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eyward (chuo ward)
2024-03-30 09:46:22韓國首都圈廣域急行鐵路第一條路線GTX-A
2024.3.30完工通車,由韓國總統尹錫悅親自剪綵
GTX-A路線北起於京畿道坡州市,
貫穿首爾市中心,至南抵達京畿道城南市。
長度81公里,設有11站
列車由現代樂鐵打造
8輛編成,而且車廂內部無立柱
設計營運速度160kph,最高時速180kph
將原本79分鐘的路程,縮短至17分鐘
這條路線主打在市區採用大深度地下挖掘
深度大於地下50公尺
大斷面TBM也是韓國自己生產的
直接上影片
https://youtu.be/u5lPCefsw6Q?si=LzHwETgbNZJU1_bP
後續GTX-B、GTX-C 都會在2030前通車
除此之外,尹錫悅上台後,
甚至提出了GTX-D、E、F三條新的路線
https://i.imgur.com/ulgksG7.jpg
先說心得
台灣島民還在哭現代樂鐵幫北捷做車廂無立柱時,
人家都進步到哪了?
其實台灣要贏韓國,真的不難
務實的爸外匯存底1/2送給北韓
請金正恩按下按鈕讓南韓文明歸零
台灣絕對超車韓國20年 (而已)
作者:
sj4 (sj4)
2024-03-30 09:56:00台灣為什麼做不出來?
作者:
misteri (i先生)
2024-03-30 09:58:00基隆到新竹,蓋這個應該不錯
作者:
lc85301 (pomelocandy)
2024-03-30 10:11:00反觀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24-03-30 10:39:00潛盾機做不出來,車子做不出來,號誌通訊做不出來....
發包三年後動工,再六年完工韓國有六個城市擁有自己的地鐵系統日本九個,算入廣島有十個。韓國自己做得出軌道相關的機器就能壓低不少成本了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4-03-30 11:26:00
專噓恐怖分子的行為你的言論會幫你轉達給韓國駐台機構
作者:
weyward (chuo ward)
2024-03-30 11:29:00笑死 樓上是活在毫無言論自由的國家嗎?而且哪來的恐怖份子? 有點知識好嗎
作者:
Answerme (出租--è¿‘æ±å³åŸŽä¸è¥¿é–€ç”º)
2024-03-30 11:36:00韓國爸爸完美示範不吃統一飯就能爽爽賺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24-03-30 12:03:00北京平谷線、東京筑波快線都算城際快速通勤吧基隆到中壢蓋一條 160kph 大概就解決很多問題了
每個地方技能樹不一樣,擅長的點不同,台灣做不出來又怎麼了?哪個國家樣樣強?不過北部都會區其實是需要這種解決方案,尤其是基隆這個就是尖峰從幾十公里外大量進市中心的解決方案之一,介於高鐵跟台鐵之間
作者:
moonrain (meet doggie michelin)
2024-03-30 12:16:00不過 分散式城市發展 會不會比每天把人送進大都會區好
作者:
sj4 (sj4)
2024-03-30 12:17:00笑,做不出來不會怎樣啊,就只好捧銀子去給別人賺啊,別人要漲價也只能摸摸自己的XX,就這麼簡單,而且台灣的技能樹請問點得出什麼?到處都碰壁欸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24-03-30 12:22:00基隆其實有現成的通勤自強號可以搭,只是班次不夠多
作者:
moonrain (meet doggie michelin)
2024-03-30 12:22:00韓國人口台灣2.3倍左右是不同級的經濟體 日本更不用說
作者:
moonrain (meet doggie michelin)
2024-03-30 12:23:00其實蠻好奇世界上有哪些跟台灣同量體又有自有技術?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24-03-30 12:23:00從頭到尾沒有正視過需求面只是各種問題都用一套解法
作者:
weyward (chuo ward)
2024-03-30 12:26:00別說你不知道瑞士Stadler 想不想做罷了
作者:
Answerme (出租--è¿‘æ±å³åŸŽä¸è¥¿é–€ç”º)
2024-03-30 12:31:00有統一飯便宜車電技術簡繁轉換一下就好幹嘛自己做呢勸告東台灣軌道產業別垂死掙扎淨走遠路
作者:
moonrain (meet doggie michelin)
2024-03-30 12:37:00瑞士那可是1942年就成立的公司...
