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是以製造出局數為單位
: 用(TB+SB+BB)/(AB-H+CS+GDP)
: 算出平均每耗費一個出局數 能夠打出多少壘包
: 這比起OPS用單位不同的OBP(打席)、SLG(打數)來相加
: 應該更有明確的定義
: 而且TA更能看出強弱之間的區別
: 就以Barry Bonds在2001-2004年的數據為例
: Year AB H 2B 3B HR BB SB CS GDP TA OPS
: 2001 476 156 32 2 73 177 13 3 5 1.832 1.378
: 2002 403 149 31 2 46 198 9 2 4 2.035 1.381
: 2003 390 133 22 1 45 148 7 0 7 1.693 1.278
: 2004 373 135 27 3 45 232 6 1 5 2.217 1.421
: 可看出Barry Bonds的TA數值比OPS高上一截
: 然而在2001-2004年間的國聯平均OPS反而比TA高
: Year TA OPS
: 2001 0.697 0.749
: 2002 0.681 0.733
: 2003 0.686 0.768
: 2004 0.697 0.788
: 所以,雖然Barry Bonds這四年的OPS+分別為262 275 231 260
: 已經很嚇人了
: 不過如果算的是TA+
: 那Barry Bonds這四年的TA+分別會是 256 302 229 279
: 更能明確看出他在2002和2004年的強悍
: 而且ops+是分別用SLG與OBP與聯盟平均的差距來相加
: 相較於TA+是直接用TA去與聯盟平均比較 等於是加了兩次
: 只看到1.381與0.733這兩個OPS數字 並不能感受到太巨大的差異
: 但看到2.035與0.681這個TA差距 任何人都能感受到數據的壓迫感
用生涯OPS+跟TA來做比較
OPS TA OPS+
Albert Pujols 1.040 1.094 169
Mark McGwire 0.982 1.053 163
Adam Dunn 0.894 0.944 128
Ken Griffey Jr. 0.932 0.963 141
Alfonso Soriano 0.841 0.805 116
Alex Rodriguez 0.963 1.010 147
Derek Jeter 0.854 0.844 124
Ichiro 0.820 0.827 121
Rickey Henderson 0.820 0.972 127
Kenny Loften 0.795 0.842 107
裡面很有趣的是Rickey Henderson 的OPS+和Jeter、Ichiro差距不大,但是
TA卻是壓倒性的勝利,三個人的SB%都差不多,但就差在Henderson太會選球
,Jeter跟Ichiro也不像Henderson這麼愛跑,所以造成這種相當大的差距。
而Soriano很會跑(SB%有77%),但就因選球太差,所以即使長打多,但TA卻
連Kenny Loften都比不上。
所以難道Soriano跟Ichiro都不如Loften嗎?Dunn和Junior的打擊貢獻都不如
Rickey Henderson?甚至Henderson跟A-Rod或Big Mac的差距還真小不是嗎?
所以我會認為TA太過重視單項數字,尤其是盜壘跟長打。要評估打者進攻能
力的話,我還是會選擇OPS+,至少它綜合了上壘能力跟推進能力,要做比較
時也較為直觀。
一點小想法,有錯請不吝指教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