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ronChef (Schadenfreude)》之銘言:
: ※ 引述《CCLu (Lu)》之銘言:
: : 2009 選秀的 pool 現在還不知道,那一年可以簽的高中生今年才高一,大學生
: : 可能也還沒有成為球隊主力。有可能到 sandwich 選秀順位的時候已經沒有什
: : 麼好料了,後面更要祈禱祖宗積德。
: Let's take a look at draft picks #16 to end of 2nd round (possibilities of
: where the comp picks might end up) from say 2004 to 1996. I don't have time
: to do a bigger dataset.
: 2004 notables: Phil Hughes, Huston Street, Gallardo, Pedroia, Suzuki, a bunch
: of others still "prospects".
[snip]
你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如果要說在 #16 以下仍然有可以挑到的好選手,我當然同意。但是這是
hindsight 20-20。
Yankees 剛選到 Phil Hughes 時,我們知道他有不錯的潛力,但是那時
後看不出來他會成為現在這樣水準的 prospect。推到更極端一點,我們
看 Mike Pizza、Jorge Posada 這兩個人。
Piazza 是 62 輪,要不是 Larsoda 慧眼獨具,他根本奉送都沒有人要。
Posada 是 24 輪選上的,一般我們對於 24 輪選上的有什麼期望?
我們不能夠因為這樣的選手而說那兩年其他球隊的 front office 都有眼
無珠。BA 做過統計,的確選秀順序越前面越可能成功,不過機率都不高,
而且掉的也蠻快的。養出好的 prospect 的確是很高深的學問,或者說很
靠運氣。
我們看過去幾年選秀,超過第一輪以後還有多少大家稱讚的選手?人數非
常少。如果要評論每一年的 pool,不完全從事後角度來看的話,我的建議
是看前三十個人,也就是真正的第一輪,來評估那一年的 "pool" 到底是
強是弱。當然要評估這三十個人的成績必然要用到他們的小聯盟、大聯盟
成績來看,必須要用到一些事後的資料。
過了第一輪之後還有沒有 talent 可以選,當然有。不過除了一些真的是
因為 signability 問題太大的選手之外,這些人要成為明星的機率就越來
越低。大聯盟球隊只要簽下的能成為平均水準球員,甚至只要是能夠上大
聯盟打一兩個球季,這些後面順位選手的簽約金大概就可以算是有回收了,
所以選秀還是有價值的。再者,小聯盟也需要選手填補名單,老是用一些
資深的去充人數也不行,所以還是要選秀。
這種沒有比較差的 draft class,只有會不會選秀的說法跟其他我們告誡
別人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的格言很像。客觀條件當然有差別,主觀的
努力有時候不見得能夠克服客觀差異的。但是在做出努力之前,我們仍然
要對所有的人說一定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能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