沒事 鐵道迷繼續噓台灣買韓國車不買日本車 繼續活在30年前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0 13:06:00看完別人的建設再回來看真的心很累
作者:
VVii (VVii)
2024-03-30 13:11:00整天抗中保台賺飽飽 也不會膩啊
作者:
ckTHU (XD)
2024-03-30 13:13:00台灣根本不需要巨型都會核心去快速運送人進城出城外部嚴峻的環境伴隨潛在戰爭,只是徒增風險集中而已
作者: tp610108 2024-03-30 13:14:00
第四段應該是TBM(?
作者:
ckTHU (XD)
2024-03-30 13:16:00地勢平坦的地方不多,腹地也不夠大,其他更是破碎。先天就不足,後天還失調,Alpha+ 以上的城市只有越離越遠真正該做的是多點核心,把整個國家所有都會區當作同一城市Decentralized Concentration 的概念
作者:
HDXXX (阿極極)
2024-03-30 13:38:00真的去一次韓國就知道台灣有多落後 他們的鐵路真的很發達...... 莫名感覺想要什麼路線二話不說直接開挖XD
臺灣重工業跟精密製造本來就很弱 不過跟人口基數也有關係 小型國家本來就不可能樣樣強 弄出一個半導體已經很猛了
作者:
haruka281 (危險長生機劫還是硬上XD)
2024-03-30 15:02:00鬼島有雲霄飛車就屌打仁川arex
作者:
lc85301 (pomelocandy)
2024-03-30 15:43:00機車歸零汽車減半才是台灣該走的正途
先學爬再學走.(國車國造是爬行階段.正在慢慢吸收知識
作者:
vespar (布藍寶125)
2024-03-30 19:23:00就交通部自己愛玩自償率那套遊戲吧 韓國好像B>C就能籌錢蓋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24-03-30 19:55:00湖南高速線BC 0.28,印象中水西平澤高速線加GTX也沒到1
運輸工具這種偏重工業的,台灣本來就不是強項,頂多是裡面的電子元件勉強可以說還不差,台灣運輸相關人力是強在特化零件技術那種,例如飛機跟汽車的,台灣公司根本不太賺鐵路產業的利潤,當然變成大家看到各式各樣捷運都是外國進口居多,很早就放棄發展機會,人就不夠,另一方面是給的薪水根本吸引不到人,這都用錢砸才有發展本錢別看到韓國可以這樣發展,薪水不好誰去應徵鐵道相關產業?先砸錢,才請得到人才,沒人進去做義工的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00:06:00問題根本不是做不做的出車的問題香港做的出軌道車輛嗎?還不是買外國的車在東涌跟西鐵跑130以上這條線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韓國用很短的時間蓋了一條符合通勤需求的高速通勤鐵道而不是弄個LRRT規格慢慢晃的捷運跟你說這是直達台北或有快慢車結果路線標準超爛直達車均速不到60的笑話然後沾沾自喜說我們捷運世界第一啦還有每次提到建設速度就有人說我們不是專制國家巴拉巴拉看看韓國的建設速度吧
不是地下鐵。而且首爾一極集中是把科技產業放在首爾近郊。台北哪玩得起這種一極集中沒有首爾那個人口規模又哪裡養得起GTX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24-03-31 00:48:00沒什麼玩不起,林口華亞就是科技產業放在台北近郊南港內湖汐止的園區產值也不低,但連個內科通勤都問題一堆如果基隆捷運能成功,最理想是基隆直達松山的自強號開行後縮短在松山轉環狀線進內科的時間就阿彌陀佛了
人家是把竹科等級的科技產業中心放在水原一帶。首爾首都圈直接佔了49%人口do your homework first要蓋gtx 竹科可能要先全部搬到北桃園
作者:
moonrain (meet doggie michelin)
2024-03-31 01:55:00寧願環島高鐵也不想看到台灣往這種瘋狂一極集中發展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24-03-31 08:33:00你不樂見但人口會自然的高度集中的……政策引導能分散一點人潮,但基本上還是會集中到都會區的……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03:00現實就是台灣人口集中的狀況及產業特性跟韓國日本比較相似美國人口不也集中在每個州的少數幾個都市嗎?你的理想想要怎麼做跟人流自己決定怎麼移動是兩件事就像棒球場蓋在郊區想說可以分散市區壓力,結果入場最多的還是蓋在市中心的大巨蛋一樣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19:00日韓就沒有剛說的那些國家強或佈局合理,好的不學學爛的?另外說棒球場,洋基球場、Citi Field 會蓋在曼哈頓嗎?