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解深密經》云何修毘缽舍那(觀)?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13 09:12:27
.CBETA T16 No. 676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所緣境事,能求奢
摩他(止)、能善毘缽舍那(觀)?」
佛告慈氏菩薩曰:「……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
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
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那。」
……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
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善男子!非毘缽舍那作意,是隨順毘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
■ (止觀所緣二諦隨一,修習止觀的所緣,可緣世俗諦的法類,也可緣勝義諦的法類)
行者在獲得身心輕安樂的奢摩他安止之後,以身心輕安樂的安止為所依,專注在所緣
境,捨離其他不是所緣境的散亂心相,(對於所聽聞思惟的法義)於善思惟法形成止
定當中三摩地所緣的影像(義共相),以分別慧善加分析觀察抉擇,直至獲得決定的
勝解印可,也就是觀察思擇三摩地所緣影像(義共相)的所知義──就世俗諦盡所有
性上分析觀察思擇(能正思擇)、就勝義諦如所有性上分析觀察思擇(最極思擇)、
粗分的分析觀察思擇(周遍尋思)、細分的分析觀察思擇(周遍伺察),透過這樣的
分析觀察思擇,生起沒有煩惱疑惑的忍許(若忍)、生起好樂的意樂而觀察(若樂)
、清晰覺知明了的觀察(若覺)、心能證知法義證見法義的觀察(若見)、不捨正理
而安住於觀察(若觀),(如是透過修觀的四種思擇與產生修觀的五種行相,持續地
觀察修,當由觀察力引生身心輕安樂所攝持的慧,那時的觀察慧)稱為毘缽舍那(亦
名勝觀)。如果照著上面所說去修持,菩薩就能夠善巧地來修習毘缽舍那(觀)。(
獲得正式具相的毘缽舍那勝觀會產生身心輕安,修習毘缽舍那未得身心輕安時,是隨
順的修觀、隨順毘缽舍那相應作意。)
1.「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透由專注的心,得到身心輕安樂的奢摩他安止,正行
安住,在具有奢摩他安止的基礎上修毘缽舍那勝觀。
2.「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對於前面修習安止善思惟所緣
取的對境,於內在等持(內三摩地)所顯現的影像(義共相),進行觀察勝解。
3.「內三摩地所行影像」是第六識分別心上的“義共相”(意識所對的對境,法處),
不是內色(眼耳鼻舌身根)、也不是外色(色聲香味觸處)。「三摩地所行影像」是
第六識的影像、第六識的對境,非五根識的對境。
4.修安止去緣取一個對境時,比如眼根識看一個佛像後,或聞思各種法類的法義後,在
內心第六識顯現出佛像的形像或聞思法義生起的定解,這個佛像的形象或聞思法義生
起的定解,才是修習安止、勝觀所緣的對境。第六識分別心上顯現的這個影像稱為義
總(義共相)。(法是心識認知的境,又稱為所知,所知分為自相與共相,自相是前
五根識的顯現境,共相是第六意識分別心的顯現境。)
5.「捨離心相」內心散亂到別的地方而出現很多的行相,這些行相都要捨離去除,心只
有安住在要觀修的對境上。由前面得到的安止,心專注安住在當下的所緣境,不散亂
於其他所緣。對於對境上的觀察,對境上實際的體性是什麼,就思惟觀察此實際的體
性,不隨散亂的心相轉。
6.「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沒有改換所緣境,之前是安住,現在是觀察,以觀
察慧來觀察這個所緣境(三摩地影像),觀察勝解這個對境(三摩地影像)上所要了
解的內涵體性(所知義)。
7.觀察勝解透過四種觀察思擇來進行:a.「能正思擇」:以世俗諦,就盡所有性上分析
觀察思擇;b.「最極思擇」:以勝義諦,就如所有性上分析觀察思擇。c.「周徧尋思
」:以粗分的分析觀察思擇。d.「周徧伺察」:以細分的分析觀察思擇。
8.單以世俗諦觀察僅能了解法的表相;單以勝義諦觀察僅能了解法的實相;單以粗分觀
察易趨入掉舉;單以細分觀察易趨入沉沒。單一都不圓滿,具備有四種觀察思擇。
