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ian (林帛亨加油!!!)》之銘言:
: 其實大家數據看太多反而把最簡單的 W-L 想得太複雜了
: W 非常好解釋,記錄的意義也很清楚
: 就是"在哪一任投手退場時球隊領先,他就是該場比賽的勝投"
: 接下來隨著棒球輪值發展一來區分 SP 和 RP ,
: 二來也避免"每場先發一兩局被換下去就有勝投"
: 加入一個但書"先發投手要投滿五局才能符合資格"以表示有盡到先發投手的責任
: 把但書講成第一要務反而讓解釋變的困難,其實這只是一個附加條款充其量就是個特例
: 他是補充說明:大眾對於先發投手的要求是希望至少能投滿五局(超過半場比賽)
: 所以勝投當然有他的意義在,
: "先發投手投超過五局且於領先時退場"與球隊獲勝之間絕對是高度正相關
我覺得你講的只能表示這是目前被接受的狀況
當然,目前的狀況就是如此,沒有應當如何的問題
但是當你解釋為什麼目前狀況如此的時候就有問題了
如果勝投的意義是因為他跟球隊獲勝之間是高度相關
那麼WPA不是應該更被接受嗎?
不可能有任何數據比WPA跟球隊獲勝更高度相關了
我想你描述現狀說的沒錯,但是解釋的意義並不成立
: 同時也應該要是一個老嫗能解的簡單數據,簡單評量貢獻度
我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堆人說勝投簡單
勝投一點都不簡單,有一堆條件
如果你說,不需要解釋這些條件,只要個大概的概念就好了
如果你認為勝投只需要這樣的解釋就夠了
那為什麼不能接受WPA也只被這樣解釋呢?
「ERA就是ERA低的球隊『很可能』會贏」
VS
「WPA就是WPA高的球隊『一定』會贏」
同樣是半殘的解釋,一個是很可能一個是一定,為什麼不用一定的那個?
ok我知道現狀是怎樣,我知道電視轉播有什麼沒有什麼
你描述的現狀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不覺得你的解釋講得通
我懷疑的是,各位一直說勝投、ERA好懂
其實是奠基在解釋不完全上
但是當說到FIP、WPA不好懂,卻一直糾結在他是怎麼算的
如果一樣要講究怎麼算
要懂FIP只要知道K、BB、HR就夠了
要懂ERA首先你得搞懂ER,ER的比起K、BB、HR哪個好懂?
: 適合在報紙上給不那麼深入看球的一般大眾做為第一手參考。
: 接著討論另一個問題
: 勝投能評量選手能力嗎?
: 我會說參考價值不高,就如前面很多人提過
: CYA 給了 Zach Greinke & King Felix 就看得出來人們觀念有慢慢在改變
: 另外有些例子如今年的 James Shields, Cole Hamels
: 反例也很多,王建民拿了個 19 勝球迷到現在還在吵、2010的 Tyler Clippard ...etc
: 其實這個問題也沒什麼好吵的,勝投就是個貢獻度的簡單評量
: 先發投手吃越多局數,掉越少分你就越容易拿到勝投
: 這應該是相當直覺的事情沒什麼難以理解的
: 但硬要扯到勝投越多 = 越強 甚至 勝投 = CYA 當然就是過度解釋
: 這不是這個數據的錯而是球迷解釋錯誤
: 我之前也幫 TTO% 稍微平反過其實是類似的邏輯
: 一個數據背後有他所要表達的東西,但永遠不能只看一個數據評量選手
: 有些數據看出"貢獻度"如投手 W 野手 RBI R 或是 WAR
: 他們每年之間不見得正相關,很可能轉隊或是換棒次就變個樣
: 有些數據則比較容易看出選手的特性或"能力"如野手 SLG, BB%, 投手 WHIP, BB/9...
: 不要把"貢獻度"與"能力"混做一談
: 也不要奢求只看兩個數據就判斷一個選手的好壞
: 棒球如果這麼簡單就看得出來還要球探跟教練幹嘛?
: 批評一個數據前先想想他背後的邏輯
: 有些適合初學者或大眾快速掃過瞭解球員的貢獻
: 也有些數據是給內行人或是專家看的
我一直在問的問題就是到底所謂「內行」的數據
是他真的難懂,還是因為每個人接觸棒球時都被迫先接觸ERA跟W
當你好不容易懂得ERA跟W了(這也代表你弄懂ER是什麼了,什麼條件下有W了)
接觸到從沒聽過的FIP跟或者SIERA時,才覺得這新東西很難懂?
如果當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直接告訴你看FIP就好,看SIERA就好,看wOBA就好
會不會反而反過來覺得要弄懂ER真是天殺的難呢?
用電視上的數字、報紙上的數字來回答這個問題都是bias的
這個問題就是是否電視報紙強迫你接受ERA、W
怎麼能用電視報紙來回答ERA、W好懂呢?
: 硬要要求一個數據都有嚴謹的意義又能看出貢獻與能力
: 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 W, RBI, OPS .... 持續存在也是因為他能看出一些事情且簡單易懂,或許這樣就夠了。
: 一點小意見,有錯請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