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中開始用捷運 文湖 板南線搭了幾年
看著門口塞滿人但走道全空的文湖線 (我也知道走近裡面去運氣不好 會出不來啦…)
我總是在想 應該有辦法能讓走道的空間徹底被活用
我是分別有幾組想法
1.是建立個能在車廂用的動線 把空位分成 要這一站要下車 還要再幾站要下 還有搭很久
幾個區域
運作起來就能放心的往車廂內走 之後慢慢的走出來 不怕用待會下車會卡住
2.是宣導 集體的乘客 (要抱在一起的情侶X)往車廂中間站 別整塊東西塞在走道封鎖住座位
(帶大件物品 幼兒車的不知該把他們擺那邊 擺什麼位置都很礙事 還要再想想)
3.創個像瓦肯舉手禮 學舌鳥 那樣鮮明的手勢 代表「我這站下車 借過」快到站前 手舉出來表明
不只溝通起來會快很多
要下車的人能早點估算該怎麼走
(需不需要擠開前面那傢伙下車? 或者跟著其他要下車的人走就可以)
常常在大的站 同時很多人下車
總是站在門口周圍柱子旁但是還沒要下車的人 會不知到該怎麼閃 閃來閃去都會擋到人
被擋到的人接著面對上車的人流 也不好動
提早告知 提早旁人做決定
開關門才幾十秒 沒時間讓人猶豫
1感覺有點麻煩 要針對空間規劃群眾的行為 劃好才能有用 具體我覺得能實驗看看啦
只要像車站門候車線那樣在地板畫出線來 人跟著照做就好
另外還有個問題 車廂真的擠滿人時 也就應該發揮不了效果
2是宣導多加幾句 成群結隊的人該怎樣才不會妨礙到其他人 拿大行李的該靠那邊站才好
3要從零創造個文化 難度不小 要夠多的人了解才會發揮效果
不過以北捷的廣告量 這點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