9.「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這樣子分析觀察勝解之後,若忍,產生沒有疑惑
而忍許的觀察;若樂,生起好樂希求的意樂而觀察;若覺,於對境的蘊、處、界,細
分各別廣大地做一個分析,產生清晰覺知明瞭的觀察;若見,於對境思惟抉擇,產生
證知證見實相法義的觀察;若觀,就對境各別之行相、各別之性質作一番分析思惟,
不捨正理而安住於觀察。“忍、樂、覺、見、觀”,這些是分析觀察後生起的行相。
10.修習勝觀,從分類上有四種思擇:「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
產生的行相,有五種行相:「忍、樂、覺、見、觀」。透過四種思擇、五種行相不斷
地進行觀察修,當由觀察力引生身心輕安樂所攝持的慧,這時的觀察慧稱為觀─是名
毘缽舍那勝觀。菩薩善巧地依四種思擇、五種行相,來修習毘缽舍那勝觀。
11.修行的進程,無著菩薩《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云:「道有五種,謂資糧道、加行道、
見道、修道、究竟道。」修行次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無學位
)。行者生起任運無造作的出離心、菩提心,始為入道,由資糧道開始至究竟道(無
學位),經由修學最後圓滿現觀心的體性。佛性如來藏有兩個面向─自性性佛性與增
長性佛性,自性性佛性即心之空性(自性清淨法身的因/心的勝義諦體性),增長性
佛性即心之明而了別的能力(智慧法身的因/心的世俗諦體性)。當圓滿佛果時,無
餘斷除了煩惱障與所知障,佛陀的心續中證得一切相智(一個心能夠同時現量現證二
諦“勝義與世俗二諦”,因此如來能夠遍見一切諸法所知),心的自性性佛性圓滿成
就自性法身,心的增長性佛性圓滿成就智慧法身。佛果位具有法身、報身、化身,佛
果位的法身(自性法身、智慧法身)由智慧資糧成就,佛果位的色身(報身、化身)
由福德資糧成就,六度波羅蜜含攝福德、智慧二資糧,佛果位為福慧二足尊。
12.行者入道,在資糧道上品,依於聞思空性法類所得的比量,緣空性比量得奢摩他安止
,得奢摩他安止與得到初禪近分定同時,為初禪所攝最初作意。在初禪所攝作意中,
依奢摩他安止的最初作意,起觀察思惟,經近分第二作意的了相作意,當得到近分第
三作意的勝解作意,即得到毘缽舍那勝觀,同時得到奢摩他與毘缽舍那止觀雙運。
13.得到緣空性的毘缽舍那勝觀,等於得到緣空性的奢摩他與毘缽舍那止觀雙運,此時行
者由資糧道轉入加行道煖位。依於止觀雙運三摩地不斷串習增上,經加行道煖、頂、
忍、世第一法,獲得瑜伽現量於見道位無分別心現證空性,斷除遍計煩惱。見道位瑜
伽現量現證空性的對境有三:細品無常、粗品補特伽羅無我、細品補特伽羅無我。見
道位後轉入修道位斷除俱生煩惱,當煩惱障與所知障無餘斷除,最後於無學位圓滿。
14.初禪近分不等於初禪,近分是靠近的意思,得奢摩他安止是初禪近分定、未到地定,
雖然不是正式初禪的根本定,但為上界定心所攝,不是欲界定心。內道行者由證無我
而得解脫,見道位證無我慧的諦現觀,雖有不由四禪八定獲得,但至少要得初禪近分
奢摩他。依於緣空性的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雙運,以止觀雙運三摩地為增上緣,才有
能力斷障(斷煩惱種子),如《雜阿含》說:「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當以二法(止、觀)專精思惟,乃至滅界。」
15.流轉生死的十根本煩惱(五非見與五見):「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
五、疑,六、薩迦耶見,七、邊執見,八、見取見,九、戒禁取見,十、邪見」這些
煩惱有遍計的部分也有俱生的部分,行者於資糧道和加行道尚不能斷除煩惱種子,只
能壓伏煩惱現行,見道位和修道位時,依於止觀雙運現證無我空慧的瑜伽現量,才能
斷除煩惱種子,見道位斷除這些煩惱的遍計部分,修道位斷除這些煩惱的俱生部分。
16.依於止觀雙運獲得瑜伽現量現證無我空慧,於見道位斷除遍計煩惱之後,再依於止觀
雙運現量現證無我空慧的瑜伽現量,於修道位更深入斷除俱生煩惱,漸次斷除煩惱障
與所知障。於修道位所斷除的最後一品,即是修道位最後之無間道,又稱為「金剛喻
定」,於此「金剛喻定」中所要斷除者,乃修道位最細微的所斷品,由此無間道斷除
最細微之所斷品,於第二剎那獲得究竟道(無學位),圓滿涅槃滅諦的斷證功德。《
大般若經》:「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無間,入金剛喻定,得一切相智,成就佛十力、四
