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主要是想回應#1YlLACHn (MRT)的11點及12點
順便對我之前在板上發的#1Wwkw3AS (MRT)做個反思
※ 引述《eternalmi16 ()》之銘言:
: 11. 藍線及橘線交會處,採用橘線平行兩軌從藍線上下兩軌之間穿過的方案。這也代表橘
: 線在台中車站前基本上不會蓋成疊式隧道了,也就宣告在不拆除建國路兩側民房的前提下
: ,橘線只能設站在南京路以北。轉乘距離仍然悲劇,綜規報告中則對藍橘轉乘沒有什麼描
: https://i.imgur.com/0LKFiPd.jpg
: 至於許多人建議的干城版本也在附錄的公聽會答覆中以需要穿越道路外土地,用地取得風
: 險大為由被打回票了。
: https://i.imgur.com/XYyVjHR.jpg
: (上圖非綜規報告的圖)當然我希望還能有討論空間。
: https://i.imgur.com/WKpLxNY.jpg
以下是考量到路外用地及轉乘距離後畫出的方案:
https://i.imgur.com/Qg08VOP.jpg
1、橘線轉彎處由干城版本的復興自由路口西南側商7用地
改為復興進德路口西南側用地(土地使用分區類型為變電所,實際使用上為停車場)
因為干城版本在公聽會答覆中被指出「路外用地部分為私有地或既成建物」
我還沒看到900頁報告全文,先猜測這裡指的路外用地是復興自由路口的商7用地
因此,改成變電所用地(算台電公有地嗎?),是否比私有地容易取得是值得考慮的
2、台中車站橘線站體(O16)位置改成與藍線(B19)相同的新民街
惟考量到前後隧道立體交會之距離
故不奢求平行轉乘,上下樓轉乘也可以 https://i.imgur.com/FzGdXk3.jpg
雖然此處幾乎都是公有地,然而原先藍線的規劃是雙層疊式月台
因此是否能配合橘線改成雙層島式月台就有待研究了
3、除自由路雙十路口台中公園站之增設與否外
其餘方案皆與目前官方方案相同
4、回應原文第12點提及藍橘線間過軌銜接的構想(位於原文7-69頁)
: 12. 台中車站前中正路和建國路下方有藍橘線銜接軌的構想。
: https://i.imgur.com/zJYG5Sc.jpg
: → GrafRaphael: 不過藍橘線銜接軌的地方說不定可以挖地下街,不過中 06/30
: → GrafRaphael: 正路就會像中壢站前一樣一直封路了 06/30
其實這個過軌的設計好處良多,除了列車調度方便外
我也很好奇某一種營運模式是否能實現
也就是O15站(一中商圈)至台中車站的橘線
是否可以先行搶通並開行區間車
並從藍線調用兩三列列車來跑這段路
如此就能及早改善一中商圈的聯外交通,不用等到橘線全線通車
模式大概如右:https://i.imgur.com/0exuUGJ.jpg
: 推 minghfudia: https://i.imgur.com/w0EO1dO.jpg 06/30
這種在南京路連續兩個90度彎的設計
倒有點像高雄捷運黃線
https://i.imgur.com/wgFbFTc.jpg
若要讓線型柔順一點,也可以採用我之前在板上提過的舊方案
https://i.imgur.com/aPSJkFT.jpg
只是這穿越的用地雖為公有地,不過似乎是大台中車站計畫用地
官方願不願意讓軌道潛盾穿越,就是另一個故事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