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25:00我沒有信仰 只是用觀察到的現象來驗證會舉棒球場的案例就是其中一個觀察到的現象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26:00說的更甚,台灣無論是先天性地理條件或外部挑戰(戰爭天災)根本就不可能用一地發展成 GaWC Alpha+ 的巨型都會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28:00就算全台灣人集中在一個都市也不可能啊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29:00長期頃全國人力物力去追逐不切實際的夢,現實就是逐年倒退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29:00現在台北也沒有往這個發想發展的跡象不是嗎?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31:00誰知道呢,走瑞士荷蘭的規劃還比較有機會讓台灣更好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31:00蠻好奇往德荷紐奧加方向學習的依據是什麼產業跟人口密度完全不像啊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35:00根本不是資源投放的問題而是需不需要為一個城市建立符合其需求的大眾運輸系統你重點放錯了現在全國蓋的都是站站停的捷運,難道我們就沒有快速通勤的需求嗎?無論放在哪一個都會區都是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36:00面積跟台灣接近的荷瑞 The Global 2000 產業分佈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36:00這不是產業分佈也不是資源集中或分散的問題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37:00產業 HQ 分佈,跟台灣的地理情況對比,是有相當大的不同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37:00而是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大眾運輸建設時該作做什麼樣的系統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39:00好的 所以現狀要怎麼達成你的國土規劃?把台北炸了嗎?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39:00口分佈才合理,這職責在於國發會跟內政部,其次才是各生活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41:00圈用什麼型式的公共交通去串連,最後才是生活圈內公共接駁國土規劃是不知道多久前該做不做,積非成是所以現在不用做?這跟多年來少子化沒人願意解決的國家危機有 87% 像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42:00你說的很好所以現在有任何一個政府單位想重新做國土規劃嗎?沒有!所以我們要以現在的情況思考什麼樣的大眾運輸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44:00肯定不是沒有策略方向的一昧滿足地區需求先蓋再說,不考慮長遠,你怎麼知道沒有政府單位做,法定職能是存在是有沒有做得好,比如你我身為公民要去監督要求的問題。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47:00我的要求就是趕快把各大都市圈的大眾運輸做好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48:00每個人要求不一樣,依據國土規劃的上位計畫把各生活圈大眾運輸弄好,也要有相應的產業經濟如同荷瑞那樣平衡發展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50:00所以具體來說要怎麼實行?跟各城市說「欸你們捷運計畫都先暫停等我們國土規劃計劃好再重新一起規劃喔」這樣嗎?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50:00而不是產業公共交通多數資源押一地,這對長遠及其他人不利拿數字說話吧,你有看過之前統計各個區域公共軌道經費嗎?(AID):