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障無礙解脫佛眼。」
17.以奢摩他安止為所依,得奢摩他安止已具有身心輕安樂,再由觀力引生身心輕安樂攝
持的觀察慧,此時的觀察慧稱為毘缽舍那勝觀,未得身心輕安是隨順毘缽舍那相應作
意。《大集法門經》:「心生歡喜,以喜心故,身得輕安,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
由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實觀故,即離塵離貪
,得解脫智;解脫智起,即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18.《大寶積經》:「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
何為二?一者、於奢摩他常勤修習;二者、於毘缽舍那而得善巧。是名為二。」《阿
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缽舍那者。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
境性,是謂奢摩他。毘缽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
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
謂毘缽舍那。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非有慧無定,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
19.《大般涅槃經》:「奢摩他(止)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又奢摩他者名曰
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奢摩他者名
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貪欲、瞋恚、愚癡三濁法故
;以是義故名定相。毘缽舍那(觀)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
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奢摩他,梵語 Smatha 之音譯,義譯為「止」(安
止),止息雜念。毘缽舍那,梵語 Vipasyana之音譯,義譯為「觀」(勝觀),觀察
觀見事理。奢摩他的體性是定,為等持的“定心所”所攝;毘缽舍那的體性是慧,為
觀察思擇的“慧心所”所攝(任何一個心,都有定心所與慧心所的助伴)。凡是「定
」都可以稱為三摩地,三摩地是“定心所”,但是定裡面的「奢摩他」要求較高,需
至初禪第一靜慮根本定所攝的近分定。「慧」是觀察思擇,觀察慧是“慧心所”,觀
察慧裡的「毘缽舍那勝觀」要求較高,有奢摩他安止的觀察慧是「毘缽舍那勝觀」。
20.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所攝品,有「正式的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
」與「隨順的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隨順的止觀無法根斷煩惱,只能壓
伏煩惱現行,正式的止觀才能斷除煩惱種子。正式的止觀要有初禪近分定的基礎,此
時已降伏欲界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無任何粗細的昏沉
與掉舉,得到初禪近分定會引生身心輕安喜樂,此身心之樂並不是與欲界相應引發,
而是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地)上界定心所攝的輕安喜樂。緣取一個善所緣的對境,心
專一安住在上面的等持,雖未達到正式的奢摩他安止,把隨順的止修攝在「奢摩他(
安止)」的範疇;對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進行揀擇、分析、觀察、思惟的智慧,
雖未達到正式的毘缽舍那勝觀,把隨順的觀修攝在「毘缽舍那(勝觀)」的範疇。
21.《深密解脫經》:「世尊!菩薩未得身樂心樂,觀於內身三昧境界,思惟彼法如是觀
心,佛說彼觀名何等觀?佛言:彌勒!我說彼觀非毘婆舍那,名隨順信毘婆舍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