人的行為。這就是「菩薩」的真義。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
何等為十?所謂:
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
為除滅一切眾生苦聚故,發菩提心;
為與一切眾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
為斷一切眾生愚癡故,發菩提心;
為與一切眾生佛智故,發菩提心;
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發菩提心;
為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
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發菩提心;
為入一切佛廣大智慧故,發菩提心;
為顯現諸佛力、無所畏故,發菩提心。
是為十。」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普賢心。
何等為十?所謂:
發大慈心,救護一切眾生故;
發大悲心,代一切眾生受苦故;
發一切施心,悉捨所有故;
發念一切智為首心,樂求一切佛法故;
發功德莊嚴心,學一切菩薩行故;
發如金剛心,一切處受生不忘失故;
發如海心,一切白淨法悉流入故;
發如大山王心,一切惡言皆忍受故;
發安隱心,施一切眾生無怖畏故;
發般若波羅蜜究竟心,巧觀一切法無所有故。
是為十。」
───────────────────────────────────────
摘自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攝頌》、《功德之本頌》:
對於這種修持菩提心的傳承,在七支因果法叫廣大行派行修持法,過去是由彌勒菩蕯
傳給無著菩蕯,無著菩蕯依次由世親菩蕯傳給至金洲大師傳給阿底峽尊者。另外的自他相
換法是深觀派所傳下的修持法,是由文殊菩蕯傳給龍樹,一直傳到阿底峽。在這修持上,
還有另一派別是由文殊菩薩直接傳給寂天菩蕯,寂天菩蕯根據文殊菩蕯的口傳教授直接傳
下來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在藏文中叫傳大行派,又名偉行派,因傳承比較近,是由文殊
直接傳給寂天菩蕯,寂天菩蕯是比較後代的人,所以,這種修持傳承更具加持力,因年代
比較近,屬近代傳承。
修持「七支因果法」,次第有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
;若是修持「自他相換法」,後面也要接七支因果法的最後面四支,亦即悅意慈心、悲心
、增上意樂、菩提心。修持菩提心,不管是七支因果法或自他相換法,前面都要有一個準
備的修持,就是修持「平等捨」,之後才進入菩提心的修持。
如按自他相換法的修持,引生悅意慈的修法可分五種思惟:第一、由多門思惟我愛執
的過患:第二、由多門思惟愛他執之利益,即增愛他人的利益,此處的執不是執著的執,
而是我們堅持這樣做;第三、思惟修持自他交換之利益;第四、思惟不做自他交換之過患
;第五、若思惟自他交換,應可生起。
想要生起菩提心,有一個關鍵,除了本身生起對輪迴的出離心,還要對眾生生起很親
近的感覺,不管「七支因果」或是「自他相換法」,修持關鍵都是如何生起對眾生親近的
感覺。為他人著想,想利益別人,有這種心,才是真正值得欽佩的高尚品德。利益眾生,
是不是只要有出離心知道輪迴的痛苦,知道眾生輪迴的痛苦想要解脫輪迴,就能夠生起菩
提心?這樣是不夠,還需要一條牽連兩者的線,就是悅意慈。
如果融合這兩種修持的話,應該要怎麼修呢?就是先修知母、念恩、報恩,在還沒生
起悅意慈以前,就修自他相換,也就是剛剛那五個步驟,再接修悅意慈、大悲心、增上意
樂、菩提心。
一般我們都是融合這兩種(七因果、自他相換)修持法一起修的,這個傳承是從阿底
峽尊者所傳下來,也就是先修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然後思惟我愛執的過患、思惟
愛他執的利益等等五個,然後再修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
修持自他相換時,身體要以禪坐的姿勢坐好,順著呼吸做自他相換的觀修。觀想所有
受苦的眾生在我們前方,吸氣時,觀想眾生受什麼樣的痛苦,把他們的痛苦全都吸進來;
自己的善根功德可以帶給他們快樂,呼氣的時候,觀想我所擁有的安樂全吹到受苦眾生的
身上,讓他們獲得安樂。
不是只有吸氣、呼氣而已,最主要的修持要領是好好觀想,按照剛講的步驟思惟,一
邊思惟一邊觀想攝取眾生的痛苦,分散我的快樂給他們,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關於大乘菩提心的修持,先前已稍做講解,以平等捨開始,再依次修知母、念恩、報
恩等。修「平等捨」時,先以中庸的人,不特別喜歡也不特別討厭、或沒有關係的人為觀
修的對象,接著再以親人、親友等喜歡的人為觀修對象,最後再以怨敵、痛恨的人為觀修
對象。一開始,要先讓自己內心凹凸不平的心態磨平,對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平等看待。
修持「平等捨」以前,須有相當程度的出離心才可以,內心裡面對於中士、下士應該
有一些體悟,如此修行才會紮實。如果我們內心已經真正能夠捨去對這一世的貪著,想要
追求這一世圓滿的心已斷除,接著也斷除來世能夠投生人道、天道過著更舒服日子的貪著
,往下修持大乘菩提心才會踏實。
現在所講的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等等的修行,聽起來大概就覺得這種法是勸人
為善的,應該要有一個善良的心地的修持,但這種勸人為善、心地要善良,跟世俗所講的
心地要善良相比,程度上有著天壤之別,深廣也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要一個人心裡生起「我要去救度眾生」、「我要讓眾生脫離痛苦」的念頭,但他
自己卻不了解痛苦,不想脫離痛苦,怎麼可能想救度眾生呢?因此,在一個人還沒有生起
想要救度眾生的心之前,勢必要對自己受苦的情況有相當深入的體認,有了這種基礎,才
會生起想要救眾生的心。
一般世俗的愛心、善心、博愛,大多是看到一些眾生在受苦,想辦法用錢財、食物、
衣物等等去幫助他們,這一種善心的幫助,行善的層次只停留在這一生的幫助、這一生的
利益,對他的解脫是沒有幫助的,更不用說像大乘所講的度化眾生成佛,現在所講的大乘
菩提心的修持,跟世俗的博愛、愛心的修為,兩個雖然外表的名相看起來一樣,但內在深
廣的程度卻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在這之前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根本不可能生得起來的,唯
有內心對於整個輪迴的痛苦有所認識、有所體會,生起出離心,才有辦法深入引發菩提心。
(註:依印度佛教傳承,發起菩提心後,次第先受“願菩提心”戒律,受持願菩提心後
若有生起捨棄任何一位眾生的想法,即失毀菩薩願心戒律,再受“行菩提心”戒律即
菩薩戒,受菩薩戒於菩薩行六度的開、遮、持、犯等戒律學處,要有所認識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