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數感生活—台北捷運大分析

作者: G2S   2017-08-10 21:41:32
【數感生活—台北捷運大分析(上)】
目前的北捷為半電腦控制系統,列車行駛的大部分時間都交由電腦控制,停靠站時由捷運
人監控門的開關;文湖線則為全自動駕駛,停靠站也是時間一到便立刻關起。基本上,捷
運每站停靠25秒,轉乘站會延長停靠時間最多到45秒。
除去機場捷運外,其他五條路線共有108站,各條分線軌道長相加約131公里,平均速率為
41公里/時,兩站間距平均約1180公尺,行駛時間約100秒,也就是1分40秒,每站停靠時
間為27秒。根據以上數據可得
一站所需時間 = 平均行駛時間 + 平均每站停靠時間 = 127秒
這是「一站2分鐘」估算的由來。不過,因為每條路線,甚至每站有所不同,過度相信平
均是危險的。
各線統計數據
http://i.imgur.com/IqiT4V4.png
板南線
http://i.imgur.com/FOVIcOp.png
文湖線
http://i.imgur.com/7Jf6aoO.png
淡水信義線
http://i.imgur.com/rrKnyEW.png
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https://www.facebook.com/numeracylab/
P.S. 中正紀念堂至東門果然是全線最慢的區間啊
作者: MonkeyCL (猴總召)   2017-08-10 21:47:00
用excel大數據
作者: tacoux (Muaji)   2017-08-10 21:48:00
有何意義?
作者: MonkeyCL (猴總召)   2017-08-10 21:48:00
看錯了,原來是大分析XD
作者: coffeemilk (雷克)   2017-08-10 21:50:00
這樣子說起來高運量其實也可以不用司機,司機改為月台開關門人員也是可以的是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8-10 21:53:00
列車本位制/車站本位制?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8-10 21:58:00
這系列真的頗有意思 我也是時間計算控XD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7-08-10 22:00:00
一樓 XD
作者: coffeemilk (雷克)   2017-08-10 22:03:00
有沒有機場捷運的啊?
作者: sbflight (艦娘在手 天下我有)   2017-08-10 22:05:00
有趣 推
作者: gigihh   2017-08-10 22:56:00
可能十多年後就不用司機了吧!北捷好像有開始計畫號誌升級為cbtc,而國外許多地鐵更換新車也早就採無人駕駛的方向發展,技術上也早已成熟。
作者: Brothre23 (哈姆妍)   2017-08-10 23:09:00
昆陽到後山埤是不是寫錯了@@ 817秒?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17-08-10 23:11:00
木柵線表示:以前我就是無人駕駛車啊 XD
作者: gigihh   2017-08-10 23:11:00
所以當初高運量選擇配置司機是因為無月台門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8-11 00:39:00
那個當初的時候自動駕駛技術不普遍
作者: gigihh   2017-08-11 00:41:00
但是中運量怎麼就已經使用自動駕駛了呢?
作者: vestinland (休息一下~)   2017-08-11 01:00:00
結果自動駕駛的文湖線反而是平均速度最高的,加減速也快(雖然以前更快)
作者: G2S   2017-08-11 01:12:00
因為膠輪加速比鋼輪快?
作者: cching1021 (ching)   2017-08-11 01:21:00
高架的要把夜間減速也列入考量~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8-11 04:11:00
AGT系統強調每列車容量小*每小時班次多,若不搭載自動駕駛 人力成本會飛天 難以與其他系統競爭
作者: Gauss (Gaussss_Physics)   2017-08-11 04:27:00
作者: cosmic (永不停息的風)   2017-08-11 08:05:00
當年高運量車站無月台門,有配置司機員是其中一個因素;另外在那個年代,設置月台門尚未成為主流
作者: circosgood (天母金城武)   2017-08-11 09:10:00
站間的距離好像怪怪的 都比較長
作者: leveger0903 (脆笛酥)   2017-08-11 11:01:00
昆陽到後山埤的行使時間怪怪的
作者: ediondo (永)   2017-08-11 12:32:00
數據有問題欸
作者: gyamwoo (Gyeon-woo)   2017-08-11 12:41:00
作者: artiller (砲仔)   2017-08-11 12:46:00
文湖線快應該是車廂質量低吧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7-08-11 14:10:00
快應該是因為幾個長區間拉快的吧 而且膠輪加減速比較快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17-08-11 14:28:00
不過文湖有兩個90度與一個超過90度的大轉彎 XD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08-11 16:53:00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8-11 18:49:00
高架為何要夜間減速,減到超慢的淡水線日間80減到65,65->55就很糟了能開80當然就是開上75(留餘裕)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17-08-11 21:14:00
因為不減速軌道旁邊的住家就會抗議噪音了....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8-12 00:11:00
我就是指,隔壁住戶哪有好抗議的,原本是台鐵就有噪音,新搬入也該知道那邊有捷運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17-08-12 00:16:00
當年班次有這麼密集嗎?
作者: vestinland (休息一下~)   2017-08-12 00:59:00
以文湖線加減速快可以在小半徑彎道跟斜坡行駛,班距又短,搞不好這才是適合基隆的方案,還比台鐵站站停快基隆南港間距離21.9但大部份區間車要跑33分起,換成文湖線系統的均速30分可以跑完,不過站距更長,搞不好27分鐘就好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8-12 13:22:00
巴黎地鐵:鋼輪改裝膠輪系統,之後又自動化
作者: lulu1305174 (ㄌㄨˇ ㄌㄨˊ)   2017-08-13 11:30:00
真搞不懂為何機場捷運要放棄膠輪系統,明明爬坡力強噪音又較低,要做成聯通車箱門也不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