#1bdvBdEE (MRT)北中南各區域人口合理分布是多少訂出來後,中彰投、雲嘉南人均公共軌道投資額先拉到全體國民平均,優先佈設骨幹路網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54:00你說的很理想我非常同意,這是真的但是現實要怎麼實行?相信我被犧牲的哪個地區會用選票把主政者拉下來因為每個人都是有本位主義的嗯…所以你要在甘蔗田裡面蓋軌道建設然後放著擁擠的都會讓大家繼續塞車?台南市推動捷運多消極你也看到了,這也要推給國土規劃?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56:00你怎麼知道中南部蓋軌道只有甘蔗田可以蓋?台南捷運 1990 就有運研所可行性計畫,說得不好聽些,如果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57:00積極推動的地方拿到比較多資源不是正常的嗎?高雄積極推黃線資源就下來了不是嗎?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57:00政府公平檢視這些資源,連嘉義市新竹市早都有輕軌了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0:59:00新竹這次也是鐵道局找兩個縣市來開會討論這個積極度可不要拖到國土規劃上面欸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0:59:00所謂「積極推動的地方拿到比較多資源不是正常的」沒有邏輯按這種邏輯北北基宜人均投資額是中彰投近 11 倍難道要說北北基宜努力程度是中彰投 11 倍?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01:00產業 人口分布都不一樣你是要怎麼擺在一起比較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01:00這個問題回到政府是不是能依據規劃的合理性,分配資源而不是讓科學或規劃問題,迫於民粹選票的壓力產業人口是政府早該引導,經建會國發會不是近 10 年才成立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04:00相信我 如果我們蓋大眾運輸建設跟營運的錢是中央全額負責自然可以公平,合理按照國土計畫去建設很可惜建設地方有自付額,營運要地方負責光營運成本很多縣市就沒辦法負擔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06:00這體制確實有問題,我同意。畢竟北高直轄市中央早早就挹注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07:00而且這些根本不是這篇討論的重點!而是韓國用很短的時間蓋出一條縱貫首爾市區的高速通勤鐵道我們卻還在蓋一推慢死人的LRRT跟輕軌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07:00初期路網(這也是頃全國之力)地方自付跟當地產業息息相關這最終仍然是回到中央產業政策規劃好,回來本篇,從北部公共路網基本架構成型。以培養台灣整體公共運輸使用率,應該優先投入其他區域的公共路網骨幹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09:00所以要達到你的理想從國家體制就要打掉重練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10:00也沒有打掉重練,但認錯修改政策方向,修法立法都是民主經濟體自我修補的一環,前提是要先有「自我反省的文化」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11:00不同的產業對大眾運輸利用率也有差台北能正常上下班的金融業,跟科技園區裡輪三班的半導體業後者的工作性質就完全沒辦法用大眾運輸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12:00當然如果連以前失敗在哪,都沒法自我反省,前面說的就白搭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12:00除非你要把所有產業打散在全國各處但每個產業都有群聚效應,最後還是會集中在一個地方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13:00每種產業結構或是地理環境,都有相應的大眾運輸可以配合不然歐洲以農業觀光主要的區域,還不是很多輕軌在跑群聚效應是有,但政府有土地、產業、人口政策工具,職責是有的。不然看看為何荷瑞美加德紐澳的政府可以做到,而我們的政府做不到,是能力的問題?還是根本就沒心?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16:00不對啊 我查了一下你提的國家擁車率都比台灣高欸這樣的國土規劃跟大眾運輸推廣有正相關嗎?紐西蘭甚至千人擁車率897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台車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1:22:00你是只有對比汽車,還是也有對比機車?請提供數據來源你如果要說產業經濟分散,就是剛說的那些國家,其中瑞荷德是公共軌道交通比較好的國度。交通與產業交通是兩個層次#交通與產業經濟的分佈,是兩個層次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25:00有提供全球裡表的維基有,裡面也有附上來源了另外據去年底統計,台灣千人機車擁有量是620這個數字同樣比美紐加奧等國單純算汽車的擁車率低另外韓國的擁車率是485,比你列出的所有國家都還要低所以我可以很不嚴謹的提出一個思路高度集中發展的都市比較容易推行大眾運輸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4-03-31 11:33:00所以用台灣的機車擁有率來跟其他國家的汽車擁有率來比較會下雪的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機車
