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7223
臺北捷運上的中國(二):淡水線上的北方宮殿
臺北捷運淡水線原路廊為臺鐵北淡支線,因此淡水線可謂得天獨厚,有足夠的空間蓋高架
高運量車站,建築師在車站外觀設計上也有更多揮灑的餘地。主事者當然注意到這一點,
一開始就有意將淡水線打造為「臺北的國際櫥窗」、「現代臺灣建築」,強調在建築設計
中融入「本土文化」,讓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註 1)。不過,官方所謂的「本土」,卻
似乎和庶民的認知不盡相同,國民黨政府向來以中國正統的代表自居,習慣採用北方宮殿
作為公共建築式樣,得天獨厚的淡水線也不例外。
淡水線硬體的細部設計在八○年代展開,那仍是臺灣經濟突飛猛漲的時代,捷運作為臺北
市重大的交通建設,象徵臺灣的繁榮、進步和「文化底蘊」,建築外觀的設計自然不可馬
虎。淡水線車站的站體型態堪稱最多元,一條路線上就有地下、高架、平面三種車站形式
,月臺也有島式與側式兩種。地下車站只能在內裝和出入口展現建築風格,高架和平面車
站的設計空間最大。因此國民黨政府刻意在臺北捷運營造的中國元素,在淡水線上顯得最
分明。
淡水線車站採一制化設計,除北投站的結構完全採現代風格外,其餘大同小異。車站月台
層的梁柱刻意呈現中國傳統木造建築的結構,有斗拱、橫梁,只是建材換成了現代的鋼。
屋頂採用傳統的懸山式或捲棚式屋頂,並用波浪鋼板營造出筒瓦的意象。屋頂上還有重簷
設計,作為增加採光和通風的天窗,同時增添屋脊線條的變化。不過淡水線最意味深長的
設計,恐怕要屬採用銘黃色鋼浪板來覆蓋車站,因為古代只有宮殿或廟宇才能使用鮮艷的
銘黃色屋瓦。從屋頂顏色的選用,可見國民黨政府企圖打造正統中國意象的苦心。
除了中國式屋頂,淡水線從圓山站到奇岩站的穿堂層,窗戶都採用鋼構的直條格扇窗窗型
(漏窗的一種),在窗櫺上下構成重疊的四方形紋路。這種設計不僅傳達古典中國意象,
還具有實際的使用功能,漏窗一方面可以造就內外阻隔的效果,但卻還維持高度的內外穿
透性,採光、空氣流通和視覺的擴展延伸。直條紋格扇窗窗櫺兼具功能和美感,在設計上
算是相當成功的。復興崗站到紅樹林站為地面車站,為了搭配側式月台,屋頂設計為單斜
式,主要出入口的屋頂改以金屬桁架搭配玻璃天窗,增加空間採光和現代感。這些平面車
站的月臺牆面同樣設計有漏窗,而且花紋較為繁複,有圓窗、八角等多種形式。
淡水線上有三座特殊設計車站,分別是劍潭站、北投站、淡水站。北投站因具有轉運功能
,量體過大,改以大量的金屬桁架和玻璃帷幕作為結構。劍潭和淡水站則以古典意象為主
。
劍潭站以其特殊的外觀成為早期臺北捷運在媒體曝光率最高的一站,劍潭站引人注目如同
龍舟的混凝土巨柱,並非只是裝飾而已,而是具有實際結構功能。劍潭站恰好橫跨路幅甚
寬的劍潭路,以至於月台層的載重量有限,而淡水線的中國式屋頂過重,不能直接加蓋於
月台層上,因此才在車站兩端設計出龍舟狀巨柱,將屋頂懸吊起來。換言之,車站月台層
上是沒有任何扛起屋頂的梁柱,這是劍潭站月台的視野較為通透的原因。
不過,可惜的是為避免懸索式屋頂過度搖晃,劍潭站的屋頂和月臺上照明燈柱已有鋼梁相
連,大為降低空間的通透度。不同於其他淡水線車站採用懸山式屋頂,劍潭站屋頂的兩側
邊緣有燕尾的設計。外國人對中國建築屋頂的主要印象,往往是屋頂兩側細長而延伸進天
際的誇張燕尾,因此劍潭站的懸索式屋頂搭配龍舟巨柱,更加放大這種視覺意象。
淡水站則特別融入閩南式和殖民建築元素,赭紅色外牆呈現紅磚牆的意象,也特別加強牆
面的厚度,讓人聯想到淡水老街及紅毛城。雖然官方文書特別提到淡水線有意融合周遭地
景(註 2),但除了淡水站與老街主色調尚算配合外,我們對此設計宗旨恐怕只能大打問
號。建築學者李清志便直言:「採用中國建築『復古』的形式,這種形式固然在國際間容
易被辨識為『中國的形式』,但是在台北當地人的心目中卻不一定是『本土的形式』」(
註 3)。要說與周遭地景融合最成功的車站,或許是中正紀念堂的 5 號出口,因為乾脆
把出口整個打造成與中正紀念堂相同的白牆藍琉璃瓦。
嚴格來說,捷運淡水線的北方宮殿不算醜,但也很難稱得上美。原因恐怕在於國民黨政府
有意藉由皇宮意象展現他們代表正統中國的合法性。臺灣對於中國大陸的政權來說,是權
力所不及的化外之地,將代表權力的宮殿移植臺灣,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它和周遭環境的不
協調。這種不協調或許正是黨國意識形態所要強調的東西,正統與異端、中心與邊緣、權
貴和庶民迥然有別。從高架車站的遠方回望車站,那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懸山式又重簷
的黃色屋頂,就是希望讓人聯想到一座宮殿矗立眼前。一條淡水線,就是由數十座皇宮連
綿相接而成。
臺灣並不是沒有中國傳統建築,客家、閩南的傳統住宅,當然都是十足的中國風格,試想
,如果今天淡水線的屋頂從銘黃色換成玫瑰紅、赭紅等比較暗的顏色,與傳統閩南式建築
相同,會不會就比較不突兀而柔美許多了呢?
註 1|丁榮生、胡淑珮:〈捷運的建築是要呈現文化的精緻度:訪捷運局第二處處長鍾維
力先生〉《建築師》(1996年4月),頁86。
註 2|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車站規劃與設計實務》,頁100。
註 3|李清志:〈捷運都市的新空間經驗:結合本土建築與速度建築的台北捷運〉《建築
師》(1996年4月),頁90。
文字、攝影:莊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