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Steve Treder / The Hardball Times
November 28, 2006
原文網址:http://tinyurl.com/y48ffp
在 2006 年時,大聯盟的球隊平均每場比賽可以攻下 4.86 分。在四分之一個
世紀之前的 1982 年,這個數字則是 4.30 分。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二十五年
來,平均每隊在每場比賽只多攻下了半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則是滿大的變
化。從 1901 年到 2006 年,平均每隊每場能攻下 4.38 分。而且只有 15 個
球季平均下來球隊能得到比 2006 年多的分數。)
所以我們見證到最近球隊有逐漸能攻下更多分數的趨勢,而且我們也知道有很
多因素會影響到比賽的本質:
- 球場的設計
- 好球帶的規定
- 逼使打者後退的內角球的失效(?)
- 球的彈性
- 球棒的硬度
- 打者的力量(先不管藥物的問題)
- 對於長打率和打擊率重視程度的變化
- 球隊在設定球隊的組成、打線的安排和比賽中策略的應用上對於攻擊有多重
視。
也許有些人喜歡像現在這樣的高得分比賽(在過去幾十年來入場觀眾爆增似乎
暗示了這個事實,而且史上最高的入場人數記錄就是在 2006 年創下的),也
或許有些人並沒那麼喜歡(我個人就對高得分比賽沒特別的愛好),不過很顯
然的現在的比賽就是這個樣子。
在這一系列的文章裡,我們探討的重點並不是每一年分數變化的比例之類的。
而是在這二十年中,得分數的變化「路線」。這個路線還滿有趣的。真的,看
看下面這張圖,你會發現從 1982 年到 2006 年平均每隊每場比賽能攻下的分
數變化,非常的不規則,有時候爆增,有時候下降:
http://www.hardballtimes.com/images/uploads/Actual_Runs_82-06.PNG
我們看到了 1987 年的爆升和 1988 年的狂跌。我們看到在 1993 到 1994 年
得分數又開始回升,然後在 2000 年達到高峰之後又開始下降。
有幾個原因可以幫助說明每個特別的變化背後的故事,而每次好球帶的變化總
會參與其中。不過因為我們要討論的東西與這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不會花
很多時間在討論為什麼他們會這樣。相反的,我們要討論的是在這樣的變化下,
我們要怎麼去評估一些優秀球員的表現。
每一個球員的成績當然不只和他們的能力相關,而且還和環境有關。改變比賽
的條件會影響到很多事。無論是哪個球員,很出名或是沒沒無聞,他們的任何
一個記錄都是各種條件的產生物。
所以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條描繪了 1982 年到 2006 年得分狀況的圖。想像一
下,我們把這條線裡 1988 和 1992 年的波谷,還有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