荷蘭是腳踏車霸權+路面電車霸權,大眾運輸沒有某些人想像那麼好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24-03-31 12:47:00都市人口密度越高越集中,大眾運輸越有效益整個通勤圈範圍是基隆到中壢間的話土地是夠發展的
XD。你說說竹科怎麼沒變桃科竟然有人支持不惜一切發展大眾運輸忽略客觀社會規律而且不知道為什麼shter只緊咬我的發言,其他人說什麼完全不理說真的令人不太舒服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3:18:00上面說的是農業觀光喔,不是純農業區,要也可觀光換成輕工業。台灣中南部產業結構在歐洲並不特別。且一樣都有區域的商業集中區。認為荷蘭不夠好,跟德國瑞士比確實。但跟台灣比好多了,上面的軌道密度世界對比圖不就說明了很多事,別忘了荷蘭只有台灣七成人口。且最近甚至在思考輕型運具,比如電動機車腳踏車或許都可視為廣義公共運輸系統的一環,在最後一哩路補足骨幹路網的不足,這些輕型運具比汽車還更有優勢呢更正下,上面說的是「共享」電動機車腳踏車另外荷蘭的電車理應視為公共軌道,難不成是私人運具?如果只能看到全部集中一地帶來的資源效率優勢,應該台灣就設一個都會區就好,其他列保護區。但客觀天災外部挑戰就不可能。且一個國家只集中資源在一個蛋黃區,而不是創造多點分散式的蛋黃區,帶來的可負擔居住環境成本就少、競爭也變大,可以看看地理版韓國央行研究的新聞“南韓首都人口比重OECD最高 激烈競爭為少子化主因”以及最近還有資產差距的新聞,只討論一地集中的好處看不見未來影響,跟旅鼠跳海有 87% 像
作者:
moonrain (meet doggie michelin)
2024-03-31 15:09:00以前在阿姆斯特丹短待一陣子 基本路是給腳踏車飆車用
真希望北部搞一條 實現台北-新竹通勤不要站距越蓋越小 連基那種串連郊區的都搞短站距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20:00上面說的是「共享」單車或電動機車可視為公共交通運具的一環。這也不影響機車單車作為公共交通最後一哩路的角色有其優勢。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24:00為什麼我看你的數據,感覺就是在驗證我的觀點?可否完整發下鏈接來討論?你拿 Amsterdam 在城市的層次說公交沒想像中方便沒問題,這可能你是跟在台北的體驗比。但一開始說的是國家整體來比,各國軌道密度的數字是很客觀的,台灣數據上就是不如荷蘭。
again 所以說一看就知道你沒親身體驗過荷蘭的交通情形吹荷蘭腳踏車設施的有,我也吹吹荷蘭鐵路的少一些,我也覺得至少比台鐵好很多沒聽過吹荷蘭的市區大眾運輸的軌道密度是NS的功勞 我還講得不夠明白嗎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30:00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32:00如果荷蘭給台灣人規劃,87% 海牙會是最大城市,且 NS 不會成網狀是以海牙為中心的放射狀。這樣說應該不為過吧荷蘭更像是把整個國家當作同一個城市來規劃。上面一直在討論的都是整個國家的層次。另外你怎麼知道本人沒去過荷蘭?或長期旅外的經驗?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37:00我剛看到數據來源了,晚點再來討論。光是討論數據就可以說明白
你說的荷蘭是你理想化後的荷蘭我也反對一極集中,我也不否認NS比台鐵好很多但我不會用濾鏡去看荷蘭或任何歐洲國家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41:00但我是沒看到你有任何證據說明,台灣整體是比荷蘭好的,如果你不是這個意思,那不就是跟我的說法一樣?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45:00咦,我上面說的是國家的層次。你在說的是城市的還是,我們先釐清
我沒說過台灣整體比荷蘭好,我只是要告訴你真實情形。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46:00Ok 那我說,荷蘭整體看起來比台灣好,從路網或軌道密度數據上呈現的是這樣,這點你認同嗎?
