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輕軌蓋在地面或許最大問題是速度緩慢
目前高雄輕軌旅行速度約15km/h,遠遠不及評估時21.5km/h
為令人詬病的重要因素,且改善希望不大
但1896年通車的布達佩斯地鐵M1
(實為地下路面電車 U-Straßenbah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ro_Line_M1_(Budapest_Metro)
目前同樣系統最高速度50km/h,平均站距約500m,
旅行速度卻將近23km/h,或許是地下化的最大優點
以下原圖片皆來自wiki
該線施工迅速(核定至通車僅21月),
且成本較低的因素或許是徹底控制施工規模
若輕軌當初採類似方式以最低成本地下化,
或許就不致發生目前各種缺點了?
(以及其他捷運路線若能以此減省經費,
提早興建,或能創造莫大社會效益?)
該線明挖覆蓋中的隧道,深度極淺,斷面極小
https://i.imgur.com/CD7Hewi.jpeg
隧道斷面圖(隧道頂作為道路)
https://i.imgur.com/hNwL8WN.jpeg
承上,因地面就是隧道頂,從地面往月台層只需3m,
考慮不必等待號誌,對旅客或許遠比目前輕軌有利
(且在地下無日曬等問題)
https://i.imgur.com/3kLrRFb.jpeg
目前車輛自1973年使用至今,已50年
全面地下化或許對延長壽命頗有幫助
(嚴格控制斷面且將機電系統沿列車長度布置,
可避免目前台灣輕軌地下段斷面大於捷運的弔詭現象)
https://i.imgur.com/xTnsRVT.jpeg
司機員-軌面-車輛大小間的比例關係
https://i.imgur.com/DZ7Jhzm.jpeg
從終點站往尾軌,可以司機員作比例尺
(亦可見編組間連結器極簡單,
與我國眾多鐵路使用規格類似)
https://i.imgur.com/fc6CLyF.jpeg
1896年通車時所用電車,至1973年左右退役,壽命70餘年
https://i.imgur.com/hyiSvji.jpeg