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1907年就有淡水電鐵的計畫,那麼在1909年出現籌畫臺北市街電鐵的報導
似乎也就不意外了,以下幾則1909年及1911年的新聞出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為免後續推文內容離題或引發爭端,刪除部份新聞內容。
籌畫電車
明治四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1909年9月18日
近有人復唱道開築電氣鐵路於臺北三市街。茲聞其所劃線路。則自大稻埕經西門
外街至艋舺為幹線。自圓山經南門至水源地為幹線。而城內線迂回北門街與府中
街。於北門外會接大稻埕線。一自西門大路至新起街。會接艋舺線。一經站車前
會接圓山線等。是也。而擬由此整頓三市街之交通也。尚首唱者間。有擬更應用
臺北基隆間、及臺北淡水間之既設鐵路。以運行坐客專用之電車者云。
電鐵決定官營
明治四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1911年6月22日
臺北市街電鐵。及基隆、台北間。淡水、台北間之電鐵布設問題。聞已決定為官
營。來年度豫算已為計上。目下正為調查云。
希望於布設電鐵者 《某事務官談》
明治四十四年七月十九日 1911年7月19日
將私營歟。抑官設歟。雖尚不得而知。然自明年度始。在臺北市街並臺北附近。
當見電氣鐵道之布設也。茲有希望於電鐵者二三。特紹介於左。
▲郵夫無貲乘車
在東京之郵便配達人。得以隨意附乘電車。而不償其值。是之利益於時間與經
濟者實不少。又郵件得以速達。公眾大受其賜。故該地亦宜倣之。
▲製造車體及約束乘車人
車體之內部。其構造要比內地略異。在香港所用者。皆堅牢簡單。其昇降處在
前後左右。外覆以布。藉蔽日光。故疾走之時極涼。內部前為一等。後為二
等。一等限日本人歐美人得以乘車。 。又在暹邏。雖昇降處前後
僅有二。然速力快速。故其氣候雖熱而亦涼。又其停車場之相距較遠。內部分
為一二等。臺北之電車。其外部之製造要如香港。而速力則亦比內地速幾分。
車內之分等與否。雖非研究之後。不能明言。 實望為相當之約束也。
▲純益十二萬圓
昨紙所載某氏所語電鐵之事。其所計算營業利益項內。謂臺北市內經營電鐵。
在第一計畫。可收得十七萬九千餘圓。而有純益十二萬圓餘。是之計算似誤。
在第一計畫。欲得如此之巨益也實難。
▲先以單線為得策
臺北市街道路。要布設電鐵線。殊不無狹隘之感。故宜先布設單線然後於諸所
設複線。以便往復。乃為得策也。
▲電鐵布設區域
電氣鐵道布設地域。在市街地自然要隨市街區域之形狀而布設。然臺北市街。
則貫通主要道路之中部一線。周回市街外圍一線。則足於用矣。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