我只說明真實的荷蘭交通事情,至於ckthu的理論我一點興趣都沒有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53:00… 好吧… 我說的也只不過是冷冰冰的數據而已
脫離實際情形談鐵路沒有意義 否則台灣把糖鐵全部鋪回來里程直接暴增好幾倍?
作者:
ckTHU (XD)
2024-03-31 16:55:00這也跟你在Amsterdam 的體驗是不衝突的,在我看來荷蘭軌道不會多數放在一地,均勻分散才是長遠對整個國家跟社會有利的,對於單一城市而言體驗不會特別好也是正常的情況。你說糖鐵收回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依據,但我會說,中南部也是有人口密集的商業、住宅、產業園區,但連公共交通骨幹都缺乏,軌道跟荷德瑞更是不能比
作者:
pf775 (pf775)
2024-03-31 17:00:00堅決反韓好嗎
某人大概也沒搭過德鐵惡名昭彰的誤點比台鐵糟多了而且根本是本版常識鐵路密度高在德國是負擔而非優勢
作者:
Richun (解放左手的OO之力)
2024-04-01 20:17:00德鐵近幾年的誤點率不是超慘的嗎?主因是密度高但互通,所以各級列車會共用一個路段,有段特別擠+出個事就連環誤點而且因為有既有線路(日:在來線)又是標準軌的關係,許多路段新建線的經濟效益不足,舊線改善又慢,區間只能慢慢開。
作者:
ckTHU (XD)
2024-04-02 11:51:00XD 真不知道怎麼會有人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認為我沒搭過無論歐洲還是美洲先進經濟體的環境,或多或少都有讓人不便或體驗沒有這麼好的地方,但無法抹煞別人在國家更均質的發展上或制度上的優越。不然你乾脆也拿一堆西方世界的軌道環境堪憂,沒想像中乾淨也不是很簡單。可以找得缺點還一堆還是沒事就罷工,影響出行的便利性 etc在社會生活平均水平、機會、就業條件及對每個人的尊嚴上如果有在那邊工作生活的經驗,要理解這些事應該不難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對整個台灣的現況還是不夠了解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24-04-05 01:58:00Richun 那這條韓國的會不會德鐵化?
為什麼臺灣要做得出來?軌道系統優先考慮的應該是運輸效益與成本,不是動不動就有立體化幫騎機車房地產找出路
作者: cymtrex 2024-04-08 22:09:00
基北線還捷運的喊了八年還是零
ckthu講的東西不是完全錯 但版友們看來只會覺得他幫爛到骨子裡的德國洗地德國生活當然很棒可是人家恐怕更願意開車這裡明明是鐵道類型的版,扯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屬於嚴重離題了,給人我在說A你在說B的感覺。德國人追求鐵路的齊頭式平等發展的結果 日本國鐵的地方交通線已經演給你看過一次了要說社會、生活方式的話那是屬於強求(除非你自己肉體移民),人家發展了幾百年了台灣現代化不過100年能追到現在這個境界已經是奇蹟「對整個台灣的現況還是不夠了解」這句話原封不動還給你人家的優秀之處應該是給你當努力的目標而不是diss自己國家的話柄但既然這裡是鐵道類的版面,那其他人針對一國的鐵道就事論事而不考慮其他因素加扣分,才是正常的。正如同某些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都不如台灣但地鐵發展超過台灣,這方面也要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